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融合通信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叶华:FMC与IMS

2008/11/28

  2008年11月28日,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08年IMS技术峰会暨第三届IMS技术发展战略高层咨询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议题为“全业务环境下IMS部署战略”。中国通信在线(www.ezcom.cn)作为官方网站将对本次会议进行全程直播。

  叶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IMS与FMC》,这个题目应该来讲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刚才相关的领导和专家也说了,几年前大家就在探讨这些技术。今天我们这些传统的运营商开始步入全业务运营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再来讨论这个话题,可能会更具有些现实的意义。今天大概讨论的内容站在运营商的角度有三个方面,在全业务运营的条件下我们对业务和网络到底有什么更深层次的需求。第二就是今天的主题IMS作为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对它的部署和运营应该关注什么方面。第三是就FMC这个课题展开探讨。

  在全业务环境下,作为运营商而言更加关注的,我们认为主要是三点,第一点怎么样使我们现有的话音作为现在最主要的语音业务,原来是固定语音业务,我们现在有了移动的语音业务,这些业务是在满足我们用户或者是客户的基本通信需求的前提下,下一步再进一步向宽带、移动和移动多媒体的发展,现在我们看到的语音、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基于宽带的业务已经更加明显。再往下基于话音、多媒体基础上,中国电信的战略基本上是明确的,向全业务的综合接入服务这样一个方向的转型,这是中国电信目前已经明确的战略,这是我们关心的第一个问题。第二点就是降低成本,对于我们现在电信核心运营商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拿到了业务牌照以后,我们再引入IMS以后,多家网络的运营势必对我们成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如何降低我们的运营成本也是运营商目前关注的一个问题。第三点就是怎么样寻找适合我们全业务运营的模式,这也是我们更加关注的,怎么样加强网络的可管可控,怎么样延续产业链,加强合作,这是我们运营商的第三个关注点。针对这三个关注点,实际上全业务运营对我们的网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使网络更快速的提供业务,多媒体能力更加丰富,提供固定和移动融合的业务,给用户提供一个全新、统一的用户体验,这是对于我们网络提出的要求。右边这个架构包括终端、接入、核心网、业务平台、业务支撑系统,怎么样使他们宽带化、承载化、业务平台的开放、统一的门户和客服等等,对我们网络都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我们再看一下IMS在我们整个全业务运营当中的作用。这个大家已经基本上达到共识了。整个IMS可管、可控、可运营的理念是符合我们全业务运营商在下一步发展的技术要求的。刚才也讲过了,对于运营商的意义,这样融合性就可以给固定、移动一个统一的控制,实际上我们可以一家网络运营,降低整个运营成本。它的灵活融合业务的能力,给我们提供更加灵活的信息,这是技术的理念。具体来讲,比如说技术的内涵,IMS可能会对整个多媒体业务的管控能力加强,就是因为所有的语音、视频以及IMS其他典型的业务的协议基本上是以SIP为主的协议,协议在业务过程当中必须要通过我们整个IMS这个核心来控制。这样的方式,就使我们对整个业务的流程控制可以更加的清晰,更加的准确,这样的话,就对我们今后作为业务的细分实际上是奠定了一种基础。

  IMS对整个业务漫游的管控能力。大家都知道,从拜访地来获取业务,对用户的识别、业务的信息相对而言要弱一些,这样的话IMS的机制就希望业务从归属地进入,这样能够使它对整个业务信息的管理和感知更加精确。另外一个就是整个IMS的技术与我们整个IP层进行接入互动,使我们整个QoS的机制更加的完善,满足我们差异化的要求。IMS面向第三方开放,开放的接口更加标准化,我们采用软交换也好,实际上都在谈论业务的开放性,但是目前从整个标准化的进程来看,相对而言IMS在第三方没有开放接口方面,标准化的程度会更好一些。特别是它目前已经包括在语音、视频、IM、呈现、会议等等方面的标准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

  整个IMS业务的嵌套能力相对而言大家来说也比较清楚,当初我们在做固网智能化的时候,之所以固网运营商要引入固网智能化,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解决业务触发的问题,使得多种业务组合,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能力,提供多种业务的组合。IMS实际上就是在多种业务组合方面提供了它的机制。比如说忙的时候把语音转到留言,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状态跟语音相结合,你现在能看到的状态是在线,以后你会注意他的状态,解决他的通话,在他忙的时候可以把相应的电话再转到别的话机上,多种业务的嵌套在整个的IMS上有更标准化的机理实现,对于我们未来多媒体的业务更加丰富的融合和组合奠定基础。

  总结起来我们整个的IMS核心的业务特征,站在运营商的角度我们认为,它可以灵活丰富的提供更加丰富的多媒体业务的特征,包括语音、视频、图象等等这种灵活的结合。同时可以把我们实时的通信业务与及时的通信业务融合。另外就是固网移动这种多接入的方式以及跨多张网络融合的特征,刚才大家提到了,可以在PC机上做视频通信,也可以在手机上来参加视频会议,这是一个固网典型融合的业务。同时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跨网络,比如说我们是PC机的业务,通过移动到IMS的时候,这样语音业务是在两个网络之间切换进行连续性,就是不同网络之间的交互也是IMS的一个特征。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它灵活的第三方开放能力,另外就是QoS保证,漫游和良好的计费等等。从用户的角度,他会感觉我们运营商提供通信的手段和能力更加的丰富,同时整个通信的环境更好,无论在日常生活和办公当中都会感觉到便利性,用户的感觉是非常明显的,我们整个业务的质量也更加好,这是从客户的角度来考虑的。

  IMS走到今天,实际上大家也看到,风风雨雨,大家对它的争论无论说它好还是说它坏都很多,但是无论怎么样,现在大家基本上已经对IMS是什么,以及IMS不是什么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判断了。首先IMS是NGN整个架构中的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的重点是它核心控制的功能,它不是整个NGN的全部,我们在整个ITO的架构也好,SIP的整个架构来讲只是NGN架构里面的一个字系统,表示不是它的全部。第二个我们讲IMS主要提供的是一个CIP的多媒体业务和部分的数据业务的控制,不是所有业务,重点强调的是位于SIP能力的提供。大家都希望这个网络引入以后能够提供一些杀手级的应用,希望能够提供越多的应用越好,但是我们认为,它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丰富的多媒体应用的机制,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应用,应用还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去发现探索的。刚才我们讲了IMS可以提供QoS的保障,但是并不是指它本身,是需要跟周边的系统,包括接入层和IP层互动,来共同完成的。所以我们在跟大家探讨IMS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IMS太复杂了,它几乎包含了全部,实际上我们也是在通过我们的技术研究,我们也在探讨,它不是说它的全部,只是一个大的网络当中重要的元素。

  今天的题目是规模部署的一些策略和探讨。作为运营商而言,如果能够规模部署IMS,我觉得是需要考虑一些问题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要规模部署,首先要考虑它本身是否成熟,它部署的时机是什么,是否成熟包括技术的标准、设备的成熟性、组网的经验,他们部署的方式是什么等等。再一个要考虑的是整个IMS部署的切入点,到底一开始部署是大了,还是我们从某些业务或者是某些方面来切入,这是运营商要考虑的另一点。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实际上作为运营商也进行了一些探讨,首先是对国际的标准,刚才专家们也都讲了,整个的IMS的标准有三个标准,主要的标准3GPP2、3GPP、TISPAN各种各样的标准,我们最后都统一归属到一个3GPP,最终形成我们的commonIMS研究。

  从现在标准的成熟度来讲,基本上技术的标准,可用于规模性商用的标准应该来讲是基本上成熟了,包括整个的commonIMS的架构在12月份也将冻结,但是相对而言,基于移动的IMS标准的成熟性要比commonIMS的成熟性高一些,设备的成熟性也比commonIMS的应用高一些。IMS的应用刚才也讲了,国外各大主流的运营商,包括国内的运营商也都开始在做IMS的实验也好或者说是部署也好,我们整体的感觉是认为,IMS还是处于我们看到的从低点到高峰到下面,也是我们务实的反思阶段,真正大规模的商用还没有真正到来,国外的应用也是处于一些试点和发展的初期。运营商来讲,刚才滕总也讲到了,可能60%的运营商是关注应用,有一些运营商是考虑网络的引进。从我们来看我们更加关注一些应用,应用来讲主要固网的运营商像IP Centrex、VoIP等等。我这里面有一些各个运营商的情况,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所以通过我们前一个阶段的研究,我们一个整体的感觉就是,对于IM Pressnce Group这种及时通信的业务而言,固网的功能可以说基本上已经具备了,但是移动在终端方面的成熟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国业务某种意义上是移动的运营商用的比较多,能力虽然已经具备了,但是终端方面成熟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videosharing来讲我们基本上已经成熟了,对于IP Centres来讲基本能力已经具备,但是移动方面还有一些欠缺。整个的彩铃彩振固网成熟度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对于VoIP来讲,也是在固网的能力来看已经具备了,但是移动方面还是很欠缺。所以总体来看,IMS的业务在固网的应用方面成熟性比较高,移动方面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终端,终端已经成为IMS在推广当中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在整个的网络和设备方面主流厂家的设备我们进行了测试,整个核心网络能力和业务平台在设备商已经基本上成熟了,固网的终端也相对来说比移动的终端在支持业务能力方面更加的成熟。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要比实时性高的业务成熟。

  IMS与现有的终端和现有网络配合的问题,包括我们IP网络的配合,这方面是需要我们考虑的,特别是IMS的网联设备比较多,这样的话互通的能力也是提了更加高的要求。当引入IMS以后,我们最终的目标可能会是IMS的一个统一的核心,如果要是把这个作为目标的话,那么我们现有的网络是怎么引进,实际上现在各个标准组织也在研究,在移动的领域更加考虑ICS的引进等等,这些探讨实际上还是非常激烈的,所以我们作为运营商而言,实际上也是关注我们现在的网络如何向我们IMS方向引进。但是总的来讲我们认为,网络的融合,特别是核心网络的融合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是一个引入、成长、实现多网融合的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现在这种网络新的技术引入以后,会对我们IMS技术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它们之间是不是有协同的问题,这个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研发机构做一个前瞻技术的考虑,对我们现在的技术引进也是有指导意义的。作为运营商而言,我们重点考虑的是,我们认为第一个是IMS符合我们的方向,包括设备,包括标准已经成熟,而且我们认为现在进行IMS的试点运营的契机已经到来。

  FMC跟IMS不太一样,IMS是标准化组织提出的,FMC更多是运营商提出来的。它的目标跟IMS是一样的,也是怎么样提高收入和降低成本这样一些理念。从国际化标准化组织来讲,无论是从ITU-T以及ETSI TISPAN,他们都是怎么样对网络提供业务和服务。体现在网络上也是不同的层面,包括控制层、业务层和计费层。国外运营商刚才滕总也讲到了,21CN里面DT里面也在不断的修改,整个来看,FMC已经成为了主战略。作为FMC从我们的理解来看,业务的目标是从客户的体验来统一,网络的目标也是各个层面要进行一个融合。所以整体上来看,我们国外运营商的牟建平:实际上也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从技术的成熟一直到目前已经被定义为各个运营商的战略,实际上都成为我们运营商关注的重点。IMS在整个FMC中我们觉得解决了两个问题,没有解决FMC的全部,但是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解决了希望固网和移动的核心网是一张网,第二个初期能够解决在业务上的一个融合,包括前面讲的一些跨网络的业务的无缝和一致性的问题。

  以上是关于三个问题的考虑,整体来讲,我们认为IMS是运营商提供网络业务能力、应对竞争的一种手段,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全业务运营实际上给我们IMS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整个IMS的发展还是应该以业务驱动为主。中国电信已经开始在标准化方面,在实验的网络平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在标准化工作组,也是包括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积极的参与。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推进整个IMS的发展。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演讲,谢谢各位。

中国通信在线



相关链接:
RADIVISION何家铭:IMS系统及应用开发过程中的挑战 2008-11-28
中讯邮电杨艳松:积极而理性地看待IMS的发展 2008-11-28
华为秦卓:IMS助力全业务运营 2008-11-28
中移动通信研究院俞承志:IMS部署策略探讨 2008-11-28
圆桌讨论:IMS的部署重点及难点 2008-11-28

分类信息:     行业_电信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