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我国电信业的ARPU值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36%左右,并且正在逐年下降,这已成为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心头之痛。焦点:电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电信消费水平低是造成ARPU值偏低的主要原因,给我国的电信运营商造成了巨大的经营压力。难点:电信运营商如何保持在继续扩大用户规模的同时,提升ARPU值,将成为电信运营商最大的挑战之一。视点:把ARPU放在一个全球的高度进行横向比较,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可以更理性地看待我国电信业的发展。观点:要辩证看待ARPU,我国电信业ARPU与全球平均水平的巨大差距,显现出了我国电信消费水平的不足,同时也预示着中国电信市场有着极大的成长空间。
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值,即每用户平均贡献的电信业务收入。这是一个对于电信运营商至关重要的指标,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电信消费水平,同时也是决定一个电信运营商业绩的重要指标。虽然近年来电信业的发展依然还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我国电信业的ARPU值却在逐年下降,这已经严重困扰了我国电信业的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对ARPU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从全球的高度来辩证看待我国电信业ARPU现状。
我国电信业资费水平低ARPU值仅为全球平均值的36%
当然,不仅仅是中国电信业陷入了ARPU下降的困境,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ARPU的下降已经成为了各国电信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但如果把中国的ARPU值与全球电信ARPU值相较,或许我们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中国电信业,更理性的认识中国电信市场的现状。
从全球范围来看,1996年全球固定电话ARPU值为57.2美元,而2000年仅为39.52美元,预计2002年为30.64美元,几乎每年下降5美元,五年平均每年下降10%。而中国固定电话ARPU值从1997年开始,也开始了呈现了下降的趋势,1998年中国固话的ARPU值为103.9元,1999年为127.14元,2000年为95.18元,2001年为73.3元。三年平均每年下降8.6%。虽然,中国固话的ARPU下降幅度较全球平均值来的小,但中国固话ARPU值却不及全球平均值的三分之一。
全球移动通信用户的月均ARPU值从1996年的64美元下降到2000年的39美元,2001年下降到34美元,平均每年下降9.3%;而中国移动(香港)公司2000年上半年的ARPU值为247元,2001年上半年跌至158元,2001年下半年为145元。中国联通的ARPU值2000年上半年为138元,下半年为115元,2001年为92.5元。综合来看,中国移动通信用户的ARPU下降幅度大大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下降幅度超过了40%,并且中国移动通信的ARPU值还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如果把移动和固话综合起来比较计算,我们会发现我国的ARPU值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36%左右!
为什么中国的ARPU值与世界平均值会有这么大的差距?这是由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在此条件下的低资费水平造成的。电信消费水平从根本上讲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从各国电信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有一个规律,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时,电话普及率一般在20%左右。而目前,我国的电话用户已经达到3.75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为1.99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新增达到1.76亿户,并且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但目前我国的人均GDP还不及1000美元,可见我国的电信业已经取得了超前发展。我国的老百姓在人均GDP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就能够享受各种优质的电信服务。由于群众消费能力较低,低端用户群庞大,同时电信产业又关系到千家万户,国家出于普遍服务的考虑,对电信资费进行严格的控制,这就导致了我国电信资费保持着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以固定电话为例,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统计,1998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电话初装费平均为112美元,月租费为11.6美元,通话费为0.13美元,其中美国分别为44美元、19.9美元和0.09美元,日本为556美元、13.4美元和0.08美元;中下收入国家我国属于这一类电话初装费平均为133美元,月租费为4.8美元,通话费为0.05美元,其中印尼分别为203美元、7.2美元和0.04美元;全世界平均的电话初装费水平是109美元,月租费为6.9美元,通话费为0.09美元。而我国同期三项资费分别为107美元、1.9美元和0.01美元。从这些数字的比较可以看出,在1998年同期,我国的月租费还不及美国的1/10,世界平均水平的1/3,通话费仅为美国以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1%。去年,我国在取消电话初装费之后,更是进一步降低了电信资费水平。可见,我国的电信资费不仅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即使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既然,我国的电信资费如此之低,但为什么老百姓还是我国的电信资费如此敏感呢?这就说明了我国的经济水平还很低,即使是在资费很低的情况下,电信消费所占人均GDP的比重还很高,很多用户在装了电话之后,其实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消费水平,所以我国电信业的资费调整一直深受关注。我国的电信业的超前发展给广大用户带来了实惠,但同时也使我国的电信运营商承受着巨大的资费压力。
我们把ARPU放在一个全球的高度进行横向比较,并结合我国的经济水平,就可以更理性的看待我国的电信业发展。目前,我国电信用户的ARPU值是由我国的国民经济状况和电信资费水平所决定的。电信企业的效益不佳,也并非是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低下原因,我国的电信消费水平以及国家的资费政策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基于我国电信业现状,国家要给予电信企业一定的扶持,维持稳定的资费政策,以促进我国电信业的稳步发展。
进入微利时代电信业需要规模效益
基于目前我国ARPU偏值低并且逐年下降的现状,有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电信运营商的粗放型扩张造成的,甚至认为我国电信业已经进入了盲目扩张的误区。但如果结合我国的经济现状以及目前的电信资费水平,我们就会对此有更客观的认识。
首先,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因此,电信运营商只有依靠薄利多销,依靠用户规模的扩张来维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可以说,如果近几年没有电信用户的大规模扩展,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就不可能有现在的发展速度。
其次,电信运营商作为推进国家信息化的主体力量,它们除了追求利润之外,还肩负着电信普遍服务的艰巨使命。法律规定,每一个公民都有平等的享有基础通信的权利,消除“数字鸿沟”已经成为了电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使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电信运营商积极的发展用户群体不仅是一种经营策略,更是一个使命。
最后,从电信业本身的特点来看,也需要用户规模来支持。电信产业全程全网的特点决定了电信产业有着明显的规模效益的特点。因此,发展用户规模不仅有利于缩小数字鸿沟,提高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也提高了电信企业的规模效益。
ARPU逐年下降电信运营商经营风险增大
透过我国ARPU偏低,并且又在逐年下降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电信运营商的运营压力正在增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市场的竞争正在加剧,对于我国电信运营商而言,“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正在逐步增大。随着电信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电信市场早已经告别了一家独大的时代,“竞争”一词的涵义已经在中国电信市场得到了全面体现。从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的占有率来看,各大电信运营商的实力正在渐渐接近。截止6月底,中国移动的业务收入占有率为为38.3%,已经取代中国电信跃居第一,中国电信为32.6%,中国网通为16.8%,中国移动为38.3%,中国联通为11.2%,中国卫星为0.03%,铁通公司为1.1%。从以上数字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一家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收入占有率超过40%,这说明几大竞争主体的实力正在渐渐接近,同时也酝酿着下一轮更加激烈的竞争。
此外,替代性竞争的加剧也近一步降低了资费。长途电话一直是中国电信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但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目前,传统长途电话、IP电话与移动电话已经形成了“三分天下”的竞争局面,据统计,上半年全国长途通信通话总时长中,移动电话占28.1%,IP电话占34.3%,而传统的长途电话比重已下降为37.6%。IP电话的进入,已经把长途话费降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再加上IP电话卡的普遍打折,在某些长话优惠时段,IP长话的资费水平甚至已经接近市话通信手段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多元化,在为电信用户带来优惠的电信服务的同时,也直接导致了ARPU的下降。今年上半年,虽然电信用户新增了5000多万的电信用户,但国内长途业务的收入却出现了下滑,这对于以语音为主导业务的中国电信运营商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二、电信消费水平低,电信运营商的成本压力增大。
首先,电信业是一个高投入,成本回收期又很长的产业,随着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电信业的投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而由于我国的电信消费水平和电信资费都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在与其它发达国家的电信企业在投入等值的固定资产的情况下,我国的电信运营商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回收成本,同时资本折旧的成本也要大的多。
其次,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西部地区地处偏远,经济水平很低,这大大加大了电信运营商的投资成本,并且广大农村以及西部地区电信消费水平很低,电信运营商在短期内收回成本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今年上半年,我国的农话业务继续亏损,1-6月亏损额同比增长25.5%,达到6.4亿元。虽然在西部及广大农村地区的电信业务无利可图,但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又承担着电信普遍服务的义务,必须为这些地区提供电信服务。由此可见,我国电信运营商的成本压力有多大。
2001年我国电信行业全行业负债总额已达4000多亿元,负债率达40%以上,有的省已高达60%以上。电信运营商为了缓减来自成本的压力,不得不减小了固定投资的规模,今年上半年,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固定资产投资急剧下滑,今年1-5月电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较上年同期锐减31.7%为360亿元人民币,仅为去年同期的7成。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信业的投资风险将进一步增大,企业的固定产投资将更加谨慎和理性。
三、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信运营商承受着巨大的技术和创新压力。电信业是一个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产业,电信运营商必须紧跟住最先进的通信技术,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新技术在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商机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压力。因为,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都预示着巨大的风险,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信运营商很难对新技术采取观望的态度,因为,一旦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中落后,失去的将是未来的整个市场。以3G为例,虽然3G的前景并不明朗,但是世界各大电信运营商都为其投入了巨资,如今很多电信巨头都为此陷入了财务危机。宽带替代窄带成为主流的接入模式,已经成为业界人士的共识,但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的电信运营商为此而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对于我国的宽带运营商而言,它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由于我国的消费水平很低,即使我国的宽带接入价格要比、美国、欧洲等国的价格要低的很多,但是宽带用户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
差距也是潜力中国电信市场与国民经济共成长
的确,我国电信用户的ARPU值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电信消费水平的低下,也给我国的电信运营商造成了很大的经营压力,但这并不能说中国电信业的前景一片黑暗。我们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辩证看待ARPU,可以说差距就是潜力,中国电信市场是一个逐渐成长的市场,蕴藏着无限的商机。
首先,中国电信业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虽然目前我国的电信用户总数已经接近4亿,但我国的电话普及率还不高,依然有着很多潜在的用户群体。
其次,一个国家的电信消费水平与该国的国民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电信用户的消费需求受到收入水平的束缚,还没完全释放出来。一旦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他们的电信消费量将会得到很大的释放。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势头依然十分喜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电信用户的ARPU值将会稳步提升,而电信市场的成长将十分客观。可以简单的估算,假如每个电信用户每月增加10元的消费,以目前的用户规模来算,整个电信市场将一年将增加450个亿的业务收入!更何况,中国的用户规模还在不断增大。
最后,差距也是潜力,我国电信用户的ARPU值目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从我国经济的发展潜力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我国电信用户的ARPU至少还有60%的增长空间,这对于有着数亿用户群体的中国产业来说,其带来的业务增加值将是一个巨大数字。总之,电信业与国家经济水平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状况直接决定着电信用户的ARPU。因此,中国电信市场将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成长,只要国家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电信市场也将得以同步的增长。
在看到电信市场的巨大潜力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未来电信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残酷。因此,电信运营商应该脚踏实地,在继续发展用户的同时,不断创新,提升服务,切实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应避免恶性的价格战,维护整个电信市场的健康发展。此外电信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兴衰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要继续给予电信企业一定的扶持,给电信企业发放全业务电信牌照,鼓励电信企业推进业务的综合化,以实现多元化的业务收入。
新浪科技(tech.sina.com.cn)—通信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