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应用>>>移动     [相关厂商信息]

一键通:CDMA杀手级业务

2008/07/16

  6月15日,美国运营商Sprint-Nextel宣布在40个城市推出一键通(Push-to-Talk)业务。该业务可以使运营商在CDMA2000 1xEV-DO版本A网络上,实现一键呼叫等对讲业务。由于既能充分利用3G投资,又颇受用户欢迎,一键通正成为CDMA网络的又一杀手级业务。

  一键通“钱”景诱人

  “一键通”并非新概念,基于集群技术的“一键通”业务已经有着比较长的历史。早在与Sprint并购前,美国运营商Nextel就推出了名为Direct Connect的“一键通”业务,颇受美国用户、尤其是一些特定行业从业人员(如出租车司机)的青睐。Nextel公司也因此拥有了令其他运营商羡慕的高ARPU值和较低的用户转网率,并因此被Sprint公司高价收购。

  在收购Nextel之后,Sprint面临着同时运营两张网络的困境——Sprint公司原来运营的CDMA网络和Nextel公司的iDEN网络。由于Sprint对iDEN网络的运营策略已经确定,即于2012年停止运营,因此,为了留住目前Nextel的用户,Sprint迫切需要能够推出一种基于CDMA网络、且性能类似于Direct Connect的一键通业务。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推出一键通业务,有诸多好处:一方面,运营商无需部署新的网络,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投资;另一方面,该业务可以和其他移动增值业务有效结合,创造捆绑的业务体验。例如,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键通除了可以实现一按即通的对讲效果之外,还可以添加状态呈现(即可以知道对方是否在线)、一对多群呼等特色功能。

  此外,由于一键通的群组特性,一旦用户喜欢上了该业务,就将邀请其亲朋好友加入群组,具有很强的“传染”效应。如果这些用户满意于业务的性能,运营商的用户流失率就将因此而大大下降,因为用户一旦离网,则意味着脱离了原本加入的群组。

  6月15日,Sprint-Nextel宣布基于其CDMA2000 1xEV-DO版本A网络,在全美40个城市推出一键通(Push-to-Talk)业务。此次推出的一键通业务,选用了高通的Qchat技术,共支持四款手机,即LG LX400、三星Z400、三洋PRO-700和三洋PRO-200,手机价格则从49.99美元到99.99美元不等,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在业务资费方面,有多个套餐可供用户选择,其中不限量的一对一呼叫业务为每月10美元包月,其他包括群组呼叫和信息推送的套餐则从49.99美元到69.99美元不等。

  Sprint的实践

  当然,Sprint新推出的Qchat“一键通”服务最终能否取得当年“Direct Connect”业务的成功,关键还是要看其性能表现。

  国际某知名市场研究机构近日对该业务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Qchat与Nextel原来的DirectConnect业务体验几乎相同,具有非常好的使用效果。

  这个测试主要针对Qchat业务的两个重要指标——通话建立时间和时延进行了评估,并与Nextel原有的一键通业务进行了比较。另外,还对CDMA和iDEN网络间的一键通互操作性进行了测试。

  测试报告显示,实际结果比预期要好很多:无论使用何种手机,Qchat的通话建立时间都在一秒之内;QChat手机间的测试结果与iDEN手机之间的测试结果也没有明显差异;此外,iDEN手机与QChat手机的互操作工作也很顺畅。Qchat的通话时延最多为一秒钟,这一时间消费者几乎觉察不到,与iDEN的时延情况也没有明显差异。

  这一点无疑令人兴奋。因为Nextel公司的DirectConnect业务曾经被视为所有一键通业务的黄金标准。多年前,包括Sprint、Verizon无线在内的其他运营商都曾试图复制此项业务,但没有一家获得成功。由于业务的通话建立时间和时延情况往往比Nextel差很多,所以客户采用率较低。而根据现有的测试结果,Sprint将能利用EV-DO版本A网络,提供与Nextel的DirectConnect业务相媲美的一键通业务,从而为Sprint的大量iDEN用户提供一条清晰的升级路径。

  该测试还指出,网络覆盖对于一键通的成功与否非常重要。“在测试中我们注意到,尽管语音及数据服务正常,但在某一区域,我们却无法实现一键通通话。虽然我们不能百分百确定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但我们相信,我们实际可能漫游到了另一个网络。网络覆盖的确是影响Qchat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Sprint公司EV-DO版本A网络需要全面覆盖其iDEN网络,以使用户接受升级到Qchat的方案。”测试报告认为。

  Sprint公司的新“一键通”业务运营情况如何?如今引起了全球电信运营业的广泛关注。对于即将接收原中国联通CDMA网络的中国电信而言,Sprint公司的经验也许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将对其开拓利润较高的行业用户市场大有帮助。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



相关链接:
智能手机+应用 捆绑上天堂 2008-07-16
手机的未来:互联网时代的超级个人终端 2008-07-15
黑莓中国行“警醒”iPhone 2008-07-14
电信重组 增值业务优质资源将成竞争重点 2008-07-14
SP众生相:谨慎与激进并存 2008-07-14

分类信息:     热点专题_移动增值_文摘      行业_移动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