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2014年,公有云的幽灵在中国游荡

2015-02-04 14:20:47   作者:   来源:商业伙伴   评论:0  点击:


  一个幽灵,公有云的幽灵,在中国游荡。为了从这个幽灵身上获益,一切和云计算相关的角色,云设备提供商和系统构建商、云服务部署商和运营商、云应用开发商和服务销售商,都参与进来了。

  有哪一家IT厂商会将自身与公有云划清界限呢?又有哪一个IT方案商会对此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呢?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 公有云已被IT行业的所有参与者公认为一种势力;

  2. 这是一个玩笑,但没人会真把它完全当作是个玩笑——如果IT方案商还没有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向房地产的话。

  不到两年时间,中国市场上空的公有云就已蔚为大观。Amazon Web Services、Windows Azure、IBM Softlayer、阿里云等都已就绪或基本就绪,准备大展拳脚。

  公有云已然在头顶飘荡,即便有各种原因,包括传统业务惯性的掣肘等,各类型方案商与服务商还是多少转移了一部分精力,去探讨公有云对现有客户的影响,并开始考虑如何在未来的业务中进行布局,以避免因一步踏空,而步步踏空。

  传统的IT生态系统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一个云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前文中提到的各类角色——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脱胎于传统的IT合作伙伴——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在与公有云的合作中保持或提升自身在客户端的价值,同时借此获益。

  或者可以说,现在已经是市场参与者放弃观望,认真考虑公有云将会怎样改变自身业务前景的时候了。

  但鸿沟依然横亘在眼前。

  即便对于终端用户,全新的计费模式和不稳定的价格体系都是值得需要多加权衡的内容,更不用说对于合作伙伴了——他们需要比较不同公有云提供商当下所给出的利润空间,更需要考量未来业务空间中,自身价值的得与失。

  要知道,公有云服务的粘性,将远高出传统IT软硬件平台对客户的粘性。未来,方案商在客户端,或将会丢失一部分费尽周章才争取到手的话语权。

  在重要的中端市场,合作伙伴或许不能左右客户将部分业务最终送上云端;但凭借行业内的经验积累,当客户考虑哪朵云更适合自己时,合作伙伴绝不会轻易放弃话语权。

  也正是因为这份话语权的存在,合作伙伴担负了比此前向客户推荐硬件系统时,更大的客户责任。在国外市场,IBM此前将数据从SCE迁移向Softlayer上时,一些合作伙伴就受到了来自客户的质疑。

  公有云提供商显然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去争取更多的合作伙伴,并打消部分合作伙伴的顾虑。

  在中国市场更是如此,手握客户资源的合作伙伴在解决本地化问题方面经验丰富,这将是公有云服务商聚云成雨、业务落地的重要依托。

  涉及公有云的合作政策已相继出台。IBM推出了“一步成云”,阿里云推出了“云合计划”,微软也建立了金银牌云合作伙伴认证体系等。

  尤其是阿里云,除明确提出寻找10000家合作伙伴的目标外,更是提出了产业收入重新分配的口号——负责应用创新的云服务商将获得整体收益的八成。

  互联网企业有免费的光荣传统,也有食言的顽疾陈疴。八成收益或不足为奇。甚至,如果有一天,公有云像打车软件那样撒钱揽客,也都无需惊诧。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徐志摩《偶然》)

  这当然又是一个玩笑。

  但毕竟,在企业级市场,争取合作伙伴,营建生态链,仅依靠当下利润分配的多寡还远远不够。技术实力、行业经验、增值赋能等此类诸多衡量传统IT生态链建设能力的圭臬,将依旧闪光。

  无论如何,IT合作伙伴今后的业务方向,在不同程度上都将受到公有云的影响。

  而对于公有云们而言,在这个将云未云的时节,云计算生态链建设的重要性,将远远超出传统IT生态链的建设。后者或可往复,前者则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还记得那年大明湖畔的eBay吗?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