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于找寻新方向至顶网本期的云云众声将讨论三大话题:1、思科InterCloud拟推震撼价 2、IBM兼顾Power服务器和存储业务 3、VMware忙于找寻新方向。
云云众声栏目链接:http://voice.zdnet.com.cn/2014/0804/3029341.shtml
嘉宾观点提炼:
思科InterCloud拟推震撼价
从思科InterCloud本身来讲,其是思科自己推出的一套集合了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整体这么一个云服务的解决方案。Intercloud跟Helion这样一些云的解决方案,在软件层面或软件套件的层面是有很多相似之处。 思科计划是说让Intercloud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混合云的平台,这个意义在于说并不是说思科自己要做一个混合云的一个服务商,或者说公有云服务商,而它想尽力借助于它原来在网络的客户很大影响力,推销它的Intercloud整体云的解决方案。思科在中国这个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市场中,内部用Intercloud这种组件去做整体云的管理可以站稳中国的私有云市场,但是在公有云市场这可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从一个真正想成为顶尖的企业级IT厂商的这种角度来看,思科选择降价肯定是无可厚非的,通过降价来去推广他们在公有云市场上的合作伙伴营销的能力,这也体现了思科的野心。此外,降价对于合作伙伴渠道商们来说也是一个更好的商机。
IBM兼顾Power服务器和存储业务
从目前来看,自从IBM出售了System X86服务器业务之后,基本没有自身网络的产品线的IBM主要产品中的存储尤为重要。开源的Power给它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的这么一个新的前景,但存储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一向出货量大的X86服务器已经卖给联想了,这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存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其主要精力放在高端存储方面,同时借助于联想的实力去帮助IBM做相应的推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做IBM自身的掌控力就会小很多。IBM公布的新的存储解决方案—再造存储,希望将存储再造为更有弹性的,更有性价比的,或者说成本优势更明显的一个新的平台。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基本上能感受到IBM当初为什么要出售X86服务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认为是它的一种自身骄傲的体现,还是希望能回到原来蓝色巨人的时代,能体现出自己在业界真正核心的影响力。
VMware忙于找寻新方向
本话题可归结到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华尔街要什么,厂商自己要什么,有时候这两个目标很难统一到一起。 从一个投资者角度来讲希望得到高额回报。野心逐渐打起来的VMware扩展SDN解决方案的方面其实同专门做存储的EMC没有什么冲突,但VMware现在倡导的VSAN其实也越来越被认可,EMC也开发了相应的解决方案,EMC的一些决策会影响到大家认为大有前途的VMware,所以有些人认为EMC和VMware分开,各自为政会更易于双方的发展。归根结底,EMC仍想保留VMware,VMware未来还是会有强劲的业绩的增长。但投资者看到的分开可能对两个公司各自成长会更好,这能明显看出来这是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所带来不同的结论。
VMware的新业务vCloud Hybrid Service混合云服务,有渠道商表示其销售表现不是很好,但VMware主营并无影响,而其COO表示销售业绩不错,不论谁的消息更准确,此项非传统业务给VMware造成的账面损失压力也并不大。但这给VMware提了一个醒,作为新业务,市场的反应的确很重要。云其实就考虑一个性价比的问题,这个性价比其实包含了很多意思,包括性能,体验,效率,能效,效果,你的服务等所有的东西合在一起。大家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希望以后能看到越来越多VMware混合云的这种伙伴商,服务商,都在夸VCHS好。
以下为访谈实录:
杨昀煦: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一个小惊喜,我们提前来跟各位网友见面,因为这周事情还挺多的,挺多混乱的关系我们需要效民总帮我们理清一下。首先我们本周是有三个话题,第一个就是关于思科Intercloud这个话题,因为现在云确实是比较火的一个话题。思科云计算和托管服务的合作伙伴组织副总裁说,思科现在的Intercloud拟推震撼价,这个震撼价就是减价了,打折了,但是人家总裁说这是一个好的方向,减价它还能赚到钱吗?
赵效民:这个主要从思科Intercloud本身这个无来讲,Intercloud其实普遍意义应该算是思科自己推出的一套集合了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整体这么一个云服务的解决方案。
当然可能在某些长期跟随思科的记者口中认为是一个互联的解决方案,因为我们也知道思科是从网络起家的,它在网络视角来去看整体的数据中心,云的这种构架可能跟别人其他厂商的看法,或者总结出来的东西是不太一样的。
但是,Intercloud跟我们其他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比如像惠普的Helion这样一些云的解决方案,在软件层面或者在软件套件的层面来讲其实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这个Intercloud本身其实是包括了三个组成部分,一个是企业版,就是可以帮助你管理内部的企业IT资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可以认为它是Intercloud一个私有云的版本。另外一个版本或者另外一个组件其中另外一个组成是可以帮助你做混合部署的,可以帮助你把你本地的IT资源跟你公有云的IT资源能做一个很好的混合部署。第三个可以说是供应商版本,供应商版本其实可以说如果我是一个电信运营商,我想给我的用户提供云服务,我可以采购思科Intercloud这种云供应商版本,这个云供应商版本跟它的企业版本再配合它的混合连接套件,就可以给企业构建一个完整的公有云的服务,或者叫完整的混合云服务。
思科计划是说让Intercloud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混合云的平台,这个意义在于说并不是说思科自己要做一个混合云的一个服务商,或者说公有云服务商,而它想尽力借助于它原来在网络的客户很大影响力,推销它的Intercloud整体云的解决方案。
我觉得包括我看到很多国际性的电信运营商,其实都是思科的合作伙伴,它有很多这种专门是做云的服务和中介推销的这些合作伙伴,也在帮助它推销这种Intercloud。我觉得从角度来讲,它其实有一个企业版,可以说构建自己的思科独有这种云的体系,基于它的UCS统一计算系统的服务器,还有包括它的存储,网络组件,构建它企业版的Intercloud。
外部又很多服务商和它的伙伴们提供公有云版的Intercloud技术平台,中间通过Intercloud这种混合的安全连接,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这么一个解决方案,所以说不难想象思科的一个野心,希望能在全球有一个最大化的这样一个Intercloud采用。
但是,我们也不知道思科在中国会怎么样,因为我们也知道中国的环境相对来说特殊一些,我们也看到了微软、AWS、IBM,甚至包括VMware也接到中国电信,落户了自己的混合云服务。或者我挺好奇的是思科的Intercloud它会以怎样的方式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中来去推广。我觉得你从内部来讲,内部用Intercloud这种组件去做整体云的管理,我们也知道思科是openstack基金会一个成员,它未来的这种云的框架其实是完全走OpenStack这样一个体系,用Intercloud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这种,与OpenStack的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思科未来的云平台。
从这一点来说在中国的私有云市场没有问题,但是在公有云市场这可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但是回到这次新闻本身,它其实这次的调整价格按照每端口每年的价格,每端口据说一年的费用是500美金,是按端口,这个还是挺特殊的,一种计算的方式。但是,从这点来讲我觉得作为立志于成为顶尖的企业级IT厂商,我觉得思科无论如何都会要走这一步,跨进这种云的服务市场,因为未来如果说你的IT资源都从云来获取,那你要是不做云这一块,你慢慢自己的市场可能就很难守住了,被别的在传统IT市场里面根本没有怎么去作为的这些厂商,通过云的手段把你一些客户给翘走了。
所以从一个真正想成为顶尖的企业级IT厂商的这种角度来看,思科这么一个选择肯定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降价的角度,包括我们待会儿要谈到的VMware相关的新闻,都看到了这个成本,采购的价格其实在企业级采购当中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看到了这个市场一方面代表了思科的一大野心,通过降价来去推广他们在公有云市场上的合作伙伴营销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会进一步体会到,能体现到尤其是IaaS级别上面竞争的残酷性,也为此思科联系了很多合作伙伴来去做IaaS级别以上相关的一些服务。
杨昀煦:所以您说降价也是帮它打开了一定的市场,打开市场的同时它自己的合作伙伴这些利益怎么去保障呢?
赵效民:这个我觉得降价完了以后首先可能会吸引更多的用户来去采购了,用户来去采购了,这对于合作伙伴渠道商们来说应该是一个更好的商机,我相信思科给这些渠道伙伴的价格肯定会更低,而且我觉得思科可能在这个IaaS层面它已经看到了一个本质,在于说IaaS可以是不挣钱的。真正挣钱的是在上面跑的这些应用和服务,我们也知道思科其实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面已经提供了很多SaaS服务,包括视频会议,统一通讯,这些方面其实都提供了很多服务了,还有包括网络管理都提供了相应的SaaS服务。
所以说,IaaS这个层面或者说从一个云平台的角度来讲,它降低这个整体的价格肯定对于整体它的渠道我觉得从长远来看是一件好事,能吸引更多的人。我觉得在这个市场上肯定有一个很直白的影射关系,或者一个逻辑关系,价格低可能会更吸引人,那也有可能会有更多人去采购,有更多人去采购就意味着更多的商机,在这方面如果思科后续面向渠道的这个策略能跟得上的话,我觉得对思科未来Intercloud的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10:25】
杨昀煦:上次我们已经说过了IBM的OpenPower,就是开源这个问题可以帮助IBM来提高它的硬件业务,与此同时它的存储业务也是没有一刻放松,它现在是存储战略向高端转移了,您觉得它现在是怎么转移法?
赵效民:其实从目前来看,自从IBM出售了System X86服务器业务之后,在IBM自身的硬件体系里其实就是Power,还有System Z,大型主机,另外一个就是Storage存储,因为IBM基本没有自身网络的产品线,它的硬件STG这种系统科技群组主要产品其实就是这三大块了,大型主机,Power,Power服务器,存储。
Power我们也知道IBM把自己核心的Power处理器的资产贡献给了OpenPower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我们再明确一下它其实不属于IBM,这个基金会的主席现在目前是由Google一个,我记得好像是一个技术口的总监级还是副总级的一个人,VP级的一个人出任它的主席。当然IBM也是这个基金会的一个理事会成员之一。
所以说在这个层面来讲,开源的Power给它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的这么一个新的前景。从最近我们看到国外报道,IBM相关的渠道商还有相关的合作伙伴对这个政策还是非常欢迎的,他们也愿意把更多的这种相关的解决方案,向新一代Power8平台上来去移植,甚至可能会跟OpenPower基金会底下的成员,这里边不仅仅包括IBM,其他成员来去进一步开发这种针对细分市场的一些解决方案,我觉得这对于Power来讲都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对于存储来讲,存储其实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存储一般来说它是跟着服务器卖的,所以说这个服务器卖得越多,可能你的品牌存储卖得越多,但是我们可以说从出货量来说,其实X86的服务器出货量是比较大的,这就给IBM出了一个难题,因为IBM的X86服务器卖给联想了,这会不会影响它的存储。
所以说从它个角度来讲,它自身的研发主要精力放在高端存储,中低端存储他们现在主要的策略是跟联想有一个很紧密的合作,因为我的服务器渠道、资源卖给你了,相关的存储产品我也希望能跟你有更好的OEM,或者说分销的协议在里面,借助于联想的实力去帮助IBM做相应的推广。
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做法,IBM自身的掌控力就会小很多了,除非它跟联想真的有非常铁的关系,在未来很多case中双方能合作,能有很强的合作关系。作为一个高端的存储品牌,IBM实力还是可以的,目前来看IBM存储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大概与惠普并列第三,第一名EMC,第二名是NetApp,EMC大概不到30%,30%弱一些,29%,还是百分之二十几,NetApp可能是将近它的一半,IBM和惠普将近是8.8%,基本上各自都是8.8%。
所以说IBM尤其是在高利润的场合,市场上可能才是IBM更愿意追求的,因为高端存储尤其是这种在线的关键业务的存储系统,是对于很多中大型企业来说必备的,虽然说现在很多分布式存储,或者说vSAN,Server SAN这样的一些技术正在流行,但是对于关键业务平台还不足以胜任,对于高端的在线级的存储应该还是这种兵家必争之地,包括EMC的VMAX,惠普的3PAR,IBM自己的V系列,V7000,这次在不久前刚刚召开的IBM Edge 2014大会上,其实就公布了一系列新的存储解决方案。
IBM对其总结为叫再造存储,再造存储也希望说通过这种包括存储的虚拟化,包括软件定义的存储,来把这个存储再造为更有弹性的,更有性价比的,或者说成本优势更明显的一个新的平台。通过一系列新的这种技术的采用,包括闪存,带给客户更高的性能体验,包括它这次的DS8870闪存的阵列,都是可以看作是IBM在这方面一种努力的象征和征兆。这次我觉得最大的一个核心点在于给市场一个信心是说IBM不会放弃,IBM还会保留能体现IBM自身核心价值的,我觉得这个核心价值在于它是能体现出IBM自身独特优势的这些平台,我觉得它还会持续投入。
这个怎么讲呢?比如说X86服务器我们也知道处理器不是IBM的,其他的标准组件IBM都不生产,比如说IBM不做网卡,不生产内存,它现在硬盘也不做了,固态盘也都是。所以说在X86服务器我们都认为它是通用的,标准化的开放的硬件平台,在这个平台IBM很难体现出自己独有的独特的这种技术优势,或者说这种技术优势是它没法左右的,它只能去跟随。在这种通用的平台上你想做出很明显超越其他同类产品的,我觉得可能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比如说给你同样一套平台,给我同样的平台,基本上这种核心的解决方案都定死了,关键的组件都不是你生产的,你说咱俩怎么能体现出明显的差别,我觉得肯定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情。
但是,存储,Power服务器,还有大型主机是IBM很明显的一个自留地,大家都觉得存储不也是很通用了吗,很开放很标准,恰恰相反,存储如果你相对于X86服务器来讲它反而是另外一种极端,就是它一家厂商是一套技术体系,你可能说硬件平台都差不多,可能现在都用的X86的智强服务器来做一些控制器,来做这个,但是上面跑的软件,每个厂商自己的API,每个厂商自己的存储,内部的控制和它的逻辑的算法,还有它的一些平台,可能都有很大的差异性。
所以说在这个层面你可发挥的空间就很大了,你虽然说拿到的都是标准化的基础的这种底层的处理器,但是在这上面你跑什么样的软件,你的软件该怎么去设计,这个其实说实话在服务器来讲只是很底层的一个东西,哪怕你设计出很强的基础设施的管理软件,很强的这种能管理虚拟化平台管理软件,但是到用户那用到真正能体现出差别的其实还是那些ERP,数据库,还有这些相应一些企业级的应用软件,这些软件的应用性能或者它的表变才可能是被用户更为看重的。
但是,在存储系统上不一样,你在标准化的平台上,你部署自己的专用的存储控制管理的软件,这存储设备就OK了,这已经就是它的全部了,所以说它就能直接带给用户功能上的不同,性能上的不同,最终就是体验上的差别。这个时候我觉得看你有没有实力了,如果你有实力你可以在存储系统上玩得很花哨,能做很多让人家耳目一新的性能,还有这种功能性的东西。
所以在这个层面基本上可以说也是IBM可以自己发挥很大的自主空间的地方,Power更不用说了,那就是它自家的东西,System Z现在根本就不算开放,只有IBM能提供。
所以说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现在基本上能明确感受到那一点,就是IBM当初为什么要出售X86服务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认为是它的一种自身骄傲的体现,还是希望能回到原来蓝色巨人的时代,能体现出自己在业界真正核心的影响力,现在如果按照以前处理器都是基本上90%是英特尔来做的,现在目前数据中心里面90%以上都是X86服务器,X86服务器大概95%以上都是英特尔智强平台。从这一点大家就能体会到了,可能IBM还是希望回到自己能有一个,可能希望回到跟它原来身份相匹配的一个地位上去。
当然我们也看到这条道走还是会很艰苦,可以说任重而道远,Power我们认为它是走在一个正确方向的道路上,但是这条道路能给你留多少时间我们不知道,我们并不是说这个东西是错的,但是有些东西其实还是要看天时地利,这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你自身素质很过硬,你什么就都OK了。
存储这一样,中低端的产品线更多靠联想的合作关系,不仅仅可能有OEM,也可能有分销,通过它以前的System团队继续帮助IBM存储去带出它新的一些销量。另外,在高端存储IBM准备发力去做自己更有力的,更强大的这种存储的产品线,来体现出它自身的差异性。因为从目前某些指标来看,IBM表现还是不错的,比如说全闪存阵列IBM可以说是后来者居上,异军突起,在高端的存储,还有软件定义存储方面IBM逐渐体现出它作为一个老牌的科技创新企业,它在科技研发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不能说它现在在这方面就是出群拔萃,但是至少它不必谁差。如果说它集中精力以后,或者集中未来的精力和财力来去发展这一条线,我认为在高端存储市场IBM相对来说还是乐观的。
杨昀煦:所以意思是Open Power这个基金会,因为有其他的成员要发布非IBM的Power服务器,所以这个是不是对它的存储业务也是有帮助和推动的作用?
赵效民:这个从理论来讲是肯定的,因为我们也知道Power的核心处理能力要比X86强,其实在很久以前,也不能说很久以前,也就是几年之前可能不到十年之前,有很多的这种尤其是IBM自身的产品线,包括非IBM一些高端存储用的是非X86的处理器,那时候用的是Power PC,用的是Power核心架构的处理器。后来可能是Power PC也不太后续发展了,成本可能会比较高了,再加上X86通用性比较好,我觉得完全有可能Power8这种处理器会在高端的存储上,这种高端存储其实是硬件平台的兼容性已经不重要了,关键就在于整体的系统表现,这个系统表现在目前来看与你的硬件执行效率,软件执行效率是密切相关的,但软件执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因素,就是你的硬件平台的性能。
在这个方面Power8的确给Power提供了,给IBM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潜在的高端平台,就看IBM愿不愿意去用了。当然你要从这点来看,因为Power现在去开源了,其他的这种存储厂商会不会也会用Power,那我也就不好说,这都是有可能的。我期待,我真的倒是期待说想看看IBM在Power8上去开发它新的一代软件定义的存储,我觉得那个可能会给我们很多人打消或者排除一个软件定义的固有误区,或者说一个理论上认知的误解,都认为软件定义必须是X86才能做,都是说X86服务器,X86这种平台上做软件定义,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软件定义其实可以在任何的硬件平台上实现,如果它愿意都是可以的,包括ARM服务器,Power服务器,Spark服务器,安腾服务器,只是说有没有必要。
为什么说现在软件定义很多都是在X86服务器上实现的,在于说X86的装机量最大,用户群最广泛,支持厂商最多,在这个层面上去做软件定义,它的投入产出比是最高的,这个你能理解。
杨昀煦:明白。
赵效民:你要是在全球可能就10台服务器,你在这10台服务器费劲地做一个软件定义的标准,谁用啊。但是,如果说这个东西就是一个黑箱,这个东西就是你自己或者说这个环境可以相对来说就是独立的,在这个层面我觉得软件定义往这个标准往非X86平台上迁移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是有必要的。
像我分析的这个存储,存储和存储之间,或者和服务器之间就是数据的交往,我后台到底是用什么平台给你处理的,我只要给你数据的接口是标准的,你就不用管我是怎么来的,比如说大家共同的目的就是,好比说我三五天这种接送客人,我开着船来,你也可以开着船给我送,但是如果到岸边来你把车开到岸边上我人下来我把你接到船上去,交互的界面是人,不是车和船或者什么样的东西。
所以说他们彼此平台后面的东西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比如说我让你今天帮我送个人过来,我管你是用摩托车送过来的,还是三蹦子送过来的,还是大奔送过来的,还是开拖拉机送过来的,只要你把人送到这就行了。但是你会发现我刚才举的例子后边潜台词就是说不同的交通工具对于不同的道路和应用环境它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好比说在胡同小巷里面只能是摩托车,或者骑个自行车你将就点,没办法,只能是这样了就过来了。如果是一个特别泥泞的烂地我开个拖拉机会更好,反正我把这个目的给你达到了,要是平坦大道,你开一个法拉利,蓝博基尼那肯定是最快的。
所以说在不同的应用环境里边采用不同的设备,但是我最终给你交付的是统一格式的一个数据的这种环境,对于后台的这种处理平台其实要求并不是那么,而且这种存储平台又不像服务器,服务器可能你还强调说我需要有一个IT资源的池化,比如X86都是X86的,我很好能把它做一个统一资源池,别到时候X86平台里你嵌入一个Power平台,这两个资源应用负载的类别都不一样,那你这个就没办法了。
存储,不一样,存储就算我是用Power这个编程,我做了一套存储的管理和交易的这种处理的软件,我刚才还说了只要你入口和出口都是标准的,我进来是个人,我出去不是说就是一个畜生,我进来是个人,出去还是个人,我中间做一些周转调度你别管,我用什么工具方法你别管。
这个其实对于用户他已经不care了,很多用户你买一个存储,你关心它是什么X86平台的吗,只要用,它能帮助你很快做这种数据响应,读取,我觉得这就够了,所以说归根结底还回到IBM做硬件的三个方向,能清晰看到IBM保留了三个硬件,我相信它应该是不会再卖了,因为这个是真正它能大战拳脚,能充分体现出自己与众不同地方的领地了。
我们再说这种软件,如果都用存储,如果都用这种X86平台,可能我开发了一套存储管理软件我跑在X86,但是说Power8来的时候,我为Power8专门定制了一个管理软件,它可能性能要比你这X86更好,这个时候我就建立了跟其他采用X86控制平台这些存储厂商的竞争标杆,甚至以后它可以用在未来的这些新的存储上,我觉得都可以有想象的。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真的是应该认真去看待IBM的战略,它可能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它保留的都是自己进一步能体现出自身研发优势的这些硬件平台,我觉得如果换谁可能都不会轻易放弃。正因为在这个平台上我能体现出进一步放大我的软件优势,这个软件优势直接跟人来去交互,能让人去明显感觉到的一种体验的界面,你从这个逻辑只有一个独特的硬件才有可能带给用户更为独特而唯一的一种应用体验,这可能就是一个最终的价值门槛,这个门槛我觉得是靠你自身很强的积累来去做的,我觉得这个门槛IBM不会轻易放低了,把自己的门槛放低了又跟其他的门槛一样了,我觉得是不一样的。
哪怕因为Power的开放,我起来一堆跟我竞争的厂商,但是这个Power的主导还是在我IBM,总比你现在主导是在英特尔手上可能会更让IBM舒服一些。
【34:00】
杨昀煦:最后一个话题是关于VMware的,之前它是2003年被EMC收购,2007年EMC出售了20%的股权,现在其他的股东想要把剩下80%也收走,这是股东想要他们两个公司的关系变远吗?
赵效民:其实这个可以归结到,我觉得可能是一个很纠结的话题,永远是,可能也是老声常谈的话题,就是华尔街要什么,厂商自己要什么,有时候这两个目标很难统一到一起。
从一个投资者角度来讲,我当然希望比如你买一个股票,当然说今天涨10%,明天涨20%,后天怎么着,一天能涨200%,它一直涨下去是我最愿意看到的,投资者其实华尔街这帮人就是这样,我把你的东西看能不能有买的价值,有买的潜力我买了,买了以后我想方设法影响你我认为的那种战略灌输给你,我觉得你应该这么走你会更好,所谓的更好其实就是它的股价会更高,那我受益了,我什么时候把你的股价撑到一定满的时候,我觉得你可能也再涨不了了,我抽资走人,可能我上回投了5块钱,这回我收回500来,这么一下,咱们按5块了,你要把后面单位算成亿,我今天投5亿美金下去,可能过了几年,两三年以后我收回来50亿美金,这对于投资公司是一个非常大的回报。
所以说你看很多金融家都是富豪,这是一本万利,如果你眼光独到看得准,这是一个很好的买卖。所以说有大量的投资公司,基金,都在从事这些事,它其实某种角度是一种空手套白狼,我给你投入很好的钱,或者说我在你落难的时候我可能落井下石,我把你往下砸,砸完了以后我低价买进来,然后我帮你改造,改造完了以后基本上,当然我不能说他们没有高手,他们肯定还有一些至少是资本运作和它这种商业规划的某些层面的高手还是有的,它会把你的公司重新调理一遍,分拆出售,当然这是落井下石的。
但是对于这种公司业绩开始有点停滞不前的时候,它就可能这些股东们,或者这些投资者们就要给你开自己的方子了,你把不盈利的部门拆出去,拿掉,等于给你身上割一个瘤子去,你身子就更健康了,这是一种。还有一种你把相斥的业务分开,可能两边会有更好的发展,比如说两口子打架,老是不行,或者说一开始过得挺甜蜜,但是发现最后这两口子互相都有野心了,我要想把你那个钱收回来,可能咱俩之前还是财务独立的,可能到后来觉得我把你那份钱拿了,你说我把你那份钱拿了,家里的主导权就开始争战了,这个时候觉得好说好散吧,你们俩分开了可能各有一片天地,可能你们两个人会过得更快乐,这种财富的积累可能会更快。
在某种程度来讲,这次EMC遇到的情况就跟这个情况差不多,EMC现在的增长不像以前增长那么猛了,当然还是增长,没有那么猛了,2003年收购的子公司是非常了不起的,VMware,当时收购的金额是6.35亿美金,但是如今它现在的股价基本上是它的70倍了,当时收购价格的70倍,它现在的营业额也是当初它收购价格的10倍了,相当于10倍的感觉。
你从这一点上,当然不到10倍,9倍左右,我们只是象征性说10倍,可能好说一些,所以说这个发展还是非常迅猛,它发展迅猛也代表了业界对它所主导,或者它专注的技术方向是认可的。什么方向呢?就是虚拟化,进而到云,我们知道虚拟化VMware是业界翘楚,现在在云它也不弱,而且提供的这种私有云解决方案某种程度来说是最好的一个私有云的解决方案。
但是,我们看到了VMware的野心逐渐大了起来,它现在又开始推广它的SDN的解决方案,NSX,SDN我们知道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网络其实可能相对来说它的野心波及面是一些传统的网络常说,包括思科,Juniper还有华为这些,他们可能希望通过在整个的虚拟化环境里边,就把你这些原来网络的功能设备全都实现了,就是那些网络的一些功能都可以在虚拟化的平台,VMware虚拟化的平台里面进一步来实现,一步步来。
这个其实跟EMC没什么冲突,EMC是专门做存储的,大家都知道,但是现在VMware自己出一个VSAN,就是虚拟的SAN,我们知道SAN是存储的附加网络,存储局域网,我们觉得存储局域网其实是EMC很关键的一个业务领域,但是VMware实现的方式是很有颠覆性的,或者说它本身其实并不算新颖,只是说EMC公司自己出来这么一个东西是挺有颠覆性的,它把服务器内部本地的磁盘存储给你整合在一起,比如你有一百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可能里边本地的存储10T,或者4T,5T,100台它就给你整合成50T的这种SAN存储,你就不用再单独买一个,按原来的架构你买100台服务器,你再买一个50TB的SAN,这个SAN你可以看到如果按原始的技术架构,VMware和EMC的这种商业的区隔,挣钱的领地还是很明显的,服务器这一块,虚拟化VMware你来挣,如果买集中的存储,这个SAN就是EMC来。
但是,VMware现在倡导的VSAN其实也越来越被认可了,尤其是在目前这种Scale out环境下,就是横向扩展,大家都买这种标准化的服务器,一台台摞起来,资源不够就再加一台,它的软件平台和这种基础架构的管理框架是可以支持你这种很迅速的级联扩展下去。
这个扩展下去的时候你会发现现在服务器本身也不弱了,一个2U的服务器有20多个盘位,每个盘位现在基本上至少是1TB的容量,一台服务器本身如果满配大概有20多T,甚至有30多T的能力,包括如果都是换成这种更高级的更大3.5寸硬盘,可能性能,容量会更高。
那么,一台服务器可能就有这么多T存储空间,我这么多台服务器,我是不是就可以把服务器内部的各自的本地存储给它虚拟化成为一个大的SAN的资源池,这个时候客户如果buying的话它可能买的是VMware VSAN的解决套件,可能就不去买EMC这个存储了。
EMC也看到了这一点,它也自己开发这样的一个解决方案,好像买了一个叫ScaleIO这么一个公司,也是初创的公司专门做Server SAN这样的产品。这回你会发现,跟我刚才说两口子打架那种感觉似的,VMware其实是在EMC公司体系里边成长非常健康的一个公司,在上一季度的财报中它的第一季度财报增长17%,同比增长17%,是在EMC联邦里面,所谓的EMC联邦,就是EMC,Pivotal,VMware,RAC几家公司整体组成的一个联邦里边,整体健康表现还是很好,当然Pivotal增长还是很快,但是Pivotal的基数太低了,这种体量还是比较小的。
所以说大家就觉得VMware在你这,在你EMC底下它的价值有可能被低估了,它可能也许是因为你EMC或多或少的一些策略影响,VMware还不敢大手,放开手脚去做自己想干的事情。EMC你养了一个VMware,它的业务对你的核心业务又产生某种冲击,你们俩捆在一起可能俩人都不太好,把你们拆了算了。在一起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有时候分开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当然业界分析师也承认,就算是不拆的话,以VMware的一些强劲的表现,EMC未来的股价还会起来,它的态势还会好转,因为可能现在你赶上一个低潮,我觉得社会发展,包括每个人这种情绪都有低潮高潮的变化,你不可能永远是低潮,但也不能永远都是特别happy的样子,可能业界过一两年,或者过几个季度它由冷转暖的时候,可能对这种高端的存储需求又起来了,或者说对这种传统的或者说现有的EMC产品线的需求恢复了,EMC本身的增长也会起来。
就等于说在某些分析师看这两口子虽然有分歧,但还不是说,这两个根基还是挺稳固的,他们还是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来说比较稳固的,小日子还能过到一起去,所以你别急,可能过一段时间他们共同的财富增长值还会达到某些分析师所期望那样。但是,主张分拆的人他们可能希望更早看到这个效果,因为时间是金钱,如果说你提早一个月两个月达到那种目标的股价,对于投资者的回报肯定就毋庸置疑了。
当然我还是回到一开始的原点在于说很多投资商,尤其华尔街跟IT厂商自身的战略发展,很多时候是你不能说南辕北辙,但是他们两个人有很大程度上是水火不相容的。IT厂商可能要做一些变革,想做一个自己的一套出路,从长远来看它可能是合理的,是应该的,而且它自身也愿意做一些相应的调整,做一些相应调整之后可能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或者说更完美的一个状态,但是市场上可能不留给你这样一个时间。投资者希望每时每刻钱都是在涨的,你突然有一段时间哪怕一个月停滞不前了,甚至股价下滑了,下滑了两三个月市民们可能就急了,这个时候留给企业的决策者决策空间和他规划的周期就会非常局促了,这是一个有利有弊的一件事情。
包括我们之前谈到的,我们知道戴尔公司它退市也是因为它想往企业级转,投资人都不看好,写股评写分析结果把慢慢戴尔股市的价格一直往下降,股价一直降,迈克戴尔都急了,他认为股价不能真实反映出戴尔的价值,那我就退市,退市以后我不听你们的了,公司就完全是我们自己人的了,我们几个股东说了算,我不听你市场瞎掰扯了,我按照我这条路走。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它真正能有自主权了,但是但凡在股市上漂着这些公司,一方面你享受了股市带给你的好处,比如说你融资,奖励这些方面,你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回报,但是我觉得真的是这种是有利弊,它带来的负面效果,在你某些时候真的会要你命,大家好的时候他不会找你事,完全就在你不行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不行了,我也知道不行了,投资者也觉得不行了,但是咱俩想的方向可能就不一样,我是按照我的技术路线,可能客户的需求,可能这种公司整体的内部格局,或者重组我提一个方案或者怎么样,但是你给我的方案可能就不一样,你给我的方案可能会是一个很简单的方案,那个部门不赚钱,裁掉,那个部门跟你的主营业务有冲突,你们两个拆分。
所以说,说得很详细了,或者说得也很罗嗦了,归根结底,从EMC现在CEO来讲,因为这个CEO我也是非常佩服,非常敬仰,乔图斯他明年卸任,他还是想保留VMware,当然换我我也会保留,因为VMware是一个含金量非常纯的金蛋,未来它还会有强劲的业绩的增长,我觉得EMC保留VMware从经营者的角度是绝对正确的选择。
但是,投资者看到的分开可能对两个公司各自成长会更好,这个可能就能明显看出来这是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所带来不同的结论。
杨昀煦:所以,我们还是以平常心第三者的心态静观其变,不管是投资者的这种市场的角度也好,还是这些厂商的专业角度也好,反正我们用户就踏踏实实等着看俩人到底能纠结成什么样。
也是在云方面比较火的也有VMware,VMware现在vClould的产品,可是大家说它这个产品卖得不太好,业绩不太好,这个可能也不说明它这个产品不好,但是它这个业绩不好对它有什么影响吗?
赵效民:完整来说vCloud Hybrid Service,混合云服务,这个服务其实是VMware的一个新的业务,我们知道VMware有三大战略方向,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混合云Hybrid Cloud,还有最终用户计算,EUC。VCHS就是混合云这条线最终的一个产品体现,当然VMware现在主力,主要的收入来源肯定还是在SDDC和UEC,所以说从绝对的账面值ECHS就算说像某些他们的渠道商所说的可能表现销售得不是特别好,但是我觉得对它的主营影响并不是很大,包括在上一季度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上一季度财报他们的COO首席运营官其实也透露说卖得很好,当然这件事我们暂且不提谁对谁错,或者谁的信息更准确,我们只是说就算你VCHS现在卖得不好,但是给VMware造成的这种账面的绝对损失压力也并不大,因为它本身就不是一个传统的业务,你现在卖得不好,可能这个销售就下来了,它是一个新兴的业务,它还没有达到非常大的占比。
但是,这个可能会给VMware提了一个醒,就是说不管事实真相怎么样,你作为一个新的业务起家,初始的口碑,初始的市场反应的确非常重要,所以说在这个层面我宁可稍微偏向他们一些渠道伙伴反映出来信息,VCHS混合云服务在目前云服务市场激烈竞争中它还有很大一些改进的地方,这个我觉得是对VMware从某种角度是一件好事,你能在初期系统去梳理自己的一些问题所在,这个据说目前来看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价格的原因,其实很多人觉得你这个价格还是有点贵,而且你在这么贵的价格上提供的一些服务,包括容灾的服务功能还是非常简单的。
说白了就是性价比不高,这个观点因为我没有具体试用,当然我还是那个观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这一点很多人可能还认为vCloud Hybrid Service可能跟AWS,windows Azure可能是一个水准,但是VMware认为不一样,我们就是混合云,我们专门是为企业级来服务的。那些人并不是,那些可能都是给初创公司,按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你可以认为说AWS和Windows Azure,或者说SoftLayer那些公司是按VMware的说法,或者他们影射的含义来讲是给那种对成本敏感的初创公司,中小企业来服务的。我们这个就是给企业级来服务的,这个服务的质量,性能可能都会更好。
但是,我觉得在目前的宣传主导下,其实很多人,云服务商本身也在进步,他们也在提供自己的混合云的服务,包括AWS,Windows Azure就不用说了,微软也向来是非常专注于混合云的平台,包括甚至他们都有自己的Hyper-V,Windows service这些住来的私有云平台,那不可能不专注混合云。
IBM,Soft Layer,IBM本身就是做企业级的,做企业级它原来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角色,Soft Layer也不可能不具备未来的发展。所以说大家都在,你说那边只是公有云或者怎么着,但是我觉得混合云越来越已经成为一种标配的选项了,在这个选项过程中,在这个选项成为通用选项的过程中,我觉得VCHS自身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你的差异性到底是什么,你的性价比如何体现,我觉得的确是VMware相关高层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这也给很多我们要做公有云服务的这些人提个醒,云其实就考虑一个性价比的问题,这个性价比其实包含了很多意思,我并不是说性能好这个价格低就行,这个性字,性价比这个“性”字我觉得包含了很多含义在里面,包括你的性能,你的体验,你的效率,能效,效果,你的服务,所有的东西合在一起总结出来浓缩一个字叫性能,价格,价就是你的价格,我为了你收购当初我想要那种体验我付出了怎样的价格,如果你品牌够强够大,我能有一个比较大的冗余。
就是跟同样的一个礼包,爱马仕能卖上百万,你可能一个小牌子做出来跟它一模一样,换个标签多卖不了那么多钱,这可能就是一个品牌的溢价的东西在里面。我包含这个品牌溢价在里面,我去综合考量一个性价比的问题,这就感觉不一样了,所以说很多时候云大家都说你最终的体验就是IT as a service,IT就是一个服务,IT里面包含了很多层面。
现在也看到很多云在谈竞争的时候,我的性能比它快,IOPS比它高多少,我这个响应速度比它高多少,这都只是一方面,你还有可靠性,可用性,云的服务及时性,售后服务是否很到位,你的这种平台的管理是不是很灵活,这都是我们刚才说的一个字,性的这个组成部分。
所以说在这个层面VCHS在性价比方面还需要有很多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现在也借助中国电信来落地了,中国电信在中国是一个很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但是是不是就因为它是一个名声很大的中国电信运营商,就会打动很多用户,我觉得未必。最终还是那三个字,性价比,如果你性价比不够高的话,哪怕你真的这个东西很完善或者怎么样,可能很多用户还会退而求次去选择其他的一些服务商,甚至有可能完全说不退而求次,或者敬而远之了,我在你这块可能觉得不满意,我在那边找到一个性价比更好的,这对于VMware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结合我们刚才谈的话题,可能大家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点,EMC也在寻找自己新的增长点VMware你也在寻找,你跨足了网络和存储领域,这个没问题,为你SDDC领域去服务。你在另外一个领域,混合云这个领域,新的增长点怎么去保持,怎么去进一步挖掘,这个就是我们现在这条新闻所要谈到的。希望以后能看到越来越多VMware混合云的这种伙伴商,服务商,都在夸VCHS好,没有这类的负面声音,我可能那个时候会更相信VMware的官方说法。
杨昀煦:也希望VMware不要因为跟EMC这点家务事把自己的产品耽误了。非常感谢网友观看我们这期《云云众声》,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了,非常感谢效民总给我们的解读。
赵效民:谢谢大家。
2014年软件行业市场风起云涌,全新的状态下的软件产业与传统软件产业之间的博弈不断,“第七届中国软件渠道大会”旨在帮助广大软件厂商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不仅秉承了多年的成功经验,搭建软件行业权威、导向性的行业平台,还汇聚了众多软件厂商的参与,将最新的软件技术进行全面展示,为各界参会嘉宾提供无与伦比的参会体验,致力打造软件产业的“权威盛会”。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http://cscc.soft6.com/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