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邀请了来自科研院校、交警部门、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的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与优秀解决方案应用实践,共同探讨交管信息化发展及业务创新的方向与方法。
科技创新服务交管业务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俞春俊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俞春俊在致辞中指出,以科技为依托,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管理等多种手段,破解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难题,这是推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和发展,5G、物联网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新月异,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也为交通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和广阔前景。
做智慧交管使能者,
打造智慧交管“黑土地”

华为中国地区部副总裁 王波
华为中国地区部副总裁王波在致辞中分享了华为ICT业务战略的变化和进展。未来的智能世界,联接和计算缺一不可。在今年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宣布全面开启计算战略,基于“鲲鹏+昇腾”双引擎,坚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致力构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平台底座和生机勃勃的计算产业生态。
在交管领域,华为已服务于100多个地市,规模应用于交警集成指挥平台、大数据研判平台、交通综合治理服务平台等系统。华为坚持“平台+AI+生态”战略,为合作伙伴提供ICT基础平台和AI能力,做智慧交管使能者,打造智慧交管“黑土地”,全面支撑以交管客户为中心的算法、应用、服务生态的构建。
迈向交通强国的交管创新之路

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 马万经教授
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马万经教授在《迈向交通强国的交管创新之路》的分享中,以道路交通控制系统为例,探讨如何开辟一条交管创新之路。
马教授介绍了SCATS、SCOOT、OPAC等国际主流的交通控制系统,强调交管创新一定要善于借鉴“他山之石”,与本土交通发展特色相结合。马教授提出“两个基础、两个资源、两个核心”的交管创新六要点。“两个基础”是交通设计和交通行为;“两个资源”包含新数据和新途径;“两个核心”指高效的方法和专业的队伍。
技术创新,携手共赢,
助力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设

北京易华录数据应用产品线副总经理 王保才
北京易华录数据应用产品线副总经理王保才分享了双方的联合解决方案,以及在数据湖和传统交通行业的项目案例。
基于华为数字化底座,结合易华录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和算法平台的能力,通过融合交通感知数据、浮动车数据、视频数据、互联网数据等,建设了统一的交通信息资源库,并基于此构建数百种业务专题模型,实现了对交通态势的感知、发现、分析、评价,以及对交通安全隐患的分析挖掘和实时预警,构建了面向情指勤督、数据魔方、全息画像、重点对象、隐患挖掘等多个场景的交管行业实战应用。
双方自合作以来,先后在接处警效率提升、车流监控疏导、驾驶行为监测预警等领域建设成效显着,提升了城市交通出行效率,持续改善交通出行安全和体验。
端侧视频交通全息数据解决方案创新与实践

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视频AI产品总监 张东海
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视频AI产品总监张东海分享了“端侧视频交通全息数据解决方案创新与实践”。
基于华为SDC智能摄像机强大的前端算力,端侧视频交通全息数据解决方案具有两大特点“All in one, All in AI”。“ All in one”是指将人、车、物、事件,等一系列相关要素的感知,全部集成到一台摄像机内。“All in AI”是指将各个功能算法检测、目标跟踪、行为识别等算法全部用AI来实现。方案覆盖四大场景:违法数据检测、交通参数采集、交通事件检测、结构化数据提取,做到了全息感知。
深圳城市交通管控创新实践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交通信控研发主任 李林
深圳一直致力于打造成为交通管理最安全、最智慧、最法制、最文明、最畅通的世界级城市。每日千万级人次出行、百万级机动车在网运行,带来的交通管控压力巨大。深圳一直重视智慧交管建设,尤其在精细化交通管控方面敢于尝试、大胆创新。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交通信控研发主任李林从数据驱动精研信号管控、智慧升级突破效能瓶颈、集成协同助力主动调控三个方面介绍了深圳近年来的交通管控创新实践,同时也重点介绍了跟华为智慧交管方案的联合落地情况及显着效果。
安徽池州交管集成指挥平台应用实践

安徽省池州市交警支队 陈广柱
安徽省池州市交警支队陈广柱分享了池州支队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切换到华为交通数字化底座的实践。池州市交警支队的集成指挥平台每日记录池州市400万条过车记录,为池州交警的日常交通管理工作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今年来由于数据量持续增加,原来的系统反应慢经常出现崩溃情况。
经支队领导和专家的规划和支持下,集成指挥平台业务成功迁移至TaiShan服务器及FusionInsight大数据平台,通过不落盘传送,数据过边界请求式获取图片创新。迁移完成后,整体性能得到极大提升,稽查业务保持到1~5秒响应时间,5秒响应只出现在危化品车辆业务上待优化。系统这段时间的持续稳定运行,有力支持了支队的业务。
云智融合,共赴智慧交管新时代

华为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总经理 方海林
华为Cloud & AI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总经理方海林分别从交管信息化现状和挑战、交管信息化建设框架、华为交管解决方案和实践三个方面介绍了华为信息技术创新助力交管技术的情况。
方海林认为,目前交管信息化建设存在感知信息量低、应用孤岛严重、数据利用率低等三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华为提出交管的建设重点要加强AI建设、数据建设(数据汇聚及碰撞挖掘)、自动化建设提升交管信息化能力。
本次也重点介绍了华为一横三纵的智慧新交管方案,一横即华为TrafficOne交通数字化底座,包括计算平台、云、AI平台、视图平台、数据平台等模块,通过在TrafficOne上的算法应用市场,能支持第三方算法和应用的快速引入、测试、试点、部署,通过AI平台及扩张出的边缘云平台的可就近支持支队、大队的边缘解析,加强感知的智能化。通过数据平台接入、汇聚、处理交管、公安、交通企业及社会等数据同时定义了一套数据接入、建设、共享标准,能实现数据的全量汇聚与持续引入;三大应用则包含一体化指挥、TrafficGo交通智能体和智能非现场执法。其中TrafficGO交通智能体提供感知、认知、诊断、优化、评价服务,通过这些服务可持续对交管问题进行分析优化,持续提升交管水平。
华为智慧新交管方案通过从芯片、整机、OS到云的全栈创新,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并高效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