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服务用户市场的细分研究(上)
电信服务用户市场的细分研究(下)
冯旭东 2003/09/27
三:探讨宽带用户市场的细分研究
本段将以宽带市场为例,对电信服务市场的细分进行初浅的阐述。就宽带用户市场细分的问题讨论(以下简称用户细分)涉及到"用户自然社会属性"、"用户需求"和"技术手段"三个紧密相关的方面,所引的内容来自中国信息产业网《国内通信业务市场研究报告》。
按照自然社会属性,用户可以细分为两大类:家庭用户和商业用户。家庭用户可以根据小区楼盘的用户总体收入水平划分为高档楼盘、普通社区;即使在同一社区,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经济收入、家庭环境对网络需求状况的不同进一步细分。商业用户包括各种企事业、学校、网吧、写字楼、政府机关等。
用户的需求通过以下几个指标具体体现:接入需求、业务需求、网络带宽需求、网络质量需求、资费需求、计费需求等。
技术手段主要指:基础接入技术、增值接入技术、用户计费方式、IP地址类型、网络带宽技术等。
宽带运营商根据不同方法,所得到的用户细分结果将很不一样,对不同时期、不同市场环境,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细分方法、原则和侧重点。比如说,宽带运营商通过基础接入技术、用户计费方式、网络带宽对用户细分,以满足用户不同的资费需求,但不影响用户使用宽带的业务,这是资费策略分类的重要手段;宽带运营商通过增值接入技术、IP地址使用类型对用户细分,以满足用户访问不同网络资源的需求,决定用户可使用宽带的业务,这是用户业务分类的主要手段。
图4是宽带用户细分市场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用户种类主要有:家庭上网用户、商业上网用户、VPN用户、VOIP用户、NVD用户、个人网站、商业网站、智能家庭用户。

家庭上网用户又分为:访问Internet网用户、受限访问用户、其它类用户,家庭用户占用户市场总体比例很大,是宽带运营的重点市场。宽带运营商通过用户计费方式、IP地址使用类型对用户细分来扩大发展家庭用户群体,提高用户上网率。
商业上网用户又分为:网吧、酒店、写字楼、学校、其它企业用户。商业用户市场是一个收益高、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市场,政府上网、企业组网、校校通等都是市场需求的标志。
四、科技消费学的市场细分理论
还有一种与前述迥然不同的市场细分理论。中科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在《网络社会各消费阶层分析》中认为,传统的研究方法已不适合网络社会的消费群分析(以下所述内容引自《网络社会各消费阶层分析》)。研究市场细分的传统方法是人口统计学(demographics)和消费心理学(psychographics),前者从人口统计的角度,后者则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方式来分析其市场行为。由于网络社会和信息经济消费的特殊性,即使是在人口统计和生活方式上具有共同特征的人群,在信息商品的消费支出上也可能完全不同。
美国Forrester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认为,人们对科技的态度决定了信息经济的消费行为。该公司是从消费者对科技的心态、采用科技产品的动机、购买科技产品的经济能力3个方面进行分析的,科技消费学(Technographics)也由此而生。-所谓科技消费学,就是通过数据统计方法,按照消费者对科技产品的消费意愿,区分出不同的消费组群。
科技消费学的研究步骤如下:第一,设计科技消费学的调查表,包括科技设备的使用、学习动能等15种属性,每种属性分为10个等级;第二,对不同地区、收入、性别、年龄的人群进行调查,回收数据;第三,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差异分析,将消费者分成不同组群;第四,从消费者的收入、对科技的态度、利用科技的动机得出结论。
Forrester公司根据在美国得到的调查数据,将消费者分为10个组群,如表2所示。

表2:科学消费组群
下面对这10个组群逐一介绍。
1.快走族(Fast Forwards):事业心重、收入高的科技使用者,多为雄心勃勃、生活忙碌的双薪家庭,是商用软件的主要用户。
2.新观念族(New Age Nurturers):那些经济富裕,并深信科技能够惠顾家庭与教育的人,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未来科技的拥趸。
3.鼠标族(Mouse Patatoes):高收入、重视娱乐、热爱互动娱乐节目的科技消费者。
4.拼搏族(Techno-strivers):深信科技能帮助事业腾飞的人,很多是学生和年轻的专业人士。这一组群收入较低,但电脑拥有率居各组群之冠。
5.数字潜力族(Digital Hopeful):眷恋家庭、低收入的科技爱好者,也是低价电脑的潜力市场。
6.追星族(Gadget Grabbers):这群人收入较低,多为喜爱科技娱乐的游戏迷,是低价高科技玩具的主顾。
7.握手族(Handshakers):这组人大多是事业有成的专业人士,对高科技包容度较低,善于面对面的交流,有些是公司的高层主管。
8.保守族(Traditionalists):多数比较顾家,收入高,对科技持怀疑态度,大多居住在非中心城市,家庭中有操作简便的影音播放设备。
9.新闻娱乐族(Meida Junkies):高收入、以娱乐为取向的组群,多不会使用个人电脑,是视觉产品的消费者。
10.局外族(Sidelined Citizens):低收入人群,对科技有恐惧感,是对任何科技的接受能力都最差的人群,其生活方式随时代的变化明显迟缓。
在信息商品(特别是高科技产品)的市场范围内,首先运用科技消费学的方法,将现有顾客群体分成3类:产品的早期采用者、主流消费者及犹豫排斥者。一般而言,上述的10个组群和市场的分类对应如下:
1.早期采用者:快走族、新概念族和鼠标族;
2.主流消费者:拼搏族、数字潜力族、追星族、握手族、保守族、新闻娱乐族;
3.犹豫排斥者:局外族。
早期采用者是厂商最重要的市场,通过早期市场的开发,可以回收信息商品巨大的研发投入(否则,很可能形成高额沉没成本);主流采用者是厂商最大的利润来源,厂商需要采取恰当的营销措施;对犹豫排斥者,厂商根本就不要缘木求鱼。不过,科技消费学的调查需要庞大的数据收集工作,回收数据的数量级至少在万以上才有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表3中的简便判断法。
表3中的消费者特征,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在中国,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收入的平均数应该是城市人口的收入平均数,标准家庭也应该是城市中的三口之家。根据以上5项消费者特征的合计得分,即可区分出信息商品的消费者类别:11~15分为早期采用者;6~10分为主流消费者;0~5分为犹豫排斥者。厂商确定了上述3类消费者以后,再采取不同的市场策略。

表3:消费者特征
五、市场细分到市场定位
最后我们再回到市场细分研究的目的上来,不管是采用人口统计学或消费心理学的标准,还是采用科技消费学的标准来细分市场,其直接目的是市场定位。
事实上,市场细分与定位研究(Market Segmentation & Positioning Research)是市场营销和研究领域的一个完整问题,它经常使用到消费者需求、市场潜力、产品创新、品牌价值、销售分析与预测等研究的结果,图5是Panorama
Research提出的MSP解决方案。

所谓市场定位,就是针对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根据消费者或用户对该种产品某一属性或者特征的重视程度,为产品设计和塑造一定的个性或形象,并通过一系列营销活动把这种个性或形象强有力地传达给顾客,从而适当确定该产品在市场上的位置。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市场定位的准确性,在市场调查研究方面的影响因素有:竞争者的定位状况,即竞争者正在提供何种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并估测其产品成本和经营情况;目标顾客对产品的评价标准,即购买者对所要购产品的最大偏好和愿望,及对产品优劣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目标市场潜在的竞争优势。
ChinaByte(e.chinabyt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