首页 >> 新闻

2001:网络与通信业缓步前行(下)

2001:网络与通信业缓步前行(上)

2002/01/07

  对于2001年的IT业,人们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年初,IDC预测2001年全球IT将出现负增长,为-1.6%。果不其然,到年末盘算时,全球经济增长比原先估计的2.1%增长率还要低0.3%。2001年3月14日,纳指终于跌破2000点,此后就一蹶不振,持续在低谷徘徊。

  全球网络与通信业也不可幸免,2001年,传来的信息再不是并购,再不是飚升,而是亏损、裁员、收缩、调整。

  虽然,国际市场一片低迷。但在中国,网络与通信还是一片向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大方针,也确定了作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网络的地位。一些国外公司在做业务、人员、投资调整时,非但没有缩减在华的投入,还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中国进入WTO以后,更加吸引了国际公司的注意力。

  我国的网络基础建设已大大改善。目前全国光缆总长度125万公里,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增速为32.9%,高于全国工业增长23.3个百分点以上。截止到2001年9月,短短9个月,国际出口带宽增加了2925M,达到5724M。同时,网上资源也出现了巨大的增长。据估计,2001年产生了超过60亿GB的原始信息。

  客观地来看,网络与通信产业并没有停止发展。互联网络带宽几乎每年都是以翻倍的速度在成长。全球骨干网络的总体带宽资源仍在持续增长。据统计,2000年6月至2001年6月,全球实际光缆市场增量达到48%。作为全球网络服务主要提供商,Cisco 2002财年第一季的报告显示其产品销售收入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攀升。据分析家称,其利好的形势式也将预示着市场的反弹已临近。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不会遥远。

值得回味的事

  历史不能割裂,但历史又是由一个个点组成。很多时候,一件发生的事情看起来轰动,却很快被历史遗忘,但有些事情的发生却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进程。2001年,网络通信业界的这些事情,不容人不回味。

通信业泡沫见底

  电信业在2001年的衰败让人再度看到一个巨大泡沫的破碎。通信业泡沫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电信市场的经营模式的错误。电信企业把钱投资在IP网上,但赚钱的依旧是话音。

  今年,电信业处于调整中。电信运营商不断提供增值服务来增加收入。同时,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都在不断增长中。通信业市场将开始反弹。

中国电信拆分

  2001年12月11日揭晓。中国电信拆分为南北公司的方案,被国务院批准。根据有关方案,中国电信被一刀切成南、北两个部分。南方部分保留“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名称,北方部分和中国网通、吉通重组为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移动、联通和铁通保持现状不动,外加一个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重组成“5+1”的新格局。

国内网络产品厂商长大长全

  因为通信网络设备制造业是电信业中最先开放的市场,经过这些年的磨练,这个产业已经在长大长全。在高端市场,国内厂商已经在高端产品技术上取得一定的优势,并具备相当的技术跟踪能力;在中低端领域,国产网络通信厂商实现了全面突破;低端基本上是国产厂商的天下。

电信运营门槛降低

  根据WTO《基础电信协议》,缔约方要在客观公正基础上无差别地部分或全部地开放国内基础电信服务市场。加入WTO后,外国供应商可利用他们所选择的技术提供电信服务,国内电信服务企业将面临外资竞争的考验。入世后,我国电信市场会有5~6年的保护期,这期间逐步加深开放的程度,最后(外资允许参股比例)达到49%。

3G网络正式开通

  日本的电信公司率先在世界领先推出了第3代移动通信业务。

  我国目前3G第一阶段标准化已经完善,目前已经有小批量的商用网络和大量的试验网络,基于演进的2G核心网络的3G第一阶段将首先商用。基于全IP网络的3G,还需要较长时间(2年左右)完成。

中国手机用户数全球第一

  我国固定电话用户达1.7亿户,移动电话用户居全球第一,已达1.3亿户。预计到2005年末,中国的手机用户将达到2.5亿,无线通信正从2G向3G和4G迈进。

IDC网络服务彻底变凉

  大IDC整合、改组、思考出路,小IDC纷纷濒临倒闭边缘,临近岁末的IDC市场彻底变凉。IDC市场最热闹的时候是2000年年底,但市场无情,在产业链最低层的.COM纷纷死去后,IDC失去最主要的客户群,而新客户群还缺席,IDC纷纷转型寻找新出路。

宽带回归理性

  2001年初开始,在我国宽带网建设热潮中缺乏指导和规划,许多宽带运营商盲目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2001年6月信息产业部发布了《关于开放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试点工作的通知》,对我国目前宽带建设中的热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并先在13个城市展开试点工作,规范了宽带用户驻地网的建设和运营。

病毒依然是顽疾

  2001年可以称得上是病毒空前猖獗的一年,据统计,2001年约有12000种蠕虫、特洛伊木马和病毒“问世”。尼姆达排在首位,排在第二位的是Sircam病毒。

网络没有新概念

  2001年网络界没有具有震撼力的新概念出台。理由是前几年技术超前,而网络应用跟不上。2001年网络圈内比较平淡,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不是很多,代之的是业界热点为并购、股价下跌、破产、裁员。

无线概念火起来

  802.11b一下子从专业的术语变成无线局域网的代名词。2001年下半年跳出来的802.11a将无线局域网又推向一个热浪。在办公室、在酒店、在机场......,无线局域网都想大显身手。

千兆开始平民化

  不久前,Intel千兆网络到桌面产品推出。千兆到桌面,尽管在目前市场化的条件还不成熟,但其增长将是必然的。

西方不亮东方亮

  2001年,在经济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全球的IT业过得并不轻松,换人的换人,裁员的裁员,兼并的兼并,关门的关门……在一片低迷中,国内网络设备市场却一枝独秀,全年实现了30%的增长速度。

  与PC不同,大部分网络设备属于系统设备。根据市场80/20法则,即20%的行业大客户采购量为80%,80%的客户采购量不足20%。2001年,在中国加入WTO、国内改革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的推动下,行业信息化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带动网络设备市场的大发展,成为全球市场中的亮点。

行业信息化驱动网络市场

  2001年,国内网络设备市场的需求主要集中于电信数据网络的扩容、城市宽带网络的建设、教育与金融行业用户信息化工程的深入与细化、各地智能园区建设,及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等等,下面针对各个市场逐一进行分析。

电信与宽带市场:潮涨又潮落

  中国电信业改革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包括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在内的几大电信运营商正在基础网络层面展开激烈竞争。目前,电信骨干网建设基本完成,连接骨干网和用户之间的接入网成为网络发展新的“瓶颈”。我国的接入网主要是以铜线双绞线为基础的窄带接入网,在2001年很多地方出现了宽带接入网和用户驻地网建设的热潮,而且城域网建设也成为热点。除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外,新兴电信运营商及一些驻地网运营公司也大力投资宽带接入网建设。但由于宽带以太网本身存在的一次性投入比较大等问题,以及受电信重组的影响,电信宽带以太网建设自年中以后陷入低潮。

  在高端网络设备市场中,国外厂商占据一定优势。10月份,中国电信麾下的ChinaNet采用Cisco千兆比路由器在其骨干网上成功运行STM-64/OC-192C 10G电路,标志着中国互联网骨干容量的水平已经接近并达到信息发达国家一流水平。Cisco与杭州网通信息港共同建设的宽带网港成为国内宽带网建设热潮中使用用户最大的、覆盖面积最广的城域网之一,该城域网覆盖整个杭州地区,计划面对杭州的150万户居民,采用了先进的IP光纤网络技术,骨干网带宽达5G,与中国网通40G带宽的高速国际互联网无缝连接,千兆到小区、百兆到楼幢、十兆到家庭,真正实现了全程宽带接入。

  与国外厂商相比较,长期以来,国内网络厂商被挤压在技术含量较低、利润微薄的低端市场。经过一段时间在市场和技术方面的积累,国内厂商开始相中高端网络设备市场,并发起冲击,逐渐改变国外厂商垄断高端市场的状况。华为的A8010接入服务器和高端NE路由器,连续在北京、福建、湖南、广东、天津等地的电信项目,北京、山西、山东、黑龙江等地的移动网络,以及网通、铁通的一些骨干网络建设上,获得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中国电信高速传输环网太原―银川―兰州系统工程采用了华为公司2.5G SDH传输设备和DWDM波分复用设备。在南京IP城域网项目中,华为为南京电信提供75台以太网接入设备MA5200及750台用户交换机S2403。国内产品在性价比及本地服务支持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将有助于国内产品对电信行业IT市场的更深度介入,充分利用自身的本地化优势,针对电信用户的特殊需求进行产品定制。

  2001年8月28日,TCL网络公司正式起航,并宣布了“2002年要成为国内宽带接入设备领导厂商”的战略,且迅速切入市场。在镇江广电建设工程的招标中,TCL网络一举中标。镇江广电在对交换机的品质、性能、价格、服务等进行综合评比后,决定采用TCL S4226MF可网管光纤交换机。TCL网络还顺利拿下广州电信网卡订单,签约扬州广电数字电视网络改造项目,并针对用户需求,在短期内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全新TCL S4109SF光纤交换机。

教育行业市场:校园网风景正好

  2001年,教育行业成为网络设备市场的一个大热点,很多教育行业的用户都普遍反映,2001年的校园网工程是国产网络的天下。中国政府计划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在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逐步形成信息技术教育的“天罗地网”。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校园网的建设。校园网市场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普通教育的“校校通”工程,一是高校校园网的扩容改造。高校是当前厂商争夺的重点对象。由于我国教育系统资金并不充裕,但网络应用水平较高,对网络的要求比较高,这使得校园网建设不能照搬常规的企业园区网建设模式。应该说,“校校通”工程的网络应用,是想少花钱还要多做事的典型。廉价、简单、稳定、多功能同时兼顾升级性的解决方案,使缺乏专职IT管理维护人员的学校也能开展网络应用,必要时可以平滑升级到更大规模的校园网方案。

  在校园网市场中,各公司在产品、价格、服务等方面展开竞争,不仅为 “校校通”(包括校内通、校校通、学校与互连网通三个层面)工程提供了质量可靠、性能出色的局域网、广域网产品,而且为教育行业用户提供了贴身适用的网络整体解决方案和高附加值全程服务。

  作为美国教育行业网络解决方案的最大供应商之一,3Com在中国市场发布了e-教育解决方案。在3Com推出的e-教育解决方案平台之上,中国教育电子公司和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将作为3Com教育解决方案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适合中国的应用和课件内容,服务中国广大的教育信息化市场。

  神州数码网络公司2001年在教育行业也捷报频传:其在无锡市教委校园网项目中,成为惟一中标品牌,建设无锡市15家学校的校园网网络工程,高端产品总值140余万元,此外还包揽了北京市石景山区57所中小学、931个教学班的教育网络“班班通”工程。11月,神州数码网络公司又在《北京市200所中小学校园网建设项目》网络设备选型中,作为惟一的国产网络设备提供商入围,项目涉及19个区县的200所中小学。

电子政务:虚拟政府前景好

  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五个应用领域中的首要应用。电子政务即政府职能上网,在网络上完成政府的对内外职能管理工作,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为公众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提供方便,并从网上行使对政府的民主监督权利。同时,公众也可从网上完成如交税、项目审批等与政府有关的各项工作。在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也可以通过Internet互相联系,各级领导也可以在网上向各部门作出各项指示,指导各部门机构的工作。

  由于本身应用的特点以及其承担任务和作用,政府网与普通企业网不同,它对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等要求更加严格。在10月份湖南国税网络扩建工程的公开招标中,实达网络交换机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这个多达350台交换机的订单。此次中标打破了湖南省国税系统一直采用国外网络设备的局面;在11月广东珠海市政府上网工程招标中,实达网络更是获得全部100台的路由器定单,它说明在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高端网络领域,国产厂商已经被广大行业用户所普遍认可。

金融行业:二、三级网络扩容催生千亿市场

  在网络设备的各个细分行业市场中,能与电信行业市场分庭抗礼的也许就是金融行业了。

  面对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日期的临近,我国的银行纷纷采取加快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对策,借助现代科技降低成本,开拓新业务,增强竞争实力。“九五”期间,中国银行业初步搭建起电子化构架,形成了安全、高效、规范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业务操作计算机化、信息处理网络化、支付结算电子化、办公自动化。按照规划,“十五”时期,我国银行业将完成金融地面帧中继骨干网络覆盖全国300个城市的工程建设,以及金融卫星通信网扩容和TCP/IP协议网络的改造,实现金融地面骨干网络与卫星网络互为备份,为金融系统提供更多的通信服务。

  2001年我国金融系统的网络改造进行到省市一级,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投资就将超过100亿元,预计明年的市场容量将达到300亿人民币。这个让谁看了都无法无动于衷的市场几乎吸引了所有国内外网络厂商的参与。然而,进入这个市场并不容易。金融行业网络建设对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十分严格。国外公司依然占据主要市场,如11月在湖北省农业银行新一代网络改造工程中,Cisco为新系统采用基于IP技术的“三网合一”AVVID架构,可实现数据、语音、视频的相互融合,同时可提供VoIP、IP/TV、IP电视会议、电子学习、客户服务中心等多种增值应用。Cisco为其提供了全部产品及服务,包括60余台支持语音的Cisco 3662、6509、7513、7507路由器,PIX防火墙,50套IP电话和2套IP/TV系统。AVVID架构还为中国民生银行大集中综合业务系统效力,将民生银行单一的连通性网络改造为全国性统一网络。网络首期已实现了数据、语音的相互融合,同时,为今后的视频会议、客户服务中心、Web协同服务、电子学习等众多功能提供了可扩展的平台。

  2001年以来,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行业市场也开始出现国产品牌的身影。在2001年中国建设银行网络设备选型中,实达网络提供的路由器系列产品成功入围。在建行接入网设备的选型中,神州数码网络公司的“千兆通”局域网网管交换机成功入围,成为全行接入网设备,将应用在建设银行的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以及外联网的接入局域网端,全面服务金融行业。

企业信息化:宽带引领潮流

  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是近几年来IT产业的一个热点。国内中小企业数量达到近千万家。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作为市场基本组成单位的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但是目前中小企业中在规模上、管理上、业务发展上和大型企业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中小企业中管理滞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先进经营理念的传播,人们逐渐看到,企业信息化或许是根治中小企业顽症的一剂良药。随着企业数据通信、专线租金以及中低端网络设备价格的迅速下滑,企业实现全面宽带应用的成本已经大幅度降低。而原来服务于.COM公司的互联网公司转向服务传统企业用户,提供多种面向企业用户的代管服务、增值应用服务、延伸服务等新兴宽带网应用服务。目前围绕企业宽带化的产业链已经具备雏形,企业实现大规模的宽带商务应用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改造需要大量资金,运行系统的维护管理还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在大型企业或许不是什么问题,而对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恰恰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再加上比较分散、应用类型多样。因此,国内网络厂商可以凭借本土优势、成本优势与服务优势,针对中小企业的个体化需求,进行产品定制,突出产品功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针对目前宽带发展中的若干热点问题,实达网络提出了“宽带应用,企业为先”的大胆主张和宽带商务应用的概念,并于6月份举行了覆盖全国28个核心城市、为时3个月的大型巡展活动,以引导和推动宽带网络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宽带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提出了新的思路。

2002年,利好因素依然存在

  2002年,推动国内网络设备市场发展的各项有利因素将继续存在,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将深入展开。金融行业改造将深入到地市级,估计市场容量可以达到300亿人民币;教育行业“校校通”工程仅完成了样板工程,明年将大规模普及,市场容量近百亿人民币;中小企业面对WTO的挑战,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市场估计至少几十亿人民币;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也会有可观的投入。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将进一步促进网络设备市场的成长。

  国内的信息化建设为国外品牌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为国产品牌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随着经验和技术的成熟,国产网络厂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但是巨大的市场也会吸引更多厂商的加入,网络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了应付市场竞争,网络厂商间的兼并和联盟趋势加大,市场将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两极分化局面。

中国计算机报 2002/01/07


分类信息:     文摘   网络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