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网络与通信业缓步前行(下)
2002/01/07
热情不减
盘点这一年,虽然,没有往日的辉煌,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尽人意,对网络与通信界来说,依然有那么多人为之兴奋、为之忙碌,依然可圈可点。
.COM的兴盛,一度搞混了两个概念,那就是“互联网”和“网络”。实际上,“互联网”只是“网络”的一种应用形式,.COM更只是“互联网”的一种应用形式。.COM的破灭,并不是网络的破灭。相反,对互联网应用的需求依然在日益放大,对网络应用的需求也依然在日益放大。根据IDC的调查,现在全世界的网民数量达到5.23亿,到2005年,这一数量将急剧上升到7.5亿。尤其在中国,网络端口的普及率还很低,对网络设备的需求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正是因为这样,才有那么多的国外网络设备厂商涌入这个市场,才有那么多的国内企业加入这个行当。网络产业依然活跃。
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2001年并不乐观的市场,网络与通信领域的大多数公司都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式。许多公司的努力都有了一定的结果,它们中的一些公司尤其引人瞩目。
稳中的发展
网络与通信领域的大部分公司都不是在2001年才开始投身这个领域的,它们中一些原本已赫赫有名,在2001年里,它们的业绩依然让人们刮目。
2001年11月5日,Cisco发布了2002财年第一财季报告,截止到10月27日的这个财季实现净销售额44亿美元,净收入为3.32亿美元,比上一财季有显著增长,超出了华尔街分析家预期的平均值。而且,Cisco的市值还是超过了其它网络公司市值之和,还拥有200多亿美元现金。
2001年,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的销售额是45亿元,相比于去年的22亿元,业绩增长了一倍。这几年来,华为在企业网领域一直快速发展。2001年,华为在发展增值代理商的基础上,一改过去的“二级短渠道”、“扁平化管理”模式,引进“大分销”渠道体系,实行“两线模式”、“立体化管理”模式的渠道政策。
神州数码公司在2001年业绩稳步增长,成为目前国内增长最快的网络产品供应商之一。2001年第二季度,神州数码网络公司的销售额已跃居网络市场占有率第二名。同时,神州数码网络稳步向高端产品进军,推出的骨干核心路由千兆交换机7500系列标志着神州数码网络公司可以为宽带城域网提供从骨干至接入层的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
拆分后的凯创在国内的业绩比上年翻了一番,2001年对于凯创来说绝对是值得回顾的一年。2001年8月7日,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其股票市值为11.4美元,与“911”事件前相比,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超出了14%。据Dell'oro Group报道,截止到2001年11月21日,凯创在迅速发展的全球3层模块市场中,其端口发货量占据市场份额的33.2%,10/100M以太网端口发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9%,连续11个季度名列榜首。
2001年7月份,在业界普遍营收情况不好的时候,Avaya宣布第3财季收入达到67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200万美元翻了一番。可以说,Avaya起步时定下的三步曲――“不断改造、重新投资和再度成长”,不到一年就显现出了效果。在很多公司削减研发费用和人员时,Avaya将研发定为新的投资重点。Avaya认为,来自贝尔实验室的3000多人和1500项专利成为公司的最大财富。
从2000年1月1日那天成立起,兆维晓通就将自己定位在Internet Solution Provider(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联合世界先进的生产厂商,如Cisco、Nordx/CDT、Enterasys Networks、Avaya、Multi-Tech等,针对行业和客户的具体需求,制订各行业和不同种类用户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基于这样的定位和经营理念,2001年的销售额达到4.8亿万元以上,是上年的两倍。
全向一直是当之无愧的“猫王”。据慧聪国际 2001年上半年统计,全向Modem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高达21%。随着2001年下半年中国电信掀起ADSL高潮,全向率先在国内推广ADSL的应用,通过过半的市场占有率,并先后与长沙电信等二级城市签约。在2001年也陆续推出了不少网络产品,其交换机正在向千兆、网管方向发展,网络产品的市场也在稳步增长。
经过几次调整之后,3Com公司2001年开始稳步增长。在2002财政年的第一季度,3Com实现了3.9亿美元的收入、16%的毛利率和14.5亿美元的现金和投资。从2000年公司改组至今,3Com 面向高增长市场推出了90多种新产品且受到好评,特别是在千兆以太网领域。
发展“自主可控”的国有的、自主可控的安全技术一直是安氏的目标,2001年7月份推出了LinkTrust CyberWal(领信防火墙)。国有品牌防火墙使得安氏的这个目标算是“落了地”,再加上其自主开发的基于BSD的安全操作系统,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领信防火墙就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当然,安氏最抢手的还是它的IDS产品。
2001年是英特尔挥师进军无线通信和手持计算领域后关键的一年,也是卓有成效的一年。虽然启动的时间不长,其网络两大架构(PCA即个人客户端架构和IXA即互联网交换架构)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2001年初,组建的英特尔通信事业部(ICG)致力于以芯片、组件或参考系统的形式向OEM客户提供产品。
2001年是实达网络公司实现快速发展的一年,网络设备产品销售总量达65万台套(含网卡),增长近4倍;Windows终端完成销售2余万台,增长近5倍;Modem销售130万套,增长50%; ADSL完成了销售10万台。
挡不住的冲劲
虽然,受整体形势的影响,2001年网络与通信市场没有前两年那么风光,但是,依然有不少企业,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核心动力,依靠为用户提供特色产品而获得了大发展。
1996年,国内有一批进入网络市场的公司,活到今天的不多,活得好的更不多。而TP-Link不仅这几年活得不错,而且在2001年猛上一个台阶,成为网络领域中的一个知名品牌。目前,TP-Link系列产品已有70多个品种,包括网卡、调制解调器、集线器、以太网交换机、光纤收发器、宽带接入几大系列产品。
上海广电应确信公司是一个兼营网络交换设备和网络安全产品的年轻通信设备厂商,它的目标就是编制一个安全的网络。它打出的第一个口号就是“将信息安全保卫战进行到底”。上广电应确信做事的理念是:网络不但要跑得快,最重要的是确保安全。
1996年,当业界普遍看好ATM的时候,Extreme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以太网。Extreme认为:“‘以太网无所不在’是我们生存的理由,以太网就像电和水一样,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6月30日结束2001财年时,Extreme的销售额为4.9亿美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CTI领域系统集成的公司,新太一直专注于呼叫中心、声讯系统等应用领域的工作,并逐渐发展成为拥有核心技术的厂商,以电子沟通为核心,不断开拓主营业务,从传统的声讯服务到多媒体呼叫中心、语音互联网、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培育新业务增长点。
从1993年设计出国内第一个CTI硬件产品――TC-08A电话语音处理卡至今,东进技术一直痴心CTI,从事CTI基础硬件产品的研发。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公司规模越做越大,并开始在公司管理、市场开拓方面都积极创新,努力向国际化、规范化的企业发展。
Check Point在2001年8月推出的下一代网络安全产品系列NG掀起了网络安全发展的一个新浪潮。NG最引人之处就是高效和管理的简便。其实Check Point的成功和著名,不仅体现在它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防火墙/VPN产品方面,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它全球化的安全联盟OPSEC。
力普通信之所以选择电力线作为突破口,是因为看到了电力线通信在家庭组网和Internet接入方面的潜力。目前,力普电力线通信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产品包括电力线到户、光纤到小区的全套产品,以及基于电力线通信的VoIP、电力线组网产品和电力线到以太网的桥接产品等。
可以说,TOPSEC计划的推出进一步巩固了天融信作为国内安全行业厂商中“老大”的地位。它也是国内第一个以联盟的方式带动产业发展的国内安全企业。TOPSEC合作伙伴计划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一个不等式:让1+1>2,改变原来各个安全厂商的产品之间互不相干,各自为战的分散局面,实现各种安全产品间的“互动”,打造一个全面的安全环境,实现安全厂商的共赢。
新来者的奇迹
2001年,有一批新进入网络与通信领域的企业展露了头脚。
截至2001年10月底,成立还不到一年的港湾网络已经入账近2亿元,而港湾网络2002年的目标是5个亿。港湾网络在成立之初就从研发体系、渠道建设、售后服务、组织结构等多个方面严格按照大型设备供应商的模式来建立,从高起点起步。现在,港湾网络自有品牌的Hammer系列产品已经可以为企业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港湾网络在国内首家推出的128G大容量骨干智能多层交换机BigHammer800已经获得信息产业部入网证。
不管怎么说,Netcore的货在2001年市场上走得很好。一年中,Netcore建立了以深圳为中心的生产和研发基地、以北京为中心的营销基地、以及代理商和办事处。虽然,Netcore推出的都是中低端产品,但这些产品很有特色,比如,针对SOHO用户的产品注重绿色环保和时尚;交换机和双速Hub全线支持光连接;千兆以太网产品都采用固定端口来降低研发和制造成本。
从正式进入中国到今天也就一年多,奥迪坚一体化、高度集成的平台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低门槛呼叫中心的主流力量。其高度整合通信服务器把电话系统、计算机局域网络及互联网合而为一,实现了电信级交换机的功能,能够全方位地满足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通信需求,帮助企业轻松步入移动办公新世界,大大降低了企业开发呼叫中心的门槛,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Riverstone 公司是从Cabletron拆分出来的专门定位于运营商市场的网络公司。2001年2月16日,在美国独立上市,股票一路飘红,市值超过20亿美元。同时,也被美国《BUSINESS 2.0》推荐为“最有投资价值的十大科技股”之一。Riverstone的定位非常准确,只做城域网。由于城域网市场在2001年发展迅速,Riverstone成长得非常快。
TCL集团很大,而TCL网络却很年轻。2001年,TCL网络总体销量比上年增长了4倍以上,占市场份额总体排名的第8位;并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校园网建设资格认证,成为获此认证的少数国内网络设备厂商之一。TCL网络明确提出“国际品质、民族品牌”的发展策略,将自身绑定SI和行业用户,凭借品质和服务走品牌差异化路线,将价值领域锁定在社区应用及教育的校园网工程。
在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e战略”的规划下,2001年底,同方网络在对原有网络产品重新划分和组合的基础上,推出“天地纵横”四大系列网络全线产品,并对其销售网络和渠道结构相应进行了调整。在2002年,它将采取新的1.5层渠道结构,以地区销售平台为基础,冲击网络市场。
不管全球的宏观经济出现什么样的起伏,网络与通信领域依然有着诱人的前景,其中依然活跃着许许多多的企业。也正是由于它们对网络的执着,对网络的热情,在推动着网络信息化不断向前。
技术稳中求变
技术的进步不仅仅取决于概念上的进步,更取决于应用上的突破。2001年,网络与通信领域第一次同大家见面的技术概念可谓少之又少,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厂商更是在应用方面下足了功夫:或是将还未有应用基础但发展前景较好的技术产品化,打开市场;或在已有一定应用的技术上做进一步改进,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10G以太网改变网络决策
商家正在大力推出符合10G以太网试验标准的产品。Cisco、Avaya、北电网络等厂家都推出了10G以太网解决方案。
它可作为在10/100Base-T交换机间的一种理想骨干互联网,也可作为一个到高性能服务器的连接。当未来台式机需要的带宽比100Base-T所能提供的带宽还要高时,10G以太网还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升级途径。
Ethernet开始城域夺权
WorldCom公司宣布,将于2002年初将其正在华盛顿试验的城域以太网投入实际运营。凭借无与伦比的价格优势与简单优势,以太网在城域网中抢班夺权只是时间问题。
以太网最大的优势在于贴近用户,从10M、100M以太网到1000M乃至10G以太网,继承性和整合性相对都更好,可以无缝连接。在我国新近建成的城域网都是选择了以太网方案。但是城域网中应用以太网在管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电信级以太网规范
最近,以太网接入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重视。2001年初,IEEE成立了802.3EFM工作组(EFM的意思是“以太网第一里”,即以太网接入网),发展制定以太网接入网标准。信息产业部也于11月初颁布了《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以行业标准的形式规范了电信级的以太网接入。
MPLS技术替代ATM
面对Internet的诸多制约,如何实现端到端的转发和控制、如何实现QoS机制困扰着人们。基于标记交换,不断有公司提出自己的方案。然而,这一切不仅未解决IP问题,反而使网络本身变得更加复杂。直到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的出现,提出了将ATM特性与IP结合的新模式,终于――MPLS为网络带来转机。
已经推出部分具有MPLS功能的设备,且在各大运营商的MPLS VPN业务中广泛使用。同时,我国的MPLS VPN服务也在蓬勃发展。近日,中国网通、中国电信都推出了MPLS VPN服务。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MPLS将会和ATM、SDH、DWDM一起,并驾齐驱在骨干网络的大军中,并在未来的几年内在众多的技术中脱颖而出。
无线局域网摆脱线缆羁绊
无线局域网(WLAN)眼下正在成为Cisco、3com、Avaya、Intel、HP等公司案头的热点。
由于WLAN的协议、传输带宽、传播距离更具有实用性,使其获得了比蓝牙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和厂商支持率。与有线网络相比,WLAN的优点集中在其使用的灵活性、便易性和经济上的节省方面。
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今年11月15日,IEEE试验性地批准一种新技术802.11g。该技术可以提升家庭、公司和公共场所的无线互联网接入速度。该技术使无线网络传输速率可达54Mbps,比现在通用的802.11b要快出5倍,并且和802.11b兼容。
cdma2000 1x EV引领全球3G技术新高
cdma2000 1x EV技术,即1x演进版技术,也是IS-856的标准,是高通公司提出的一种无线高速数据传输的解决方案,其数据传输速率甚至优于WCDMA。
cdma2000 1x EV可以与CDMA网络完全兼容,是针对支持高速无线互联的分组数据的优化而特别设计的,能以最少的网络和频谱资源实现史无前例的无线高速数据传输,并可灵活地应用于便携、移动和固定服务,是目前业界推出的具有最高性能、最具价格竞争力的无线互联解决方案。
对于无线设备厂商来讲,由于cdma2000 1x EV可以复用现有的软硬件设计,能极大缩短手机和无线装置设计发展周期,从而使设备厂商更易抢占市场先机,获得先入市场的高额收益。
中国计算机报 200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