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 文章精选 >
 首页 > 新闻 > 文章精选 >

AI you ready?之联络中心人工智能部署节奏议

2018-02-26 13:50:55   作者:尹徐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相信自不必说,2017年国内各大企业联络中心的经理们最为焦虑的是:是不是该上人工智能了?该上哪一种人工智能?该做什么准备?三板斧砍到技术部哪里...懵圈的工程师感叹:只有老司机,没有老IT,还是要继续学呀!
  人工智能现在已然成为一门显学,中国和美国借仗资本和人才的优势在AI领域的冒出很多黑科技。笔者不是AI工程师,不过有幸接触过这个行业里的专家,今天笔者借着节后阅读量小的时机斗胆进言,略微在联络中心/用户体验中心这个范畴里发挥一下。
  人工智能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它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含义和各个细分的领域。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为代表的理论籍由算法和数据的驱动,产生了第二次质的飞跃。算法的思想离不开数学的支持,数据的驱动则依托于信息爆炸的时代。AI在联络中心沾到边的应用领域有三块:
  1、模式识别
  2、自然语言理解NLP
  3、学习、预测与推理
  模式识别主要是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
  图像识别包括了很多子类,比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频识别、虹膜识别、文本识别OCR等。当然,文本识别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了,目前更多用在传真件e-fax的识别读取。联络中心使用图像识别主要是在前端完成客户核身,一般是在APP端或者固定Kiosk进行摄像头采集,依托于后台人工智能的图像比对方法来快速验证,比如XX证券APP开户或者贷款时校验客户本人,再比如银行的无人值守柜机VTM进行视频开卡等。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网上自行百度:眼纹验证、刷脸支付、活体检测等。不过我更推荐你们去看CCTV的节目《机智过人》,点击【阅读原文】可看。
  语音识别包括语言识别和声纹识别,实际上大部分联络中心的IT经理们都不陌生,ASR:Auto Speech Recognition这项技术在联络中心中使用,但是限于中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以至于综合识别成功率和用户体验考量,这项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挖掘细分场景。笔者前两天浦发银行的信用卡开卡,就被轻轻地问候了一下。系统自动外呼到我的手机,IVR播报完宣告语后,我努力用普通话回复“确认开卡”系统识别后自动挂机---当然一切自然是被录音做银监会呈堂证供的。声纹识别的难度更大,Voiceis Password。但是受制于GSM/WCDMA运营商网络的语音编码实际带宽和背景噪声的问题,银监貌似还迟迟没有开这个口子。在国外笔者接触过一些项目,也是对声纹识别后允许的操作受限,一般仅限于查询,交易类操作依然需要PIN或者SMS回钥。
  当然还有一种语音AI应用叫做语音智能合成技术,区别于传统的TTS:Text To Speech,系统让用户说一段话让机器学习后,后台就可以通过算法拟合出该用户说其他任意内容的人声,这个在联络中心中应该不会用上...
  再来看看NLP自然语言理解吧,这个才是联络中心里的重头戏。NLP由两种用法,分属聊天机器人和语义识别智能质检。先说聊天机器人吧,传统的网页聊天webchat或者APP/微信聊天,除了系统自动回复以外。人工智能的引入,可以通过NLP和搜索引擎对知识库进行全量检索,同时对用户的聊天框文本输入进行准确文本理解和上下文语境理解。根据我的观察:让聊天机器人变得聪明是需要“人工调教”的,并不是编撰人工预制脚本,而是每个企业的行业属性和知识库内容不同,联络中心语境下用户输入的理解准确度要求也不同,理论上是不存在通用版的机器人客服专员的,隔行如隔山,它们又不是天猫精灵...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可以值得挖掘和引申的地方,比如机器人的训练、人工的介入、知识库的监督学习、激励下的强化学习等,后面有专门文章阐述】
  另外一种NLP的用法是语义识别,首先联络中心有大量的录音数据,传统模式下用人工进行一定比率的抽检,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先全量转成文本,再通过NLP进行全量语义理解,这样就不仅仅是合规质检,还可以将通话内容与通话结果(NPS、成交量等)进行相关性分析,而且是大规模机器学习分析,向质检要效益!
  【某个人工智能峰会上听过一句话:数据就在那里,不挖就一堆存储垃圾,挖掘就有可能找到煤炭,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去挖,找到的就是黄金】
  其实我最心水的就是第三类人工智能在联络中心的应用,学习、预测和推理。或者称为智能的运维。联络中心基础设施有大量需要人力介入的地方,比如语音路由的编写、IVR菜单的排序、定期报表数据的整理清洗和投递、业务数据的整合与对接、排班系统的数据调整与优化等,这些才是人工智能大方异彩的地方。来一波硬广预告:G厂18年的重头戏就是Predictive Matching/Predictive Routing!都说我们的URS万能的路由,实际上还得靠万能的工程师来设定各种精妙绝伦的路由算法,而Predictive Matching的方式用AI的方式来思考路由的逻辑,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用户找到最适合并且在线的客服专员,这种表达是可以结构化的,人工智能强就强在结构化。
  综合来看,人工智能在联络中心的应用目前从炒作期逐步走向成熟,IT经理在考虑部署AI系统时,考虑得不仅仅是为了智能而AI。AI在前端的引入(识别和机器人)需要一些引导方式的论证和必要性的探讨,在后端(语义分析)的引入需要与运维团队协商出一致的运营目标。在中台(智能运维)需要在技术方案上进行细致的场景设计与测试。作为一名工程师,我认为可维护性、伸缩性和API才是评价AI的关键要素。
  人工智能的书好多,也好贵,而且看不懂...。可惜当初高数老师的十八米砍刀了。推荐你们看这本书:《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下次再聊。
  题外笑话:如果你们去招聘网站或搜索引擎,几年前IT公司同一个岗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写的是数据挖掘工程师,后来改成了大数据工程师,后来又改成了人工智能工程师,到2017年下半年不改成“数据科学家”就没人看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CTI论坛无关。CTI论坛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