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可谓是全球电信市场低迷中的一个亮点。运营商在业务收入、投资力度、网络建设、用户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这些成绩与运营商的信息化建设是分不开的。其中,业务系统建设就是电信运营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业务系统建设方面,电信网管、计费、客服等系统得到逐步完善。新业务的扩展促进了系统的新建和改造。2001年各大运营商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不同类型的计费系统建设与改造,这成为2001年电信运营市场项目建设的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2001年计费系统建设以业务纵向整合为特点。客服系统建设也有较大投入,建设重点在于客服接入号码的统一。虽然中国电信业呼叫中心比较成规模,但就经验而言,与国外运营商相比还有差距,呼叫中心管理、运营软件的成熟尚需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电信计费系统建设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的计费系统建设开始得较早,体系相对完善。2001年,无论是总公司还是省级分公司都有计费系统的建设或改造举措。中国电信提出了三级计费体系结构,即全国计费结算中心――省级/直辖市计费中心――本地网计费帐务中心。
中国移动:移动计费系统要求较强的稳定性、可靠性及较大的可扩展性。需要实现多业务计费,为IP、WAP、信息点播、预付费、缴费卡等业务提供一个稳固的计费、帐务、结算业务平台。中国移动计费系统的建设基本完成,并随着业务发展而逐渐扩展和进一步改造完善。
中国联通:在长途网计费方面,2001年中国联通与联想神州数码集成系统公司(原联想集成系统有限公司)签定“长途通信网计费管理及客户服务系统二期工程”开发项目;在CDMA计费方面,亚信科技为中国联通架设CDMA计费系统;在IP计费方面,中国联通启动IP电话清算系统工程。
网通:中国网通于2000年在北京、上海等14个城市开通IP电话业务,并已初步构成以北京、上海、广州为骨干节点的IP电话网,网通的IP计费系统初具规模。
吉通:吉通的IP计费系统建立得较早,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占领一定先机。2000年上半年,吉通成功实施了Portal软件公司专为IP电话市场开发的Infranet IPT实时用户管理和计费系统。2001年初,吉通公司与Portal软件公司再次合作,采用其Infranet平台作为吉通因特网服务业务统一的用户管理和计费平台。
铁通:铁通由于进入电信市场时间较短,在业务系统建设方面不如其他运营商完备,以前的老系统占了相当一部分。铁通的综合计费系统建设已于2001年7月下旬正式启动,该项目完成后,铁通将拥有亚洲最大、最先进的具有客户关系管理功能的网络计费系统。
2001年各运营商的重点计费系统建设请见(表1)。
表1 2001年电信运营商计费系统建设情况
相关阅读: 评论排行
推荐阅读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