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中心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吴松 2002/03/18
纵观人类发展史,交流技术经历了烽火、旗语、言传到现在的电报、电话、互联网、光通讯、卫星通讯。每一次通讯技术的突破都给人类的进步带来革命性的变化。20世纪初最时髦的词是TELEPHONE(电话),到了世纪末,INTERNET一词出尽风头,成了妇孺皆知的宠儿。而在我们身处的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什么技术将更加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呢?
百姓生活中,我们会打一个电话顶订份正广和的纯净水;打个电话为自己订份光明牛奶;也不必为初到大都市不熟悉密如蛛网的公交线路发愁,给城市导航者打个问讯电话,一切变的那么简单而亲切。我们习惯于这样方便快捷的服务却很少关注背后的奥秘,就象我们每天习惯了日出日落,却很少象科学家那样关注太阳内部每时每刻的核聚变,如果不影响到无线电通讯,公众也不会对奥妙无穷的太阳黑子活动产生兴趣。事实上,上述便捷服务的背后,蕴藏着一个喷薄欲出的朝阳行业—与时俱进的呼叫中心技术。
远古时代人类就有登月的梦想,然而这一梦想直到1967年才得以实现,科学技术为人类插上了登月的翅膀。某种以上讲,科技是束缚人类美好愿望的瓶颈,呼叫中心的思想诞生于20世纪三十年代,取得革命性的突破只是最近几年的事。其间经历了种种尝试。从最初的热线电话到欠稳定的板卡方式,从昂贵的交换机方式到目前高度整合的IP-PBX方式,业界一直没有停止对这一领域的探索。
21世纪是服务和营销的世纪,如何留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一直是众多企业思考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建立厂家、商家、买家之间畅通无阻的联系桥梁,对于处于上升阶段、立志赶超欧美的我国企业,这一需求变的更加迫切,呼叫中心技术为圆满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
那么,究竟呼叫中心提供那些引人入胜的技术呢?当我们拨打1861查询手机话费时,可能会有几百人同时在查,系统会播放背景音乐让我们排队等待空闲的坐席(话务员),这就是ACD(自动呼叫分配)技术;当我们按提示输入手机号码,听取话费信息时,就用到了IVR(自动语音应答)技术;如果要话费明细传真,系统会启动传真功能,这就是IFR(自动传真回复)技术;如果有疑问,可以切换到人工坐席,直接和话务员交流。等等。这些都是呼叫中心最基本的技术,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客户。
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一些更高的要求也被提了出来,如WEB呼叫,分支机构、长途客户对总部的低费用呼叫,多址连续呼叫、SMS呼叫、移动坐席等,如果这些功能全部实施起来,呼叫中心的成本急剧飞生,有数据表明,许多呼叫中心已陷入成本黑洞的尴尬境地,人们得出的结论是只有电信、金融等大机构才能用得起呼叫中心,企业应用还是遥不可及的是事情。果真如此?IP-PBX方式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它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提供了一种高度整合的解决方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降低了普通企业应用的门槛,因而广受好评,业界也对这项技术寄予厚望,以奥迪坚公司为例,该公司数千套IP-PBX的产品平稳的服务于各类企业,占居美国40%的市场分额,俨然领导了呼叫中心的发展潮流,也证明IP-PBX方案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在我国,奥迪坚的业务也开展的有声有色。
INTERNET新技术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变革,呼叫中心也不会仅停留在战术工具的层面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呼叫中心将丰富企业的经营模式,主导客户服务的发展方向,为企业发展呼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新华网 200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