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智能公话的特性及走势

2003/07/17

  智能网主要由集中的业务控制点、业务交换点和数据库组成。它作为电信基础网络的重要业务支撑网络,经过各国持续的投入和发展以及ITU-T的标准化工作,现在已经趋于成熟。它的基本思想是交换和控制相分离,交换机仅完成基本的接续功能,在交换网上层设置与具体业务无关的功能实体,用以提供各种新业务和新功能。这种业务实现方式将现在控制与交换合一的全分散模式改变为集中控制方式,大大减少了新业务提供的时间和成本,保证了增值业务的迅速提供和安全加载。智能电话业务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在统一的智能网平台上开发的公用电话业务。由于充分利用了智能网系统的可拓展性,相对于储值式IC卡公话等传统公话,它提供了在线式计费、动态加密、全网互联等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公用电话终端结构复杂、计费不准确、难以实现漫游、易被盗打等诸多缺陷,为电信运营商及用户都能带来莫大的好处。

  智能公话结构简单,又有故障自检和报警功能,所以维修方便、维护成本低,而且智能卡可连续充值,重复使用,也降低了制卡售卡的成本,提高了电信运营业的利润。

  安全方便,智能网公话对用户合法性的鉴定是在网络平台上完成、在交换机后端确认的,属于高权限管理,所以从设计上就防止了线路盗用和仿真卡盗打的问题,从根本上消灭了伪卡盗打现象,而且智能卡本身不存储金额,使用安全,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运营商因盗打而造成的每年数亿元的损失。

  智能公话扩展性强,能拓展多种业务,符合电信网络开放的潮流。它既能兼容各种卡式业务,又能提供多种增值服务,进行系统升级,适时向用户提供服务,满足用户需要,提高电信运营企业的业务收入和利润。

  智能网公话的研制成功,不仅解决了目前制约中国公话发展的瓶颈,进一步促进公话产业的发展,而且它也适应现代公用通信业务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于公用通信业务的需要已经远远不满足于语音通信。将来的公用通信业务将增加信息资讯和咨询服务,能够提供计算机的互联网业务,视像通信业务,实现诸如电子缴费、电子预约、电子交易等业务,支持广告宣传等更多的增值业务。因此,综合电信运营商和最终用户的种种需求,在现有智能网公话资源的基础上研制的能够提供语音通信、信息查询、互联网操作、视像通信(可视电话)、文档资料传真、电子商务和广告播放等多种业务并能够兼容使用多种卡的多媒体终端或信息终端,必将是公共通信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
分类信息:     文摘   cti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