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2002年网络生存之路:数字融合(上)

2002年网络生存之路:数字融合(下)

廖铮 编译 2002/01/11

VOIP技术

  语音最终作为一种应用跑在数据网络上不过是个时间问题,但这并等于说这个时间恰好就在2002年。VoIP产品正日趋成熟,可也确实没有成熟到厂商们夸耀的那种程度。此外,扔掉现有的PBX系统用VoIP代替不一定就能给你带来多大的好处。假如你正在部署电话系统,这种情况下考虑VoIP倒也无妨。

  在动手之前,你要保证自己的数据网络架构是可靠的,而且还能提供VoIP所需要的服务质量,至少你应该保证语音分组可以获得首要的优先级而其他类型的分组全都排在后面。

  在服务供应商的网络上运行语音应用可能会面临相当棘手的问题。如果你决定在Internet上运行VoIP,请保证你所拥有的所有连接都由同一家ISP提供。而且你还得保证这家ISP可以提供你需要的服务质量。如果你打算通过多家ISP来完成以上工作,请三思而后行。其后果说的好听点不过被上头批评一番,说得不好听点你算是把一切都搞砸了。

  如果缺乏可靠的ISP支持还不足以使你下定观望的决心,这里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缺乏标准。实际上,企业PBX厂商的替代者一直在提供特殊的专有技术电话机,他们的理由就是缺乏标准,不过很快他们就不能以此为借口了。

IETF MPLS  采用标签代表转发等价类FEC(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用于包转发(参看IETF RFC 3031,URL是www.ietf.org/rfc/rfc3031?number=3031)。
IETF SIP  用于IP通信,使得分组电话网关、客户机端点、PBX和其他通信系统和设备相互之间通讯(参看IETF RFC 2543,URL是www.ietf.org/rfc/rfc2543.txt?number=2543)。
ITU H.323  一整套通信协议,用于在网络上传输音频和视频。
Megaco/H.248  IETF和ITU-T之间合作开发的标准,是MGCP的后继者,可以让低成本网关设备同电路交换网络中的信令系统接口(参看www.ietf.org/html.charters/megaco-charter.html)。
MGCP  IETF提案,把PSTN承载的音频信号转化为Internet上传输的数据包(参看IETF RFC 2705,URL是www.ietf.org/rfc/rfc2705.txt?number=2705)。
MPEG-4  用于广播、电影和多媒体应用的新一代压缩标准。MPEG-1和-2都只针对压缩。而MPEG-4则提供了其他功能,包括比特速率伸缩性、面向对象表示和知识产权管理等。
MPEG-7(正在开发中)  提供标准化的核心技术来描述多媒体环境下的音频视频数据。也被称作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Multimedia Content Description Interface)。
OpenH323项目  ITU H.323协议的全功能、可互操作的开放源代码实现,可供个人开发者和商业用户采用而且无需付费。
RTP  应用程序通过组播或者单播网络服务传输实时数据(比如音频、视频或者模拟数据等)的端对端网络传输协议(参看IETF RFC 1889,URL是www.ietf.org/rfc/rfc1889.txt?number=1889)。
RTSP  一种应用级协议,用来控制具有实时特性的数据交付,比如音频和视频等(参看IETF RFC 2326,URL是www.ietf.org/rfc/rfc2326.txt?number=2326)。
W3C VoiceXML 2.0  描述音频会话的标记语言;W3C语音接口框架(Speech Interface Framework)的组成部分(参看www.w3.org/TR/2001/WD-voicexml20-20011023)。

 

  SIP(会话初始化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变得更加成熟,它提供了相当丰富的通信功能。此外,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了SIP电话并进行了互操作测试。记住,即便厂商把某个标准说得再好听,最终都得过互操作这一关。

  规模经济会促使厂家生产出大量有利可图的VoIP电话,厂商们对统一的标准所产生的巨大市场当然青睐有加。尽管你在2001年或许还看不到明显的价格下跌趋势,但你可以询问VoIP厂商他们为什么不提供多厂商IP电话产品支持,你可以预计企业VoIP PBX生产商会慢腾腾、很不情愿地寻求创造性的方式向你销售其昂贵的专有技术。不要让他们存在侥幸心理。尽可能地摆脱其束缚让他们知道厉害。

  假如你打算尝试VoIP,你不妨多作点努力保证你的系统可以完成你需要完成的所有工作。最好对系统进行长时间的测试来避免未经测试的技术所可能产生的经常性的软件更新和不稳定性。

  你还需要确保评定该技术的时候采用了恰当的术语。广域网VoIP(取代了先前的语音trunk)相对而言就不同于取代PBX的VoIP技术。你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技术也可以同时采用。你需要分别对其进行评估。

ATM技术

  虽然ATM作为一种企业通信技术早已经过时了,但生命尚存。实际上,ATM还将作为一种强大的第2层通信技术为服务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所青睐。这一态势看来并没有减灭的迹象,因为相当多的新型服务仍然通过ATM网络交付使用,比如语音、DSL、Internet接入、视频和MPLS等。

  过去几年里,由于ATM信元税所带来的负面诋毁一度把ATM赶出了局域网领域。而这一论调目前在广域网的世界里也依然盛行。可是,消费者如果想获得优良的端到端服务质量除了ATM就别无选择,而在2002年则因为MPLS的普及会造成这一局面的轻微改变。

  在以太网被企业普遍接纳的同时,让以太网在网络核心也取代ATM却长路漫漫。服务供应商已经在部署大型的G位和10 G位以太网,因为同ATM相比它们可以提供更好的性价比,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ATM在传输服务领域的地位还不会被运营商用其他技术取代。

  大多数数据流量,从帧中继到Internet都是在ATM连接上纵贯全球的。ATM还在不断赢得新的市场份额,原因是家庭和办公场合使用的DSL调制解调器数量在大幅增加。虽然某些产品采用了帧中继或者PPP技术在DSLAM(DSL接入多路复用器)和调制解调器之间来回传输数据,但是ATM仍然位居前列,显然,以太网的QoS保证始终是个问题。

  即使在从DSLAM到核心网络这一段,ATM也是最常用的传输技术,因为它架设在SONET之上,后者的传输距离相当长从而维持了第1层通信协议的统治地位。SONET的地位是很稳固的,因为G位以太网标准的支持距离不能超过150公里,10 G位以太网标准的传输距离则不能超过40公里。

  寻求更可靠方式来传输其IP流量的企业用户可以考虑采用运营商提供的MPLS服务。ATM和MPLS的结合可以给企业用户带来莫大的好处。MPLS所提供的标记数据可以在通过ATM传输数据的同时实现更高效的路由。2002年,多数运营商将向其用户推出MPLS服务。

  在硬件方面,厂商继续建造更大更快的ATM交换机。大型厂家,比如Alcatel,将在2002年早些时候部署OC-192级ATM 交换机。该领域的发展目标是运营商和服务供应商市场。这就意味着为了增加带宽和传输距离而出现的ATM需求将在今年继续增长但幅度可能放缓。服务供应商和运营商将铺设更多的光缆并一切可能增加现有线路的带宽。

赛迪网 2002/01/11


分类信息:     文摘   网络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