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公用电话的发展将成为通信产业又一支生力军

2002-04-23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我国公话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随着我国电信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公用电话业务也有了迅速的发展。据了解,目前全国公用电话总数已达四百万部左右,其中IC卡公用电话的装机总数已超过130万部。在技术上,近十年里,我国公用电话经历了电话计费器、投币电话、磁卡电话、IC卡电话以及智能公话等多种形态,基本实现了从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方式的过渡。

  电话计费器是一种用于有人值守的公用电话装置,是最早在全国得到普及使用的公用电话设备,它的主要特点是投入少,业务发展方便。1995年,原邮电部发布了《集中管理公用电话计费器技术要求》,通过管理系统对电话计费器的资费实行集中管理,解决了在单机上可以修改资费引起的乱收费现象。这种有人值守方式对我国早期的公用电话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我国大约还有一百五十万部采用电话计费器的公用电话。

  磁卡公用电话是最早在我国使用的无人值守卡式公用电话,由于设备昂贵、磁卡防伪性能差、维修成本高难度大、资费修改不方便等原因,在我国的使用时间很短,数量也不太多。事实也证明这种方式不适合中国国情,现已被淘汰。

  1996年,原邮电部发布了《IC卡公用电话及管理系统技术要求》(红皮书),并开始大力发展IC卡公用电话。电话IC卡是一种带集成电路芯片的电话卡,话费余额存在芯片上,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漫游,使用十分方便。从1996年到现在,IC卡公用电话的装机量超过了130万部,共发行电话IC卡超过5亿张,销售额超过200亿元。IC卡公用电话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用电话也成为中国电信的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2001年,公用电话的收入占中国电信固定电话总收入的16%。

  由于IC卡公用电话在管理和结算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在防盗打方面也存在某些缺陷,部分省区市电信部门开始利用智能网的电话卡功能实现公用电话业务。采用IC卡电话机或专用电话机,自动发送记账电话卡(如201电话卡)上存储的账号和密码,使用者不用输入电话卡的账号,使用比较方便。

  长期以来,公用电话由中国电信独家经营,随着我国多运营商局面的形成,更多的运营公司开始对这一业务感兴趣,目前联通和铁通已开始积极进入公用通信领域。这些后起的电信营运企业均充分认识到,尽管随着公用电话数量的增加以及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公用电话的话费收入增长有所减缓,公用电话仍然是我国使用效率最高、收益最好的通信业务之一,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公用电话有哪些实现形式

  公用电话有多种实现形式,按计费方式可分为离线计费方式和在线计费方式,按使用方式可分为有人值守和无人值守方式,按支付方式分为单一支付方式和多种支付方式,按提供的通信服务内容可分为提供单一语音服务和提供多媒体、多业务服务。

  离线计费方式是由公用电话终端对通话时长和话费进行独立、立即的计时计费。这种方式要求终端存储完整的电话计费数据。电话计费器、投币电话、磁卡电话、IC卡电话都是采用离线计费方式。在线计费方式也称为平台计费方式,使用者身份认证不在终端完成而是终端首先与平台联络,由平台完成身份认证(如201卡的有效性认证)和计时、计费,用智能网的电话卡功能和其他计账卡方式实现的公用电话业务就是在线计费方式。使用信用卡打电话是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结合,用信用卡打电话时首先终端与平台联络,由平台认证使用者的信用卡是否有效,如果有效由终端计算并记录通话时长和话费。在线计费和离线计费各有其优缺点。在线计费方式有安全、准确、灵活的优点,终端可以比较简单、廉价;它的缺点是对平台要求比较高,占用资源而且当终端数量较大时响应速度可能会比较慢,如果要实现全国漫游,对通信网络和数据库方面投资会非常大。离线计费方式终端计时计费不依赖平台,反应速度比较快,全国漫游很容易实现,发展量没有限制;缺点是当电话资费频繁变化时资费修改不够及时(对管理水平的要求比较高),防盗打能力不强,终端的成本较高。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兼容型的终端是比较好的公用电话实现方式。

  有人值守的公用电话业务是本地电信营运商通过代理方式开展的公用电话业务,这种方式投资很小,发展比较方便,是公用通信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有人值守公用电话的代办户一般都只代理一两部公用电话,因此代办户的数量非常多,这使得电信运营商对有人值守公用电话服务质量的管理难度很大。

  公用电话是面对广大群众的公共通信工具,单一的支付方式显然会限制用户的使用。美国的投币式公用电话,亦可以接收多种信用卡付费,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是如此。提供多种付费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公用电话的使用效率,提高公用电话的效益,同时也能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公用通信主要是用于提供语音业务的,随着竞争的加剧,电话资费的下降,公用电话的收益呈现出边际递减效应。能够提供多种业务无疑能有效地改变这种局面,是公用通信的发展趋势。

如何发展公用电话

  如何看待我国的公用电话市场,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认真分析。随着电话普及率的提高和无线通信的迅速发展,从表面上看公用电话市场似乎受到很大的制约。美国、欧洲已经呈现出这种趋势。但我国的国情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在美国有二百多万部公用电话(以投币电话为主),差不多占美国人口的1%,而在我国各种形式的公用电话总量也不过300万部~400万部,我国人口众多,无论从公用电话占人口的比例还是与电话普及率相比来讲,发展潜力还很大。第二,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收入的分布呈橄榄形,有大量的中产阶级,使用移动电话对他们来说只是生活习惯问题,没有任何经济压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个人收入是明显的金字塔形结构,中低收入人群占全国人口的多数,这些不经常使用电话通信的人群将是公用电话的巨大的潜在用户。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人口的逐步城市化、交通和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这部分数量巨大的人群将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公用电话市场的现实用户,公用通信业务的发展应该说方兴未艾。

  公用电话是中国电信的一个重要的、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业务品种,应当充分提高已有的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公用电话业务的营运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成为各项通信业务中的聚宝盆。

  首先,应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熟的公用电话业务,加大对IC卡业务管理的工作力度。因为中国电信的IC卡公用电话的装机量已超过130万台,发卡数量超过5亿张,已经是一项成熟的业务,是中国电信的巨大资源。

  智能公话利用智能网的电话卡功能实现公用电话业务,目前,可以作为公用电话的一种补充形式,用于一些特定区域的场所,如:学校,大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今后的发展尚有很大的潜力。智能网提供电话卡业务本已是一项成熟的业务,在任何一部带双音多频拨号的普通电话上都可以使用智能电话卡打电话。除此之外,智能网还可以提供和开展很多新业务,因此,在智能网上实现通信量巨大的公用通信业务是否会影响智能网其他业务的发展还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

  其次,努力实现公用电话费用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公用电话是一种公用的通信工具,多种的支付方式可以使需要用公用电话的人能更方便地使用。

  再次,面临中国电信重组,应该尽快对现有的IC卡公用电话进行改造,发行带安全算法的IC卡,便于南北公司之间的结算,同时要使现有的IC卡电话适合智能网电话卡的自动拨号流程。通过使用带安全算法的新一代IC卡,使各省之间结算的及时率和准确率提高,使IC卡电话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最后,适时发展多媒体、多业务的公用通信业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长期以来,公用电话仅仅是满足人们语音通信的需求,应该让“公用电话”具有更多的功能,能够提供信息服务,电子支付,广告及电子邮件等业务,让普通老百姓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同时电信运营商也可以通过提供新的服务获得增值业务收入。通过增值业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最终用户形成一个价值链,增值业务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公用终端上发展增值业务实现比较容易,不需要大规模的投资,而且运营成本也比较低。与手机相比,公用终端的屏幕大,使用频度高,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大力发展能提供多业务的公用终端是公用通信服务的发展方向。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