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融合通信

IMS:融合之道希望与未知并存

钟凌江 2007/07/02

  降低各种成本、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融合的丰富应用,是当前运营商面临的巨大考验,也是IMS技术被逐渐引入电信网络的初衷。目前,世界很多运营商都开始积极尝试IMS的商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客观上,我们仍须面对继续完善IMS国际标准、基于现有网络实现业务和技术的平滑演进、开发基于IMS的融合业务以及完善商业模式等新的课题。总体来说,IMS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希望与未知、困难并存的矛盾时代。

  标准化进展力促IMS技术演进

  IMS自3GPP提出以来,得到了各方的关注,IETF、ITU-T、TISPAN、OMA、ATIS等重要标准组织都积极参与到IMS标准化工作中。在标准化进程中,起初各个组织各有分工,沿着不同的路线对IMS作演进。其中,3GPP主要从移动的角度对IMS进行研究,而TISPAN则以固定通信为主攻方向,两者之间标准制定的协调性影响了整个标准化的进程,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设备的成熟和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一直以来,各个组织制定的标准得不到统一,阻碍了IMS的演进。如果在标准层面都不能做到统一,那么基于IMS的业务统一、业务接入无关性就更不可能得到真正保证。可喜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同组织制定的IMS标准之间的相互引用越来越密切,各标准正在逐渐融合。比如TISPAN R1引用了3GPP R5标准,而3GPP R7、R8标准将借鉴TISPAN R1的研究成果。此外,OMA标准被直接引用,作为IMS业务层的相关标准。与此同时,将IMS标准制定组织本身进行联合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考虑到TISPAN与3GPP在IMS标准制定工作的相似性以及制定固网移动融合IMS技术标准的需要,已经由3GPP和ETSI TISPAN发起成立了一个临时特别工作组——3GPP OP(organizational partner)ad hoc小组,目的是协调管理TISPAN与3GPP两个组织的联合协作,基于现有的3GPP IMS标准,制定全球通用的、可同时用于移动、固网、固网移动融合的IMS标准。经过今年4月,3GPP OP ad hoc会议对TISPAN所从事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最后确定了“common IMS”范围;而就在前不久召开的TISPAN会议上,各工作组正式讨论了即将移交到3GPP的“common IMS”的研究项目。这标志着IMS标准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个融合了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的统一架构,能够提供丰富业务的网络平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全球运营商跃跃欲试

  鉴于IMS统一的通信架构和强大的融合业务提供能力,并且有可能为人们带来全新的电信商业模式,全球各地的运营商从IMS标准提出之始就给予其高度重视。近两年来,由于运营商原有盈利空间萎缩,开发新的业务增长点迫在眉睫,因此IMS正逐渐成为新一轮的投资热点。著名电信咨询机构IDC认为,IMS市场将从开始的数百万美元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141亿美元。

  现在全球的电信运营商都跃跃欲试,相应的测试和部署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北美的运营商率先吹响了进军IMS市场的号角。随后,欧洲、亚太的运营商也都雄心勃勃地推出了自己的IMS计划:日本NTT在2006~2011年NGN网络Roadmap中,规划其NGN网络遵循IMS分层模型,融合电信和IP,实现固网和移动间的无缝漫游,为各种应用提供开放的接口同时兼顾安全性等;法国电信制定了NExT战略,他们认为IMS能够在其下一代网络中引入标准的全IP架构,通过统一的控制实施固定移动融合,实现接入无关及对第三方业务的开放引入;而英国电信BT在其投资数百亿的21世纪网络中,也将IMS作为其未来网络的统一控制核心,基于这个公共平台为用户传送一致通信体验的话音与多媒体业务。

  在中国,IMS在去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各大国内运营商开始对IMS进行全方位测试,国内标准化组织在IMS组网技术、业务规范、协议标准方面展开全面研究,国内各设备制造商积极推出相应的IMS产品,各种解决方案层出不穷。

  平滑演进是关注重点

  虽然我们欣喜地看到,IMS在全球有着不错的发展势头,但是毕竟目前IMS的实际运营部署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需求、网络成熟都是运营商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整个网络投资、运营模式的根本转变。在目前条件下,我们在平滑演进、终端、业务开发和商业模式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首先,符合IMS体系要求的完善的体系架构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基于现有不完善的技术设备条件部署前期的IMS网络,以尽快发挥新技术优势,将是近期研究重点。此外,我们还要解决现有的大量的非IMS技术体系的网络和业务如何向IMS平滑过渡的问题。另外,IMS的发展还必须拓展新的空间,比如家庭网络领域、IPTV领域等。怎样将IP多媒体业务、家庭网络和IPTV以及其他应用业务融合,已经成为运营商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其次,是商业模式以及引发的相关问题。IMS并非传统业务平台,具有强大的业务扩展性。从商用前景看,移动运营商倾向于运用这一技术进一步加强3G业务创新能力;而固网运营商则更有可能提供IMS业务平台,引入互联网业务等丰富应用。这就涉及到如何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满足不同运营商利用IMS的需求。此外,由于商业模式的改变,我们不可避免地将面临IMS计费、QoS等方面的问题,虽然现在很多厂商都推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还有待在大规模商用中加以检验。

  另外,对于丰富的IP业务,还需要各种各样的终端来支持。可以预见,将来为了能够完美呈现IMS融合业务,我们所需要的不仅是普通移动终端,还需要PDA、无线数据卡等智能终端,众多终端形态的创新也是影响IMS发展的重要一环。

  总之,在IMS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太多的未知。但是正如前文描述的那样,在全球各地运营商的积极研究和部署,以及各电信设备厂商高涨热情的推动下,随着国际标准的日渐统一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IMS时代会尽快到来。

人民邮电报



相关链接:
Kasenna徐承雷:IPTV应该是个投放式平台 2007-07-02
美媒软件莫阳:互动才是IPTV的核心价值 2007-07-02
杨崑:中国IPTV遭遇四大门槛 2007-07-02
运营商:IPTV有没有可能统一接口协议 2007-07-02
Juniper王卫:IPTV网络架构必须考虑安全策略 2007-06-29

分类信息:     行业_电信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