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龄34岁、党员人数占比50%,这只42人的队伍,成员多次获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最美移动人、先进个人、云南省技术状元等荣誉称号……他们敢于挑战难题,用责任、情怀、创新、团结的精神,吹响工人的先锋号角。
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这个荣誉称号,即是肯定又是激励。网优中心将以“优质网络服务好人民、服务好社会”作为己任,牢牢守护网络质量生命线,为云南移动数智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创新求实 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高质量网络
从《双千兆深度覆盖低成本融合解决方案》,有效解决双千兆入户最后10米的无线与家宽资源互补的问题;到《基于极端随机树模型的网络问题根因分析方案》,融入IT化、智能化、数字化问题发掘手段,在2/3/4/5G大规模建设过程中提升客户感知;再到《风光绿能零碳5G方舱基站》,通过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两种技术深度融合,实现风能和太阳能高效利用,有效保障5G网络架构下通信基站电力需求,2022年,网优中心几乎拿下了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几乎所有有关创新的奖项:集团科技进步与业务服务创新一等奖、ICT中国创新奖、2021年集团公司在岗技术创新“十佳”奖、集团管理创新优秀奖。这支队伍既是公司应急通信保障的排头兵,更是科研战线上的冲锋者,有着源源不断的创新的动力。对于他们而言,创新首先是当之无愧责任。因为无线网络优化专业既面临网络的各种疑难杂症,又面对客户,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客户面临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公司才能打造出“以人民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其次,创新得益于公司的创新文化、土壤、激励政策以及团队的能力素质。这支队伍非常年轻,基本都是211院校毕业的研究生,有很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以及创新的意识斗志。目前公司搭建的专家人才体系,尤其是生产系统搭建体系非常适合这种技术型团队,也提供了很好的创新土壤。最后,在公司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网络的复杂性越来越高,这就倒逼网优中心必须改变传统的运维管理模式,向更现代化、智慧化的运维管理模式转型。例如,无线网以POI区域化为基础整体质量管理体系、弹性组网都是非常现代化、智能化的运维管理模式。
“网速慢、打游戏卡顿” “部分重要网页打不开”……记不清多少个寂静的深夜,会议室仍然灯火通明,此起彼伏的讨论声在走廊里回响,一个个难题就这样被攻破。经过千百次的反复操练、无数个日夜的科研攻关,质量创新与技能竞赛成为了无线优化中心的金字招牌。
“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创新就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只要立足本职工作,一点一滴去改善累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股股创新的涓涓细流汇聚起来,就会形成创新的汪洋大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新主体,都可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网优中心技术“小能手”,也是部门为数不多的女性专家“熹哥”周熹发自内心地说。
人才强企 打造责任、情怀、创新、团结的专家型团队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人才强企、人才强网”战略,无线优化中心在公司5G建设过程中勇当先锋,积极由传统CT型向DICT转型、推动复合人才培养,建立一支顺应5G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团队。
无线优化中心践行以打造一支有格局、有激情、有担当、有本领的无线铁军为目标,培养了一支“基础能力扎实、实战能力过硬、转型能力达标、管理能力具备”的专家型团队。2022年为全省各级单位培养无线专业人员521人,初级专家2人,省级岗位能手二级4人,省级岗位能手一级17人,有效支撑一线工作和攻坚战,同时输送到各专业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12人。
网优中心团队年轻人多,以技术男为主,成长的欲望非常强烈。为了更好地激发团队成员潜力,开展了团队文化建设,确定了责任、情怀、创新、团结的团队文化,并制定了团队和个人的改变之轮。在团队文化的牵引下,团队成员既有了不拘一格解决问题的创新意志,也有了甘为他人做奉献的精神,在解决本专业问题的同时帮助其他专业一起解决问题,融合协作的效率有效提升,助力公司降本增效。
用自己的火焰点燃别人的火把。“每半年我们都会展开组织一场‘头脑风暴’,每个人都会写下自己需要改变和提升的事项,立下个人和部门的‘小目标’,我们称之为‘改变之轮’。针对这些事项,同事间都会互相提醒、帮助对方解决问题。” 网优中心团队成员说。
攻坚克难 筑牢网络质量生命线
网络质量不仅是通信企业的生命线,更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生命线、满足百姓美好数字生活需求的生命线。如何在急难险重的紧要关头实现网络平稳运行、业务感知良好,无线优化中心总能在关键时刻迎难而上。
400多个日夜,建设开通5G基站6842个,日均投入建维人员1300余人,完成139个场景、23个网格的网络摸排和质量提升工作……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通信保障的主要参建方,用最快的速度和通畅的网络为大会的筹备递交了一份高质量答卷。这个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无线优化中心项目成员的不懈努力和倾力付出。
COP15期间,会场网络维护需24小时值守,参保人员要时刻关注现场指标,关注现场人流移动造成的潮汐效应,每个人日均步数在3万以上,吃饭也是随便对付两口,生怕设备出问题;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吃住在30米高的设备存储点,仅一个座位宽的夹层中,只能弯着腰走路;为解决滇池国际会展中心7号馆门展示区可能出现的网络拥塞,保障人员连夜赶赴现场,从现场查勘、方案制定、到施工开通经历时4个小时,在凌晨2点就完成了应急站点开通……
通信畅通的背后,是无线优化中心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凭借真抓实干啃下的一块块“硬骨头”,是无数云南移动人风雨兼程、担当作为,全力付出的结果。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网络部无线优化中心将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战略部署,继续加强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凝聚人才队伍,做好带头人,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传承下去,以网络领先为目标,为打造品质一流、安全高效的精品网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