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术>>>VoIP

防VoIP之川,岂能久乎?

2007/07/09

。。不久之前,某著名网站做了一次有关VoIP的民意调查。在参加测试的3000多名参与者当中,使用过网络电话和对于网络电话未来比较看好分别达到了65%和85%,但是有兴趣投资这个行业的则不到20%。反差如此巨大,实在令很多业内人士汗颜不止。

。。当微软、思科、Google等大批国际巨头纷纷将大笔资金投入VoIP,为抢占国际市场而拚斗地头破血流的时候;当地下ip话吧遍布街头,如燎原野火席卷全国的时候;当街头巷尾的书报亭都在出售打折的ip电话卡,曾经风光一时的ic电话已经几乎无人问津的时候。国内的网络电话市场却依然“风平浪静”,大多数业内企业依旧处于“嗷嗷待哺”的状态。造成这一幕的原因追根溯源起来,不得不承认运营商们的“功劳”是“首屈一指”的。

。。众所周知,我国对于VoIP的管制是相当严格的。信产部明文规定把IP电话业务列入基础电信业务范围,“只有具有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资格的六大运营商才能经营VoIP网络电话公司”。也就是说,除了六大运营商以外,其他所有经营网络电话都是非法行为。而对于VoIP,运营商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强力封杀的态度。这也难怪,一旦运营VoIP,运营商语音方面的利润肯定会极大下降,乃至于无钱可赚。不仅如此,他们还将面临大量合法的或不合法的宽带服务商的挑战,影响到他们网络运营成本。因此,一旦发现在自己的经营范围当中有人经营网络电话,运营商们必定会千方百计加以查找和封堵,同时和地方政府联手严加查处。而对于国家要求其进行有关VoIP的实验,则是百般推诿,一连几年没有丝毫结果。其中的态度,可见一斑。

。。然而,更有趣的现象发生在后面。虽然运营商们自己对于自己治下的VoIP穷追猛打,但是却经常用VoIP在别的运营商那里挖墙脚。上门出售ip电话卡之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各种虚拟运营商也比比皆是。即使是那些非法的ip话吧,背后也显然有运营商的影子在悄悄闪动。结果呢,统计分析表明,由于IP电话资费低于传统长途资费而造成的长途业务收入减收,2003年为373亿元,2004年达到519亿元,年减收增幅达39.2%;2005年更是增加到803亿元,年减收增幅达54.7%。固网运营商的行为并没能阻止自身话务利润的下降,反而造就了大量的黑话吧,严重扰乱了中国电信市场的秩序同时造成国有资产的巨额流失。至于某些运营商自导自演的欺诈行为,则更是影响了我国电信业的稳定和发展。

。。对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他父亲鲧一直用堵的办法治水,结果辛辛苦苦9年并没有任何效果;而他则是用疏导的办法,终于获得成功。防川如此,对于VoIP这类代表未来潮流的技术也当如此。虽然在近期,VoIP市场可能仍然会处于低谷。但大势所趋,它在中国蓬勃发展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运营商们与其咬紧牙关对抗到底,倒不如顺其自然,从中发掘自己的盈利方式和前途。毕竟,VoIP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语音技术,更重要的是它方便地集成智能以及进行多媒体业务的集成,能够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图象的传输,是将来全面多媒体业的基础。一旦能够优先加以掌控,就是握有了通向融合通信的钥匙。另外,VoIP的安全并不完善,还有大量的缺点和漏洞。在这方面,运营商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金矿。可以说,机遇在VoIP当中可以说无处不在。运营商们何苦单恋前景萎靡的固话市场,而不能转变思路,在VoIP上面开创出自己的新天地呢?

。。曾经有一位伟人说过,谁想阻挡新技术发展的车轮,都无异于螳臂当车。希望运营商们能够在对待VoIP的问题上都能够明白这一点,用更积极可行的办法对于行业进行领导。否则,防VoIP之川,岂能久乎?

中国通信网(www.c114.net)



相关链接:
VoIP是一种技术,是通信技术的必然方向 2007-07-09
Vonage宽带电话市场发展分析 2007-07-09
通信力2.0—北电统一通信体验中心观感 2007-07-09
从美国VON和CTIA Wireless看中国TMT行业发展方向 2007-07-06
英国电信VoIP业务引入策略剖析 2007-07-06

分类信息:     行业_电信_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