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让数字化企业无法拒绝Wi-Fi与IoT融合网络的三大理由

2020-01-06 14:12:14   作者: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机器人与人协同工作将成为未来各数字化企业的常态。在华为最新发布GIV 2025的十大未来技术预测中指出,每万名制造业员工将与103个机器人共同工作。
  不仅仅是制造行业,其它垂直行业也都在基于无线和IoT技术构建数字化的作业空间,例如,汽车行业的无线车载软件更新,能源和建筑行业基于IoT的预测性运维,医疗行业的远程监护,城市和公共事业的资产管理等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IoT,提升用户体验、改善运营效率,创建新的商业模式。Forrester在2019年最新发布的《Internet-Of-Things Heat Maps For Operational Excellence, 2019》报告中指出,“超过70%的企业已经或即将部署物联网和物联网应用,并且这样的诉求主要都来自于业务部门的需求,而并非IT部门的规划。”
  然而,当企业在决定建设物联网时,首先面临问题是选择什么无线技术。企业不同的生产场景下,对物联终端带宽、可靠性、传输距离、功耗的需求不同,具有不同特质的物联协议也极为丰富。根据传输距离的不同,大体分为两大类技术,LPWA(Low-power Wide Area)和LoWPAN(Low-power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ing)技术,前者适用于广域长距离覆盖场景,而后者更适用于企业的室内中短距离覆盖场景,这些技术包括,可用于米级精准定位的蓝牙、功耗低且能自组网的Zigbee、传输带宽大但功耗较大的Wi-Fi、超低功耗的RFID。他们的传输距离都在10厘米至200米不等。虽然大部分的LoWPAN使用了802.15.4标准,也就是说它们可部署在一个网关中,但有些物联网络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部署方式,一张张重复建设的物联网络也许会让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复杂性增高。我们认为,企业应该用一个开放的网络架构,可兼容多种物联网络的部署和管理,并且让它们相互不影响。
  我们认为,让Wi-Fi与IoT融合部署和管理,即在企业Wi-Fi的网络上承载多种LoWPAN协议有三个主要好处:
  节省建网成本。通过在AP上内置或外置IoT模块,可使Wi-Fi与IoT网络共用站址以及回传线路等网络基础设施,有效减少硬件重复投资和硬件安装工时,TCO可降低达50%。
  降低管理成本。在网络规划时,可以依靠Wi-Fi与IoT融合管理平台的智能分析能力,直观的规划多种采用相近频段的无线技术,避免频段干扰;在日常管理中,平台也可以及时发现多种无线技术之间的频段冲突与干扰。如果采用传统孤岛式的多个管理平台,只能在干扰影响业务后,由管理员逐个平台收集信息,再依靠人工综合分析与排查。
  发掘新的商机。在获得终端许可的情况下,将终端的位置、状态等数据整合并发送给业务平台,有助于产生更精准的消费者画像或行为分析,帮助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近几年受电子商务冲击,线下商场与超市纷纷加速向新零售转型。欧洲某大型连锁超市为提升购物体验与运营效率,在超市内通过Wi-Fi为顾客和员工提供导购、营销推送、日常办公等服务,同时通过基于RFID的电子标签实现远程批量更换价签、电子货架管理等数字运营能力。而这家超市在建网之初就采用了Wi-Fi与RFID网络融合建设的思路,通过在华为AirEngine AP内置RFID模块,并采用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了多种终端的融合接入与融合管理。据测算,仅在位于德国的一家门店,此项技术每年可节约价签更新费用(含人工费)3万7千美金,而这家超市也将在全球超过1万家门店逐步推广此项技术。
  除了新零售行业,华为还帮助了智能楼宇、物流、教育等诸多行业构建了一张融合Wi-Fi与IoT的网络,帮助他们创造出新的数字化服务。
  那企业客户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Wi-Fi和IoT融合的解决方案呢?我们推荐您阅读Forrester近期发布的针对无线LoPWAN市场的分析报告“The Forrester New WaveTM: Wireless Solutions,Q3 2019”华为的Wi-Fi和IoT融合无线方案被Forrester分析师Andre Kindness评价为:“Is the best fit for companies needing to use multiple wireless technologies(最适合需要使用多种无线技术的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CTI论坛无关。CTI论坛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专题

CTI论坛会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