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拥抱变化、中信全闪存的“瘦身”之旅

2018-07-31 09:27:24   作者: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中信银行(China CITIC Bank,港交所 :0998 、上交所 :601998 ),为中国大陆第七大银行,是中信集团旗下最大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
  截止到2017年年报,中信银行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建设“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为发展愿景,经营业绩稳中有进,综合融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总资产达59310.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79%;净利润416.29亿元,较上年增长1.14%。总资产近6万亿元,是香港中资金融股的六行三保之一。
  中信银行IT架构
  从IT系统的整体架构看,中信银行包括核心业务系统、产品与交易系统、渠道类系统、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等几个大类。其中重要信息系统需支持两地三中心模式部署,保障业务连续性。
  当前中信银行IT系统基础设施主要以X86服务器及AIX小型机+高端存储承载数据库,以X86虚拟化+高端存储承载应用虚拟化平台,北京-西安两地三中心方式部署。
  闪存带来的变革
  闪存带给存储行业的不仅仅是性能的飞跃,还包括可靠性和机房空间的改善。
  出于性能的考虑,以往存储设备配置大量小容量机械硬盘,以大量机械硬盘的堆叠,保障整体IOPS的达成,进而保障业务性能体验。
  如今采用全闪存寸存储,SSD单盘可到达万级IOPS,是HDD机械硬盘性能的一百倍 ;用全闪存替换传统阵列,在性能高速提升的同时,还能带来客户TCO的节省。
  举个例子:一套500TB的传统阵列需要占用四个机柜168U的空间; 而以3.6TB容量SSD替代600GB/300GB容量硬盘计算,仅需不到1个机柜,32U的空间就可达到更高的性能要求,同容量下机柜空间减少80%以上,功耗下降50%以上。
  中信银行IT存储痛点
  中信银行2016年之前,存储主要采用HDD机械盘, 随着业务系统对存储性能、容量要求越来越高,HDD逐渐凸显出一些瓶颈, 主要体现在占地面积、性能不足、功耗大、故障率高等问题。
  解决之道:全闪存存储解决方案
  随着闪存介质出现,中信银行积极拥抱新技术, 展开充分调研, 于2016年开始在生产系统开始使用全闪存, 于2017年规模应用全闪存, 解决占地、性能、 功耗、HDD高故障率等问题,并取得显着效果。同容量空间节省 80%,功耗节省50%以上,从实际应用来看, 性能提升5~10倍。
  华为18500 FV3 全闪存存储,从2016年开始在中信现网稳定运行,2017年规模应用于中信银行,其先进的raid 2.0+ 技术,提供单盘 30分钟重构速度, 比传统阵列单盘重构时间快10倍,这让中信银行有信心应用3.6T SSD大盘, 在保障业务可靠性的同时,进一步节省空间及能耗。
  同时中信银行保持了多年的两地三中心模式,部署模式为主中心-同城灾备-异地灾备。采用应用容灾与存储容灾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当前华为全闪存主要应用于中信银行数据库系统、虚拟化平台、BI系统,需要配合中信银行高可用方案。
  在数据库系统
  华为 18500F V3闪存DB2数据库容灾结合搭建两地三中心架构,保障数据连续性。实现同城RPO = 0; RTO < 30分钟的容灾能力,闪存的高性能也使数据库同步复制整体的时延更可控, 降低同城容灾对生产中心业务性能的影响。
  在虚拟化平台
  中信银行采用多中心AA部署, 虚拟化通过多中心部署天然冗余,并提供AA能力。闪存的高性能有效降低业务在web/APP层的处理市场, 提升整体业务端到端性能。
  拥抱变化,率先向全闪存转型。中信银行得以在从容应对业务增长带来的性能要求同时, 实现了机房空间80%节省、电力50%节省。通过这一趟“瘦身之旅”,中信银行机房用更苗条的身段,不仅给业务带来了5~10倍更快的体验,还通过华为闪存在设备级和方案级高可靠的设计,为客户业务提供了更安全稳定的数据存储环境,使得中信银行科技之路得以稳步,有序,保持先进地踏入全闪存领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CTI论坛无关。CTI论坛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