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数据中心之间流量激增 引入互联网交换中心成趋势

2017-07-03 10:23:48   作者: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在传统互联网架构中,骨干网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连接各个ISP、ICP、CSP等,将互联网信息从信源传送到新宿,相当于互联网的主动脉。随着互联网流量的激增和方向的改变,传统的骨干网在流量传送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有专家认为,建立互联网交换中心已成趋势。
  蓝汛副总裁Yali Z.Liu:低效的交换模式影响客户体验
  传统的互联网架构中,ISP和ICP之间通常不建立对等互联,它们的信息都需要通过骨干网进行连接,骨干网的覆盖范围很广,一般为几十到几千公里。由于任何信息都要通过骨干网进行连接,因此传输时延和成本无形之中大大增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互联网的高效互通互联,2000年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开通国家级网络接入点(NAP,亦称为直连点),2014年又在成都、武汉、西安、沈阳、南京、重庆和郑州新增7个直连点。但是即便如此,这些直连点也并不能满足互联网连接的需要。
  “这些直连点仅服务于主要电信运营商间的连接,没有内容提供商接入,而且支付结算都是面向运营商。另外,直连点数量非常有限,两个大运营商骨干网间的流量可能需要通过非本地的至少一个国家级直连点实现交换。这种低效的模式不仅加重了直连点的负担,而且浪费中转带宽资源,影响用户体验。”蓝汛副总裁Yali Z.Liu表示。
\
  蓝汛副总裁Yali Z.Liu
  此外,中小运营商需要通过接入大运营商访问互联网,用户访问内容则需经过众多中间环节。这种传统接入法不仅费用高,而且会产生运营商网内及网间的多次跳转从而影响终端客户体验。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这样的不便性大大增加。据统计,目前数据中心之间的流量交换需求激增,因此如果依旧通过骨干网进行交换,那么将会加大网络拥堵,引起费用增加。
  互联网交换中心应运而生
  面对互联网流量从南北向到东西向转变的趋势,引入新的网络单元已成必然,互联网交换中心应运而生。Yali Z. Liu介绍,互联网交换中心的原理是使内容商与运营商接入同一平台进行互联,避免不必要的访问跳转及网间流量穿越,从而帮助企业降低带宽成本、提高速度,进而为广大的数据中心客户、宽带及移动互联网客户大幅度提高上网体验。
  据悉,目前全球已经有超600多个互联网交换中心,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地区。亚洲部分国家在十几年前开始建设互联网交换中心,近几年来互联网交换中心在非洲、拉美等地区也开始蓬勃发展。全球规模较大的互联网交换中心包括AMS-IX、LINX、DE-CIX、Equinix等。在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大潮中,互联网交换中心正担当日益重要的角色。
  在我国,互联网中心也已经萌芽,据悉,我国首家中立的互联网交换中心CHN-IX已经建成,可打通多种类型网络间的互联通道,实现“一点接入、多点连通”,减少流量绕转带来的性能和成本压力,大大提高用户访问互联网的速度与品质。
\
  CHN-IX所在的蓝汛集团首鸣数据中心园区
  对于效率提高程度,Yali Z. Liu用具体的数字进行了说明,比如在北京的用户访问陕西日报网站,没有接入CHN-IX时需要经过3个运营商,用18跳耗时50毫秒才能完成,接入之后,用户只需经过1个运营商、7跳、两毫秒即可完成。同时,访问网站的流畅程度也会显着提高。
  CHN-IX由阿姆斯特丹交换中心AMS-IX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其多年运营互联网交换中心的国际视角,将全球成熟的商业体系和交易经验带到中国,为中国互联网生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面向未来,随着互联网流量与日俱增,特别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包括视频直播点播、互动直播、即时通信,网络购物等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应用服务成为主流,内容提供商希望将丰富的内容高效快速地送达相关客户,而终端客户也希望实时获取相关内容。互联网交换中心满足了这一需求,将成未来互联网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