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交换机  交换/排队机产品

 

数字中继基础知识

1.1 数字型线路信令

1.1.1 30/32路PCM系统传输信号的编码格式

30/32路PCM系统中30个话路数字型线路信号是由第16时隙按复帧抽样集中传送(每一复帧由16个子帧组成)。其中,每一话路的两个传送方向有各有a、b、c、d四位码可供线路编码,第16时隙的信号结构格式如表1.1所示。
 
 
表1.1 第16时隙比特分配
0帧

第16时隙 

1帧

第16时隙 

2帧

第16时隙 

… 

15帧

第16时隙 

0000XYXX
a b c d

第1话路 

a b c d

第16话路 

a b c d

第2话路 

a b c d

第17话路 

… 

a b c d

第15话路 

a b c d

第30话路 


 
 
 
 
 
 
 

其中: X 为备用比特,未用时置1。

Y 为复帧失步对告比特。Y=0,表示正常;Y=1,表示复帧失步对告。

当c、d比特未用时,应置C=1,d=1。
 
 

1.1.2 编码含义 我国国家标准GB3971.2-83《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规定了具体的技术指标,每个话路双向各占用4位码(a、b、c、d)传送其线路信号。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实际需要,前向采用af、bf、cf三位码,后向采用ab、bb、cb三位码来表示(df、db置为1)。其含义见表1.2。
 
 
表1.2 编码含义
前向信令 
af 发话局状态

0 主叫摘机(占用)

1 主叫挂机(拆线) 

bf 故障状态

0 正常

1 故障 

cf 话务员再振铃或强拆

0 再振铃或强拆

1 未进行再振铃或强拆 

后向信令 
ab 被叫用户状态

0 被叫摘机(应答)

1 被叫挂机(拆线) 

bb 受话局状态

0 示闲

1 占用或闭塞 

cb 话务员回振铃

0 回振铃

1 未进行回振铃 


 
 
 
 
 
 
 
 
 
 
 
 
 
 
 

 

1.1.3 信号标志编码

表1.3给出了市话局至市话局呼叫局间中继的信号标志编码。表1.4给出了市话及长话全自动局至PABX间PCM信号标志编码的部分规定。其它应用环境的编码要求可参看国有标准或有关规范。

 

表1.3 市话局至市话局信号标志编码一数标方式

接续 状 态 
编 码 
前 向 
后 向 
af 
bf 
ab 
bb 
示 闲 
占 用 
占 用 确 认 
被 叫 应 答 

 

 

 

 

 

 

 

 

 

 

 

 

原 

主叫控制 
被叫先挂机 
主叫后挂机 
主叫先挂机 
互不控制 
被叫先挂机 
主叫先挂机 
被叫控制 
被叫先挂机 
主叫先挂机 
被叫后挂机 
闭 塞 

 

 

 

 

 

 

表1.4 市话及长话全自动局至PABX间PCM信号标志编码
接续 状 态 
编 码 
前 向 
后 向 
af 
bf 
cf 
ab 
bb 
cb 
示 闲 
占 用 
占 用 确 认 
被 叫 应 答 

 

 

 

 

 

 

 

 

 

 

原 

主叫控制 
被叫先挂机 
主叫后挂机 
主叫先挂机 
互不控制 
被叫先挂机 
主叫先挂机 
被叫控制 
被叫先挂机 
主叫先挂机 
被叫后挂机 
1.2 局间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的介绍
 
 
  1. 记发器信号的功能、特点与要求

  2.  

     

局间记发器信号是主要用作电话自动接续的控制信号,用以选择路由、选择被叫用户,管理电话网等。其特点是:记发器信号数量多;记发器信号设备数量少,但较复杂。为了加快接续速度,减少主叫用户拨号后等待被叫用户应答的时间,缩短记发器等待公用控制设备和局间中继电路被占用的时间,以及保证信号的正确传送,要求记发器信号采用传送速度快、有检错能力、信号容量大的信号方式。考虑到记发器信号是在用户通话前利用话音电路传送的,整个话音频带(300-3400Hz)可以作为传送记发器信号的频带,所以记发器广泛采用具有传送速度快、具有一定检错能力、信号容量大的带内多频编码记发器信号(简称多频记发器信号)。
 
 
  1. 多频记发器信号的脉冲方式和互控方式

  2.  

     

带内多频编码记发器信号可分为脉冲方式和互控方式。 (1)多频脉冲方式(MFP) 脉冲方式又称非互控方式。这种带内多频编码记发器信号是一种具有一定时宽、单向传送的多脉冲信号。用这种方式所传送的m位信息,是由m个一定时宽的多频脉冲所组成的脉冲串。每个多频脉冲代表一位信息,由n个频率中取2个频率组成,一般n=6。从6个频率取2个(简称6中取2)组合,可组成15种信号。这种单向传送方式,只有从发端局向终端局方向传送的脉冲信号,即只有前向信号,没有从终端局向发端局发送的证实信号,即没有后向证实信号。在两个交换局之间的一段电路上,它的传送速度快。CCITT的No.5和R1记发器信号就是采用这种无后向证实的脉冲式带内多频编码信号方式。
 
 
(2) 多频互控方式(MFC) 互控方式的带内多频编码记发器信号简称多频互控记发器信号。在这种信号方式中,前向信号和后向信号都是连续的,它对每一个前向信号都用一个后向信号加以证实。

多频互控(MFC)方式的传送过程分4拍进行:

第一拍:发端局发送第一位前向信号;

第二拍:收端局接收和识别此前向信号,即回送第一位后向证实信号,它不 

仅证实已收到了前向信号,并向发端局提供信息,以决定下一次发

送什么前向信号;

第三拍:发端接收和识别到该后向信号后,立即停发前向信号。

第四拍:收端局识别出前向信号已停发后,立即停发后向信号。

当发端局识别后向信号已停发后,即可根据所收后向信号的要求,发送下一

位前向信号,开始下一个互控过程。

由于互控信号的任一端所发出的信号都是连续的,只有在对端接收器可靠地接收和识别完毕,并回送信号,再经本端接收器可靠地接收和识别对端回送的信号后,才停止发送。所以,互控方式的信号能适应于有不同响应时间和识别时间的各种接收器,它具有传输可靠,适应性较强等优点,但在两个交换局之间的一段电路上,互控方式的传送速度比脉冲方式的慢。欧洲采用的R2记发器信号和我国采用的记号发器信号均为互控带内多频编码信号方式。R2记发器信号的前向与后向信号均采用6中取2编码,有15种,后向信号采用4中取2编码,有6种。下面仅介绍我国多频记发器信号的编码。
 
 

1.2.3 我国多频互控记发器信号的编码

我国采用的多频互控记发器信号,前向信号用1380,1500,1620,1740,1860,1980Hz的高频群,按6中取2的编码,可组成15种信号。后向信号用1140,1020,900,780Hz的低频群,按4中取2编码,可组成6种信号。信号编码组合见表2.1。

表2.1 多频信号编码组合

码 

前 向 信 令 (Hz) 
后 向 信 令 (Hz) 
1380 
1500 
1620 
1740 
1860 
1980 
1140 
1020 
900 
780 
f0 
f1 
f2 
f4 
f7 
f11 
f0 
f1 
f2 
f4 
10 
11 
12 
13 
14 
15 
前向记发器信号包括数字0-9,用以表示主、被叫号码,数字11-15可用来表示测试连续呼叫、优先呼叫、控制卫星电路段数字等。在不同的应用场合或接续阶段,前向记发器信号有不同的含义,如在发端市话局 发端长话局的呼叫接续中,它还可用来表示主叫用户类别:用户待等级(普通、优先),计费种类(定期,立即,免费等),在接续的后阶段,又表示通信业务类别(电话、传真、数据),呼叫类别(市内呼叫、长途、半自动呼叫)等。

后向记发器信号是对前向记发器信号的控制和证实。例如,数码1表示要求发下一位号码,数码2表示要求从第一位发起;而当终端局收完被叫最后一位号码后,即回送A3信号。此后,后向记发器信号用来表示被叫用户状态,例如,数码1表示被叫空闲,数码4表示被叫用户忙或机键拥塞等。
 
 

1.2.4 记发器信号的传送方式 记发器信号经过多段电路时,其传送方式有三种:逐段转发方式、端到端方式和混合方式。

(1)逐段转发传送方式

逐段转发的记发器信号只在两个交换局间一段电路上进行传送,转接局记发器则必须接收上一局送来的全部数字信号,并向下一局转发必要的数字信号。现以长途自动接续为例,并设被叫用户在长途区号为27的城市,其市内电话号码为45561,且经过两个转接长话局,则其逐段转发过程如图2.2所示。

A局选到转接局8局时,A局记发器需向B局记发器发送长途全自动字冠“0”,长途区号27及被叫市话号码45561;B局收到该号码后,根据长途区号等进行选择,如所选下一局C局仍为转接局,B局向C局转发02745561全部号码,C局根据所收长途区号等选到终端长话局D局时,C局就向D转发被叫用户市话号码45561。

逐段转发传送方式的优点是:信号只经过一段电路传送,信号识别容易,对记发器的收、发码器和对电路的传输质量要求较低。但在多段电路上采用逐段转发传送方式,其信号传送速度较慢,转接局记发器被占用时间较长。R1和No.5脉冲式多频记发器信号采用逐段转发传送方式。
 
 

  1. 端到端传送方式

  2.  

     

所谓“端到端”传送方式,就是终端局记发器接收由发端局记发器沿转接局已接通之电路直接发来的信号;转接局记发器只接收用以选择路由数字信号,不转发任何信号,且在接通转接电路后立即释放;发端局记发器在信号传送过程中自始至终地工作。R2和我国互控式多频记发器信号通常采用端到端传送方式。现仍以上述长途自动接续的情况为例,用图2.3来表示端到端传送过程。图中A局选到转接局B局时,A局记发器向转接局B局发送用以选择路由的数字信号长途全自动字冠“0”,长途区号27,长途区号后一位4(区号后一位也用以选择接续路由,若主叫为普通用户,则区号后一位为市话号码第一位,作一般接续;若主叫类别为“优先呼叫”或测试呼叫,则区号后一位为相应的长途接续类别标志KC作优先呼叫接续,或作为其它相应的接续);转接局B局根据号码选择路由,若所选C局又是一个转接局,则B局在接通电路后,其记

发器就向A局回送后向信号(确切情见以后介绍的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要求A局记发器向C局从第一位发起,B局记发器随之释放;A局记发器向C局记发器发送用以选择路由的数字信号0274;C局根据所收号码,如选择到终端局D局,则在接通电路后,即向A局回送后向信号A1,要求A局向D局发送被叫市话号码45561;D局在接至被叫用户后,即向A局回送后向信号,A局记发器才释放。

端到端传送方式的优点是:在多段电路接续中,从全程来看,信号传送速度快,转接局记发器被占用时间较短,但信号经多段电路送,对记发器的收、发码器和电路传输质量要求较高。
 
 

  1. 混合方式

  2.  

     

在电话网大而复杂,有些电路的传输质量不高时,多频互控记发器信号若采用完全端到端传送方式,则将使信号传送不可靠;但若采用完全逐段转发方式,则全程传送信号速度将很慢,各转接局记发器和局间中继电路被占用时间将相当长。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一种所谓混合传送方式,原则上仍采用端到端传送方式,但当转接局所连接的两条电路中,只要有一条劣质电路(传输质量指标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电路),转接局的记发器就必须要求发端局(或上一局)的记发器向它发送全部数字信号,并向下一局转发必要的数字信号。混合方式不仅适用于长途电话网,也适用于本地电话网。例如,在大城市和郊区县组成的本地电话网中,局间中继电路损耗超过一定指标时,汇接局记发器就需转发信号。我国的带内多频编码记发器信号就采用这种混合方式。另外,还对长途自动接续作如下规定:不允许发端市话局记发器直接向转接长话局或终端长话局的记发器发送记发器信号,而必须由发端长话局记发器转发至转接长话局或终端长话局;也不允许转接长话局或发端长话局记发器直接向终端市话局记发器发送记发器信号,而必须由终端长话局记发器转发至终端市话局记发器。

然而,当终端市话局与终端长话局合为一个局(长市合一局,即T/LS局)时转接长话局或发端长话局可直接发送信号至终端市话局。
 
 

  1. 多频记发器信号的种类及基本含义

  2.  

     

多频记发器信号的基本含义如表2.4所示。

表2.4 记发器信号的基本含义

前向信号 
后向信号 
组别 
名称 
基本含义 
容 量 
组别 
名称 
基本含义 
容量 
KA 
主叫用户类别 
10/15 
A

号 

收码状态和接续状态的回控证实 
KC 
长途接续类别 
KE 
长市

接续类别

市内 

数字信号 
数字1~ 0 
10 
II 
KD 
发端呼叫

业务类别 

B

信号 

被叫用户

状态 

(1)前向I组信号前向I组信号由接续控制信号和数字信号组成。

1、KA信号

KA信号是发端市话局向发端长话局或发端国际局前向发送的主叫用户类别信号,KA信号提供本次接续的计费种类(定期、立即、免费)和用户等级(普通、优先)信息。这两种信息的相关组合用一位KA编码表示,因此,KA为组合类别信号,KA包括国内自动用户类别和国际自动用户类别,见表2.5。

 

2、KC信号

KC信号是长话局间前向发送的接续控制信号,它具有保证优先用户优先接通、控制卫星电路段数、完成指定呼叫及其它指定接续(如测试呼叫)的功能。 

KC信号的含义和对应关系如表2.6所示。

3、 KE信号

KE信号是终端长话局向终端市话局以及市话局间前向传送的接续控制信号(见表6.3)。长市间KE信号目前只设置“13”为测试呼叫。市话局间KE-11为备用。但以往市话网已使用该信号为经汇接局的接续标志,现纵横交换局仍可使用。新开的程控局则不启用汇接信号,而实行全收全发。

4、数字信号

前向I组信号中的“1~0”数字信号用来表示主叫用户号码、被叫区号和被叫用户号码。此外,发话端市话局向端长话局发送的“15”信号表示主叫用户号码终了。

表2.5 前向I组信号和后向A组信号的内容

前向I组信号 
后向A组信号 
KA

编码 

KA信号内容(包括KOA) 
KC

码 

KC信号内容 
KE

容 

KE信号内容 
数字信号 
A信号内容 
步进制市话局 纵横制、程控市话局(也包括准电子) 
KA 
KA 
KOA 

通 

定期 

通 

定期 

通 

定期 
A1:发下一位 
用户表,立即 
用户表,立即 
用户表,立即 
A2:由第一位发起 
打印机,立即 
打印机,立即 
打印机,立即 
A3:转至B信号 
备用 
备用 
备用 
A4:机键拥塞 
普通免费 
普通免费 
普通免费 
A5:空号 
备用 
备用 
备用 
A6:发KA和主叫 用户号码 
备用 
备用 
备用 
备用 
优先,定期 
优先,定期 
(郊话自动有权、长途自动无权) 
备用 
备用 
10 
(长郊自动无权) 
优先,免费 
优先,免费 
10 
11 
备用 
11 
备用 
11 
备用

(原为汇接) 

12 
12 
由ATME或TTMH 发起指定号码呼叫 
12 
备用 
13 
计划用于测试 
13 
测试呼叫 
13 
测试呼叫 
14 
备用 
14 
优先呼叫 
14 
备用 
15 
备用 
15 
已经过卫星电路 
15 
备用 
H TTM:中继测试模块

表2.6 KC信号的来源及含义

KC 信号编码 
来 源 及 含 义 
11 
备用 
12 
由ATME或TTM发起的指定电路呼叫 
13 
测试呼叫 
14 
优先呼叫 
15 
已经过卫星电路 

 

(2)后向A组信号

后向A组信号是前向I组信号的互控信号,起控制和证实前向I组信号的作用。

1、A1、A2、A6信号

这三种信号,统称发码位次控制信号,控制前向数字信号的发码位次。

2、A3信号


A3是转至B组信号的控制信号。在终端长话局 终端市话局接续中的市话端局的长途入局记发器中,或在市话接续中的多频入局记发器中,A3信号是互控信号。 




在全程全网中传递A3信号时,除终端长 市之间采用多频互控A3信号外,长 长,长途、国际全自动呼叫的发端市 长之间A3信号已不是互控制信号,而是采用多频脉冲形式(150+30ms)的A3信号。 

A3信号的互控和脉冲的各种情况如表2.7所示。

表2.7 A3信号的传送形式

局间类别 
A3形式 
市话局间 
互控 
终端长、市话局(程控、纵横制)间 
发端市、长话局间 
长途自动 
脉冲 
长途半自动 
互控 
发端市、国际局之间 
国际自动 
脉冲 
国际半自动 
互控 
长话局间(包括终端长话局为长市合一局) 
脉冲 

 

3、A4信号

这是接续尚未到达被叫用户之前遇忙,致使呼叫失败的信号,有前向信号的A4信号是互控信号,无前向信号的A4是(150+30ms)脉冲信号。

4、A5信号

这是接续尚未到达被叫之前,遇到空号(区号空号或局号空号)的信号,有前向信号的A5信号是互控信号,无前向信号的A5是(150+30ms)脉冲信号。收到A5信号的局,应接通话路,由发现空号的局送录音通知或空号音。
 
 

(3)前向II组信号(KD) KD信号是发端业务性质信号,作用由表2.8说明。程控市话局不接收长话强拆, 但接受长途半自动插入。
 
 
(4)后向B组信号(KB)

KB信号表示被叫用户状态信号,起证实前向II组信号和控制接续作用。

(5)信号内容及排列

1、前向I组信号和后向A组信号的内容和排列如表2.5所示。

2、前向II组信号和后向B组信号的内容和排列如表2.9所示。

表2.8 KD信号作用
 

KD编号 
发端呼叫业务类别 
KD信号的作用 
能否插入市话 
能否被长途话务员插入 
可 
否 
可 
否 
长途话务员半自动呼叫 
ü 
— 
— 
ü 
长途自动呼叫(电话通信或用户传真、用户数据通信) 
— 
ü 
—? 
ü 
市内电话(用户呼叫半自动话务员及国际半自动话务员) 
— 
ü 
ü 
— 
市内用户传真或用户数据通信及优先用户 
— 
ü 
— 
ü 
半自动核对主叫号码H 
— 
— 
— 
— 
测试呼叫 
— 
ü 
— 
ü 
? 半自动核对主叫号码的接续可插入用户呼叫半自动话务员的接续。

表2.9 前向II组信号和后向B组信号的内容和排列

前向II组信号

(KD) 

后向B组信号

(KB) 

KD编码 
KD信号内容 
KB编码 
KB信号内容 
长途接续时或测试接续时(当KD=1、2或6时) 
市话接续时

(当KD=3或4时) 

长途话务员半自动呼叫 
用于长途接续 
被叫用户空用 被叫用户空闲互不控制复原 
长途自动呼叫(电话通信或用户传真、用户数据通信) 
被叫用户“市忙” 
备用 
市内电话 
用于市内接续 
被叫用户“长忙” 
市内用户传真或用户数据通信 
机键拥塞 被叫用户忙或机键拥塞 
半自动证实主叫号码 
被叫用户为空号 被叫用户为空号 
测试呼叫 
备用 被叫用户空闲主叫控制复原 
  1. 局间多频记发器信号的发送顺序

  2.  

     

不同局间多频记发器信号的发送顺序并不相同,种类繁多,下面举几个典型例子来加以说明。为了便于说明发送顺序,下列各表中,以A3c表示多频互控的A3;信号A3p表示多频脉冲形式的A3信号。并以2位国家号码、2位区号和主被叫号各为6位为例来说明记发器信号的发送顺序。所用文字符号如表2.10所示。

(1) 本地网局间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

局间记发器信号采用端到端传送方式,根据信号配合要求及实际电路条件也可采用转发的方式

表2.10 局间多频记发器信号的文字符号

主被叫号码内容 
位长 
文字符号 
被叫国家号码 
1-3位 
1位:11

2位:1112

3位:111213 

被叫城市号码 
1-4位 
1位:X1

2位:X1X2

3位:X1X2X3

4位:X1X2X3X4 

主叫用户号码

(包括局号) 

5位 
P’A’B’C’D 
6位 
P’Q’A’B’C’D’ 
7位 
P’Q’R’A’B’C’D’ 
被叫用户号码

(包括局号) 

5位 
PABCD 
6位 
PQABCD 
7位 
PQRABCD 
各种业务台号码 
3位 
1X’X” 
国际呼叫对方国内号码 
n位 
S1,S2,S3……Sn 
1、分局间直达接续信号发送顺序

这里所说的分局也即端局。分局间(包括分局至汇接局和汇接局至汇接局)直达接续发送顺序如表2.11所示。

表2.11 分局间直达接续发送顺序

市话发端分局发前向信号 
AW 
KD 
市话发端分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A1 
A3c 
KB 
W 对某些万门以上的终端市话间,可发PABCD
 
 
表2.12 市话分局经汇按局(不转发)至分局的发送顺序(万门以下)
发端分局发前向信号 
KD 
第一汇接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A2 
第二汇接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A1 
终端分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A1 
A3c 
KB 
表2.13 市话分局经汇接局(不转发)至分局的发送顺序(万门以上)
发端分局发前向信号 
KD 
第一汇接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A2 
第二汇接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终端分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A1 
A1 
A3c 
KB 
W 对万门以上的终端市话分局,第二汇接局收到Q位后转发至终端市话分局而不发A1后 向信号,由终端市话分局发送互控的A1信号。

表2.14 市话分局经汇接局(转发)至分局的发送顺序(万门以上)

发端分局发前向信号 
KD 
第一汇接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A1 
A1 
A1 
A1 
A3c 
KB 
第一汇接局发前向信号 
KD 
第二汇接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A1 
终端分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A1 
A3c 
KB 
W 表中的发码关系是一种示例,第一汇按局开始发码的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延后。
 
 
  1. 汇接接续

  2.  

     

市话分局经汇接局至其它分局的接续,一般按“汇接局不转发”(即“端到端”)的方式传送记发器信号,对容量在万门以下的终端分局信号发送顺序如表6.10所示。对容量在万门以上的终端分局发送顺序如表2.13所示。
 
 
必要时(如汇接局选到劣质中继传输电路)需用“汇接局转发”的方式传送记发器信号时,其信号发送顺序如表2.14所示。 在发端分局和汇接局均为程控交换局的情况下,不向汇接局发汇接标志“H”。
 
 
(2)发端市话局对发端长话局 以国内自动呼叫和国际自动呼叫为例。
 
 
1、发端程控市话局直达发端程控长话局(国内全自动接续)

发端程控市话局直达发端程控长话局的国内全自动接续的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

如表2.15所示。

表2.15 发端程控市话局直达发端程控长话局国内全自动接续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

发端程控市话局发前向信号 
X1 
X2 
Ka 
P’ 
… 
D’ 
15 
KD 
发端程控长话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A1 
A6 
A1 
A1 
… 
A1 
A1 
A1 
A1 
A1 
A1 
A1 
A3p 
KB 

表中KD=2(长途自动呼叫)

2、发端程控市话局至发端程控长话局的国际全自动接续

发端程控市话局至发端程控长话局的国际全自动接续的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如表2.16所示。国际全自动呼叫接续情况下,A6发送的位置在收到国家号码后第三位。
 
 
表2.16 发端程控市话局至发端程控长话局国际全自动接续信号发送顺序
发端程控市话局发前向信号 
11 
12 
S1 
S2 
S3 
KA 
P’ 
… 
D’ 
15 
S4 
… 
Sn 
KD 
发端程控长话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A1 
A1 
A1 
A1 
A6 
A1 
A1 
… 
A1 
A1 
A1 
… 
A1 
A3p 
KB=1 

注:S1S2…Sn为终端国国内用户号码。

(3)长话局间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

长话局间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有两种情况,即“端到端”方式传送和按“混合”方式传送。

1、按“端到端”方式传送的顺序如表2.17所示。
 
 

表2.17 长话局间(端到端)信号发送顺序
发端长话局发前向信号 
X1 
X2 
W KC或P 
X1 
X2 
W KC或P 
KD 
第一转接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A1 
A2 
第二转接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A1 
W W 
终端长话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A1 
A1 
A1 
A1 
A1 
A3p 
KB 
W在普通用户使用普通话路进行通信时,由“P”位顶替KC的位置,当发端长话局对终端长话局发码时,继P位之后依次发送互控的“Q”位~“D”位。

W 处代表转接局收到前向信号(KC或P),不回送A1信号而将该前向信号引伸到下一交换局由下一交换局回送证实的A1信号。

2、按“混合”方式传送的顺序
 
 

普通用户使用普通话路进行通信时,由“P”位顶替KC的位置,继P位之后依次发送互控的“Q”位~“D”位。  (4)终端长话局直达终端市话局 终端长话局(国内或国际)直达终端市话局的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如表2.19所示。
 
 

表2.19 终端长话局直达程控、纵横终端市话局

终端长话局发前向信号 
KD 
终端市话局发后向信号 
A1 
A1 
A1 
A3c 
KB 

 

 

 



相关链接:
虚拟交换机(centrex) 2002-01-30
CENTREX业务的几种功能简介 2002-01-30
VoIP技术激活用户交换机市场 2002-01-30
企业网络两大趋势——如何升级传统PBX 2002-01-30
基于开放式标准的交换机 2002-01-30

分类信息:     技术_pbx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