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构建低代码双平台,用友打造企业服务领域商业创新的抖音?

2021-08-12 16:21:16   作者: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用友加码低代码开发,不仅将进一步增强自身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加速用友网络平台生态战略的落地,还将进一步做强做大企业级市场的开发者生态,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更多可能。
  在消费者市场,苹果公司应用商店(App Store)无疑是最成功、最活跃的应用市场之一,现可提供180万款应用,每周有来自175个国家的超过5亿用户访问应用商店。日益庞大的生态系统也为苹果公司带来了不菲的业绩,在2020年,苹果应用商店创下了6430亿美元的帐单与销售额,相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4%。
  对比消费者市场的苹果应用商店,企业级市场一直缺乏一个类似的开发者生态。究其原因,企业级应用的开发门槛高、难度大是关键制约因素之一,缺乏爆款应用,企业应用的热情不高,在这样一个循环下,企业级市场的开发者生态一直不温不火。
  在国外,Salesforce正在试图打破这一局面,Salesforce Lightning通过提供一套用于构建业务应用程序的工具,允许开发人员使用自定义组件和标准组件来构建应用程序。在国内,用友网络也在不久前宣布全资收购柚子(北京)移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称“APICloud”),通过构建YonBuilder+APICloud的低代码双平台,支撑企业服务开发者的各类应用开发需求。
  近年来,低代码作为一种快速开发的方式,正在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笔者认为,在这一趋势下,用友加码低代码开发,不仅将进一步增强自身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加速用友网络平台生态战略的落地,还将进一步做强做大企业级市场的开发者生态,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更多可能。
  
  低代码崛起企业级市场再迎新变数
  2018年,西门子收购Mendix、独角兽企业Outsystems获得1.5亿美元融资,让低代码市场一下子成为全球焦点;由于低代码可以让开发者无需编码或通过少量代码就可以实现某种功能,也得到了众多开发者的青睐。
  2020年,受疫情影响,远程开发的激增进一步推动了低代码的普及;同时,来自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的增强,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低代码开发带来的便利性: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企业个性化的定制开发需求不断增长,IT部门必须大幅提高应用交付速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低代码开发的普及。
  根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2021年全球低代码开发技术市场将达到138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22.6%。到2024年,所有应用程序开发活动当中的65%将通过低代码的方式完成,75%的大型企业将使用至少四种低代码开发工具进行应用开发。
  在中国,低代码的市场格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软件厂商、互联网厂商和创新平台厂商。《2021中国低代码市场报告》将中国低代码市场的玩家分为三类:互联网厂商、软件厂商以及创新平台商。相比较而言,互联网厂商和创新平台厂商都比较擅长前端轻应用的开发,而软件厂商更擅长后端重应用的开发。
  从某种程度上说,低代码的崛起,为企业级市场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谁能够构建起类似苹果应用商店的企业级开发生态,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因此,作为软件厂商的代表,用友网络近年来也在持续发力低代码领域,2020年,用友网络低代码开发平台YonBuilder的发布,正式吹响了公司全面进军低代码市场的号角;今年,用友网络通过收购APICloud,再度加码低代码市场。
  在我看来,同样都是低代码开发平台,APICloud是创新平台厂商的代表,而YonBuilder则是软件厂商的代表,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两者的结合有望产生“1+1>N”的效果。正如用友集团副总裁、云市场事业部总经理傅毅所说,YonBuilder与APICloud的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可以进一步加速用友网络平台生态战略的落地,并为生态伙伴和企业客户提供更好的低代码开发服务。
  
  构建低代码双平台全面满足企业开发需求
  过去,在中国低代码市场,并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既满足前端轻应用开发,又能够满足后端重应用开发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如今,用友网络通过YonBuilder+APICloud的低代码双平台,为低代码开发带来了一种全新可能。
  据了解,用友YonBuilder低代码开发平台依托用友多年技术沉淀,以云原生、多租户、模型驱动为基础技术,面向包括原厂开发、ISV开发、本地化开发、企业自建、个人开发者在内的全生态,提供无代码和低代码的可视化开发能力,实现快速、简单的应用构建,有效降低技术门槛,大大提高产品交付效率,让企业低成本、便捷地实现商业创新。
  而APICloud则可以为企业提供移动端业务快速落地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iOS、Android原生App、小程序、Html5(SPA)等多端应用的开发生成,同时将需求梳理、UE/UI设计、前端开发、后端开发等环节紧密衔接,通过低代码工具链实现全流程敏捷开发。
  由此可以看出,YonBuilder平台可支持开发者无代码可视化应用构建,及专业开发人员低代码高效率应用开发;APICloud平台则面向移动端低代码开发,助力企业轻松应对创新型数字化挑战。
  笔者认为,两者一前一后,既能满足企业开发前端轻应用的需求,又能满足企业开发后端重应用的需求;不仅如此,YonBuilder与APICloud在开发者生态上也具备很强的互补性。众所周知,用友网络数十年来一直聚焦在企业服务市场,对企业复杂应用开发有着深厚积累,而APICloud自成立以来,就定位为“云端一体”的移动应用云服务提供商,聚集了大量的移动开发者。
  正如用友集团副总裁、生态技术部总经理邹达所说,通过加速推进YonBuilder与APICloud的融合、产品技术和开发者生态的充分融合,用友将打造一个统一标准的通用型低代码开发平台,支撑企业服务开发者的全场景应用开发需求。
  激活开发者生态让商业创新如抖音一样便捷
  在我看来,用友通过YonBuilder与APICloud的融合,给业界带来的不仅是一个覆盖企业全场景应用开发的通用平台;而是这为整个开发者生态提供了一个切入企业应用开发的入口,为未来企业应用市场的爆发带来了新机遇。
  傅毅也强调,在YonBuilder与APICloud整合之后,可以给开发者生态带来四大助力:首先,用友云生态已经发展上百家ISV融合伙伴和优选伙伴,这些伙伴的产品已经完成与用友BIP平台的融合,或者直接基于用友YonBuilder平台开发,而APICloud则有近千家伙伴,以及上百万个人开发者,两者的融合可以加速平台原生开发的井喷。
  其次,YonBuilder+APICloud的低代码双平台组合,可以实现前后端的一体化开发,让那些专注于大型、复杂企业应用的伙伴,可以进一步提升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尤其是移动端的应用开发更是如此。
  第三,用友网络已经服务超过600万家客户,这些客户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开发需求,YonBuilder+APICloud低代码双平台致力于企业服务领域的开发者参与其中,共同提升企业服务能力。
  第四,YonBuilder和APICloud的整合,对于一些自身有开发能力的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借助低代码双平台,基于自身已有的应用进行个性化开发,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应用创新需求。
  综上所述,YonBuilder和APICloud结合,将在企业服务市场催生出一个类似抖音的商业创新平台:让任何一个参与其中的开发者,都可以很便捷地调用平台上的工具和应用,实现敏捷开发,进而快速参与到商业创新中来,并实现开发、推广、变现的商业闭环。
  事实上,用友网络不仅有YonBuilder和APICloud的低代码双平台组合,还有面向成长型企业商业创新平台YonSuite和企业数智化办公的统一入口友空间,既能满足企业对于敏捷、灵活、随需而变的强烈需求,又能为企业提供全场景SaaS服务的入口,真正实现让“企业服务都在这”。
  在低代码赛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市场必将进入“优胜劣汰”的新阶段。而用友网络凭借YonBuilder+APICloud、YonSuite和友空间等的组合,已经具备了“平台+技术+生态能力+业务驱动”的综合实力,这样一来,用友网络既实现了企业应用开发、推广、变现的商业闭环,又能够给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全方位的商业创新服务,从而稳居低代码赛道第一梯队。
  用友YonBIP
  用友商业创新平台 YonBIP(Yonyou Business Innovation Platform),是用友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按照云原生(含微服务)、元数据驱动、中台化和数用分离的架构设计,涵盖平台服务、应用服务、业务服务与数据服务等形态,集工具、能力和资源服务为一体,服务企业与产业商业创新的平台型、生态化的云服务群。
  YonBIP具有数字化、智能化、高弹性、安全可信、平台化、生态化、全球化和社会化八大特性,是企业通过数智化实现商业创新发展的使能平台。
  YonBIP 基于最新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5G、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数智化技术,采用云原生(含微服务)、元数据驱动、中台化、数用分离等新一代技术架构 ,构建技术平台 、数据中台、智能中台和业务中台,并聚焦营销、采购、 制造、供应链、金融、财务、人力、协同等八大核心领域,全面支撑企业运营管理与产业价值链,使能企业数智化转型与发展,推动社会商业进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CTI论坛无关。CTI论坛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阅读:

专题

CTI论坛会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