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NGN

IP多媒体子系统业务需求

2006/01/20

  NGN网络的业务层包含IP多媒体子系统(IMS)、PSTN/ISDN仿真子系统(PES)、流媒体子系统以及内容广播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具有不同的业务需求和能力要求。IMS子系统作为NGN网络业务层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提供基于SIP的多媒体业务和PSTN/ISDN模拟业务,包括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各种类型的业务。

  IMS子系统所提供的业务已经成为NGN网络业务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成为NGN标准化的重点。

  总体来讲,IMS业务能力需求可以分为IMS通用业务能力需求和IMS特定业务能力需求两部分。

  IMS通用业务能力需求是指通过IMS提供业务所需要的基本能力需求,与具体业务无关,适用于所有基于IMS的业务,主要包括接入、会话控制、移动性、号码,命名和寻址,以及终端能力、互通、QoS、安全要求、管制等方面的需求。

  IMS特定业务能力需求是在遵循通用业务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特定业务提出的具体需求。目前特定业务能力主要包括PSTN/ISDN模拟业务、呈现业务、消息业务、位置服务、视频电话业务等等。

  IMS通用业务能力需求

  IMS通用业务能力可以看作是通过IMS子系统为用户提供各类业务的基础能力。同时,它也是对IMS业务灵活性、多样性、安全性的有效保障。主要需求包括:网络应支持接入无关的原则,即无论用户是如何通过接入网络获得IP连接的,只要在接入运营商和IMS运营商之间有商务(漫游)协定,那么运营商都有为用户提供业务的需要;IP多媒体会话应能够支持各种不同的媒体类型;在每个IP多媒体会话中,应该支持一个或多个IP多媒体应用;网络应提供给用户调用一个或多个IP多媒体会话的能力。在一个多媒体会话支持多个应用时,用户在每个IP多媒体会话中可以并发激活多个IP多媒体应用;网络应存储漫游或非漫游用户的接入连接状态信息,这些信息将根据策略提供给应用;网络应具有获取漫游或非漫游用户位置信息的能力;网络应能够在通信的任何阶段,给通信的各方之间,传递用户提供的附加信息(如:图像、视频、文本等),并且不一定要和某个媒体流相关。

  另外,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会话处理、能力协商、IP多媒体会话重定向、对“用户忙”的处理、移动性、号码及命名和寻址、终端需求、接入网需求、互通、QoS需求、安全需求、计费和结算以及管制需求等。

  IMS特定业务能力需求

  一是PSTN/ISDN模拟业务(PSS)。

  NGNIMS应提供模拟PSTN/ISDN业务的能力。PSTN/ISDN模拟业务可以带给用户与当前已有PSTN/ISDN业务相同或不同的体验,同时,这种业务不应影响到其他NGN新业务。

  PSS业务可以分为必选的业务、推荐的业务、可选的业务三类

  必选的业务主要包括主叫标志呈现(OIP)、主叫标志限制(OIR)、被叫标志呈现(TIP)、被叫标志限制(TIR)、恶意通信追踪(MCID)、匿名呼叫拒绝(ACR)等;推荐的业务主要包括呼叫转移(CDIV)、呼叫等待(CW)、呼叫保持(HOLD)、呼叫限制(CB)、呼出限制(OCB)、呼入限制(ICB)、遇忙回叫(CCBS)、消息等待指示(MWI)等;可选的业务主要包括会议(CONF)、计费通知(AOC)、显示呼叫转移(ECT)、反向计费(RC)等。

  二是presence业务

  presence业务也被称为呈现业务,Presence是以某种通信方式,按照一定的接入准则,实时获取presence信息(如用户状态、通信能力、个人喜好等信息),并展现给其他用户的一种方法。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即时通信的方式来与别人保持联系,Presence技术在即时通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依靠Presence技术,即时通信业务能以“用户多种状态设置”等功能(如用户设置为“打电话中”、“会议进行中”等多种状态)为基础,提供“订阅他人状态信息”等多种丰富的增值服务,为个人或企业用户的办公、会议、通信等多领域提供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

  三是消息业务

  从消息发送者的角度,消息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送者希望消息可以立即发送,另一类是发送者并不关心消息立即或是稍后发送。对于后者,消息通过网络的存贮-转发机制发送给接收者,并且网络可能支持发送者对发送时间进行设置。对于立即发送的一类,根据用户开始通信前请求的动作,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子类,一种是用户发送和接收消息前不需要任何动作,另一种是在消息交换前先请求加入消息会话。

  四是位置服务

  位置服务应该。具备向应用提供用户位置信息的机制。网络可以识别出用户的物理接入点或定位出经过接入网认证的单个用户。NGN接入网应具备向IMS提供位置信息的能力。实际的位置信息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例如网络位置、地理坐标、邮件地址等,具体形式根据客户隐私选择和网络接入及业务提供商之间的协议而定。

搜狐IT



相关链接:
论VoIP在NGN演进中的积极意义 2006-01-12
软交换单刀赴会下一代任重道远 2006-01-09
NGN:源于融合 落脚业务 2006-01-04
下一代网络 2005-12-29
软交换与PSTN本地网融合组网方式初探 2005-12-22

相关频道:  NGN及软交换_与_融合通信           文摘   技术_NGN及软交换_文摘   技术_融合通信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