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5G变革需要自动化保障:性能问题严峻,相应对策解读

2019-07-04 15:49:59   作者:Ross Cassan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利用主动/被动保障改进故障隔离
  当网络中的某个地方出问题时,我们通常称之为“事件”或“缺陷”,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危害,毕竟只是发生了一些“事件”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是吗?但出于某种原因,客户并不会如此看待问题。服务遭受的一次小干扰或不怎么好的体验都可能让客户存疑。随着5G带来爆炸性的需求、更高的客户期待以及更甚于从前的复杂性,挑战只会变得越来越严峻。那么,您又如何确保自己能够准确捕捉性能问题,并在问题升级成危机之前排除缺陷隐患呢?
  希望您通过我们的“5G变革需要自动化保障”系列连载与我们共同踏上探索的旅程,并共同理解5G所带来的挑战以及一些有效的全新测试方法,如:自动化保障、5G网络切片的质量监控,以及自动化变化管理等。现在,我们将了解一下可以帮助运营商探测和隔离自动化网络中各类缺陷的多种方法。
  自动化保障的两种模式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自动化保障,此篇会讲解另外层面的细节。自动化保障包含两个主要的虚拟化保障功能类别:主动保障和被动保障。从设计上来说,两个类别的虚拟化功能都能与网络无缝集成(即编排),实现缺陷探测和解决过程的自动化。先来了解每种方法的优点和弱点,以及为什么两种方法对于5G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被动保障
  是确认网络健康情况的传统方法。虚拟和物理网络功能、DPI(深层包检测)探测器和协议探测器可以被动监控网络中的信令和用户流量,而被动保障正是通过它们来采集遥测数据。我们还可以从其它的用户数据源采集数据,例如向运营商通报用户状态及使用网络情况的记账记录等。
  优点:被动保障会从所有使用服务的运营商客户那里采集数据。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确定有多少客户受到了问题的影响。由于此方法要处理海量的数据,因此最适合探测关联统计数据所指示的问题,这些数据来自多种数据源,如信令流量、用户层分组报头和网络组件计数器等。当某项新功能、切片或服务已经启动,而流量水平仍保持最低水平时,被动保障最能发挥自身的效力。
  局限性:被动保障能够为探测重大问题提供有价值的深入认知。但网络的真实使用情况千差万别,网络或服务性能中的微小变化都可能源于出现差异的流量水平、地理流量分布中的变化,或是所用应用组合的差别。这些微小的性能变化也可能源于一些其它的网络缺陷,而这些缺陷在被动保障所依赖的关联高级别数据中并未显现出来,直到升级为严重问题时才可能为人所知。
  由于被动保障的安装和分析过程都非常昂贵,运营商需要权衡将监控功能布置在何处,通常是将探测器部署在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中。如果想在任何时间对所有的流量、网络中的所有部署进行监控,则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当问题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发生时,运营商可能并没有将问题的所在点涵盖在内。
  要想准确地体会真实的用户体验,仅依靠信令和统计数据并非完全不可能,但却非常困难。例如,如果只收集网络核心数据,无法准确理解客户在遥远端点处的真实体验。
  更重要的是,被动保障依靠的是网络和服务使用时生成的数据。正如其名,它是“被动”的,只会等到客户使用网络时才能发挥作用,在用户创建流量前的启动阶段,或对于那些关键且始终在线但大多处于非活动状态的服务(如物联网警报和公共安全网络),此方法并不是很有帮助。
  主动保障
  是被动保障的一种完美补充。主动保障也被称为主动测试,它包含一个主动保障控制器和一些虚拟测试代理(VTA)。在控制器的指导下,这些VTA可以仿真出网络的某些部分、终端用户设备和具体应用的使用情况,创建出少量合成流量并将其注入网络中。这些合成流量使主动保障系统能够在网络中不存在实际用户流量的情况下对网络的性能进行评估。因此,当您首次启动某项功能,希望确保公共安全网络的正确运行,或者需要隔离某项复杂的问题时,主动保障便是最理解的选择。
  在使用主动保障时,可以向网络中嵌入已知数量的合成流量,可以容易地测量端点输出的流量。还记得吗?我们已经知道用户流量变化多端的特性会导致不确定性,其中的微小性能波动既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真实问题的前兆。通过向网络中嵌入已知流量,主动保障便可以帮助执行基准测试,并在一定的时间里对性能的精细变化加以跟踪,将正常的变化与重大问题区分开。
  此外,我们可以将VTA实例化到网络中的某个特定部分中运行测试,然后取消该代理的实例。整个过程都非常简单且成本效益极高。VTA可以嵌入网络中的任意位置,可以在不同的位置执行类似的测试。通过VTA的连续运行,确保关键链路和服务的可用性和性能水平。
  由于使用的是已知合成流量,主动保障不仅可以帮助运营商查找复杂的问题,还可以提供用户层性能的完整可视性,以及客户真实的端对端服务体验,而这在被动保障中都是无法想象的。
  • 在网络搭建完成并开始运行时对性能进行监控
  • 跟踪包含连贯流量流的服务和链路
  • 探测重大问题并确定有多少用户受到了影响
  • 查找网络中高优先级部分的问题
  主动保障为被动保障提供补充:
  • 在客户使用开始之前对启动后的性能加以评估
  • 连续检查关键服务和链路,如:物联网警报传感器、冗余网络链路或公共安全网络,无需考虑使用水平如何
  • 以前瞻方式查明微小问题,防止升级为重大问题
  • 获得用户端对端性能和服务体验的完整可视性
  • 在网络中任意部分查找复杂的问题,采用虚拟化方式并注入流量
  • 性能挑战不断增长,测试工具持续更新
  的确,网络自动化、5G,以及饥渴的消费者使用的高带宽占用的数据密集型应用都使数据需求如滚雪球般地增长,对业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深思熟虑的组合方式使用被动保障和主动保障,运营商可以确保自己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兑现高质量体验的承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CTI论坛无关。CTI论坛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专题

CTI论坛会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