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IT与互联网 >

《云云众声》第83期:华为思考产业路 国外厂商忙合作

2014-09-23 14:48:17   作者:   来源:ZDNet CIO与应用频道   评论:0  点击:


  本期的云云众声将讨论四大话题:1、思科收购Metacloud 拓展互联云计划;2、AMD与Canonical组队打造“机架内OpenStack”方案;3、2014华为云计算大会(HCC2014)。

  云云众声栏目链接:http://voice.zdnet.com.cn/2014/0919/3034151.shtml

  嘉宾观点提炼:

  【00:00】思科收购私有云初创公司Metacloud 拓展互联云计划

  总体来说思科仍坚定其云路线,此次收购Metacloud是它还是要加强其在私有云领域,包括混合云部署实力的明确信号,收购Metacloud,其实是它用OpenStack做私有云和混合云的一个方案,Metacloud在具体的云部署这方面经验更强一些。此次收购大大加强了思科在企业级市场里私有云部署的实力,同时,思科的合作伙伴可以帮助其在全球范围内编织互联云的网络。

  【06:22】AMD与Canonical组队打造“机架内OpenStack”方案

  Canonical其实在OpenStack基金会里也是非常著名的公司,它自己的发行版OpenStack发行版就是在这个领域里占有量非常大的。 AMD这个公司其实很长时间已经在这种企业级市场里边听不到它特别响亮的声音了,这次跟Canonical来合作,其实也是会多少程度让人眼前一亮,可以理解为用的是AMD,SeaMicro M15000的这么一个机器,在一个整机柜的规模里面组合成Canonical来组合成了OpenStack的一体机。这次跟Canonical的合作应该是最大限度能把AMD处理器在这个超融合系统里边有所体现。而Canonical看到了SeaMicro这样一个硬件平台的解决方案,对它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未来不能排除SeaMicro也会跟其他的第三方合作。

  【15:35】精简IT,敏捷商道——2014华为云计算大会(HCC2014)

  大会的主题主要代表两方面的需求,这两方面需求从根源来讲是有很大的关联度。现在使用互联网的企业希望简化IT操作,但又能满足其IT需求,同时,现在都是互联网经济,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个底层的平台,是我们日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面对市场流动性大的特点,怎么去把握好未来新的商业,就需要更灵活的业务。而相较于前些时候的中兴大会,两家各有侧重,重点是在云这方面的华为大会更有“国际范儿”,它可以算是中国IT领域的领军人物了。

  以下为访谈实录:

  杨昀煦:一周一期的《云云众声》又如约而至了,为什么这么紧张,是因为效民总救场如救火,我们一直秉承着一定要直播的原则,所以效民总也非常辛苦,我们这周还是按照上期的约定会说到华为的大会,非常令人瞩目的这么一件事,但是之前吊吊大家胃口,咱们先说两个跟啊OpenStack挂钩的事,头一个就是思科收购了私有云初创公司Metacloud,拓展了它的互联云的计划,思科现在是致力于云的发展,不知道它现在云发展效果怎么样?

  赵效民:其实从总体来说思科还是很坚定地走它云的路线,我觉得这次收购Metacloud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就是它还是要加强它在私有云领域,包括混合云部署的实力。我们也知道,前一段时间我们也谈过它的互联云,Interclound,它其实也是联合了一个更广泛的包括它的合作伙伴的一些云,只要基于思科的标准,网络的标准来构建,都可以提供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公有云的服务平台。未来其实我们都知道是混合的云态,不管说你是私有的部分有多少,公有部分有多少,它其实是一个混合的趋势。

  所以说收购Metacloud,它其实是用OpenStack做私有云和混合云的这么一个方案,当然你可以在自己的数据中心里希望做,也可以在Metacloud这种托管的数据中心里去做。

  总而言之,它其实是一个专门OpenStack为基础做私有云和混合云的这么一个公司。思科收购它其实就是一个很明确的目的,因为我们知道思科也是OpenStack的一个非常坚定的会员,也是一个白金级的会员,它收购这个公司很明显大大加强了它以后在企业级市场里私有云部署的实力。

  杨昀煦:您也说了思科是OpenStack开源基金会的白金会员,它有必要去收购这样一个公司吗?它自己就发展不好这个混合云吗?

  赵效民:我觉得其实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time to market ,你可以招一批人,你自己努力去开发或者怎么样,但是如果旁边已经有一个现成的东西。好比说你现在很饿你是可以自己做饭,但是你做完饭可能一个小时以后才能吃,外边马上有一个卖外卖的,你觉得反正也能用,我立刻买过来就吃了,你花点钱觉得这点钱对你来说是值得的。

  其实思科收购Metacloud也是有这么一个感觉在里面,我相信思科肯定有自己方面的一些积累,但是Metacloud肯定是在具体的云部署这方面经验更强一些。收购一个现成的,我觉得好像资金也并不多,因为Metacloud本身它的融资规模就并不大,B轮融资好像才两千多万美金,我估计也就花一两个亿就能解决了,解决这事以后对思科来说还是挺划算的,能让它迅速地具备了OpenStack私有云和混合云的解决方案,我觉得在时间成本上还是挺划算的。

  杨昀煦:所以在OpenStack开源方面思科也会注重自己的安全发展,因为现在苹果那事出来以后,好像云安全特别让人瞩目。

  赵效民:我觉得这个东西安全肯定跟云是密不可分的,其实你要是从应用角度来讲,没有安全的云肯定是不可用的,这一点我觉得思科就不用说了,其实我们刚才也谈到了Interclound,我们可以借这机会再进一步介绍它的互联云,其实是一个更广义的云平台,其实也是借助了,如果你买了Interclound这样一些服务商的解决方案,其实相应它的合作伙伴就可以帮助思科在全球范围内编织这样的互联云的网络。

  那么,对于思科的最终用户可以享受到全球级别的云服务。其实从根本上来讲Interclound和像VMware的vCloud Air这些混合云的服务,本意上是相通的.vMware其实也走了这样的一个路线,它也是积极去开发它自己的合作伙伴,比如在中国他找中国电信落户了混合云的服务。

  思科也提供了几个版本的Interclound,尤其在公有云方面它在做它的这些交付的一些模式,优化也好,集成也好,因为Interclound其实在他们当初是有混合云的功能的,他们有专门的组件,但是Metacloud肯定是对Interclound是非常强有力的补充和支持,我并不认为Metacloud会在Interclound之上,肯定Metacloud未来是Interclound关键的一个足见,可能会在它不同层面去加强Interclound的一个混合云部署的实力。

  杨昀煦:所以Metacloud也是找到了自己挺好的实现价值。

  赵效民:我觉得对它来说应该算是挺好一个归宿。

  【06:22】

  杨昀煦:跟思科收购不一样,AMD和Canonical两个是组合,就没有收购关系,组合打造了一个机架内的OpenStack方案,这和互联云的计划有什么不一样?

  赵效民:这个其实我们知道Canonical是著名的LINX版本Ubuntu这样的一个,算是它的一个幕后公司,Canonical其实在OpenStack基金会里也是非常著名的公司,它自己的发行版OpenStack发行版就是在这个领域里占有量非常大的。

  AMD这个公司其实很长时间已经在这种企业级市场里边听不到它特别响亮的声音了,这次跟Canonical来合作,其实也是会多少程度让人眼前一亮,当然这次合作并不是说AMD的CPU,而是说AMD以前收购的一家专门做这种高密度系统的SeaMicro这么一个公司,他们提供的M15000这样型号的机器,以它为基础结合Canonical的OpenStack版本做成了可以说高度整合一个机架内的OpenStack的整合方案。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就是说用的是AMD,SeaMicro M15000的这么一个机器,在一个整机柜的规模里面组合成Canonical来组合成了OpenStack的一体机,基本上可以这么类比。这有点像目前来说我们强调的所谓融合系统,融合的集成系统,也可以看出来AMD这次也算是借道在这个市场里面有了自己的声音。

  杨昀煦:所以它们两个互相选择是有一定必然性存在的,能不能再跟别人合作,一定要选对方是什么原因?

  赵效民:这个我觉得肯定应该不排除,因为我们觉得现在在这个市场其实做这种整体的解决方案确实还是挺多的,其实我们在OpenStack这里边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做一体机的,包括我们跟Red Hat这些发行版做这种一体机。包括惠普自己基于Helion OpenStack的这一体机的Cloud System,这样的解决方案。

  VMware自己的EVO:RACK,也是整机柜级的这样一个解决方案,它也是采用了VMware的vClound软件( 堆件),加上它整机柜的硬件设计来做的。所以说未来这种极易帮助用户快速部署的整系统,我觉得还是前途非常光明的,因为越来越多用户希望能够快速部署,快速上线,快速交付自己应用。所以说整系统这种超融合系统来讲,这个市场还是有非常大的潜力。

  但是,目前我们看到著名的这种超融合系统基本都是基于英特尔至强平台的。当然这么说我比较强调一点,AMD的SeaMicro M15000只采用AMD的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它也可以用英特尔至强,也可以用像凌动这些英特尔的这些,所以SeaMicro并不是说因为被AMD收购了,它的解决方案都是完全基于AMD Opteron皓龙平台,它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需求来去配置相应的英特尔的解决方案。

  但是,我觉得这次跟Canonical的合作应该是最大限度能把AMD处理器在这个超融合系统里边有所体现。当然具体的配置可能还需要用户的需求,但是Canonical其实它已经是OpenStack发行版里面最大的,发行量最大的一个版本了,它也觉得如果能跟某些硬件厂商有更紧密的合作,能在这种为其定制优化的硬件上跑它自己的OpenStack堆件的话,可能性能表现会更好。所以说这也是它希望能找一个硬件厂商做一个更紧密合作的一个初衷。

  必须要强调的一点,它这次找AMD并不是冲着AMD的CPU去的,而是AMD收购了SeaMicro这个公司在这种高密度计算领域里边还是非常有地位的。所以说,这次可能双方也是Canonical看到了SeaMicro这样一个硬件平台的解决方案,对它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另一方面,AMD也觉得跟这么一个著名的OpenStack发行公司来合作,也有助于它在企业级市场里面增加自己的暴光率。

  所以说我觉得可能未来,我觉得不能排除SeaMicro也会跟其他的,包括像Red Hat这样的一些第三方的纯粹OpenStack发行商来去合作.canonical也可能会去找一些没有自己堆件技术的,比如说像惠普有自己的Helion,IBM也有自己的商业OpenStack这种版本,其他我们就可以看看机会,比如SeaMicro,泰安这类公司,包括戴尔都有自己的OpenStack的一些体现,所以说Canonical未来的步调我觉得可能还会继续。

  杨昀煦:所以说它们两个合作也是给业界其他厂商有这么一个小的指向,别人也可以合作。

  赵效民:对,我觉得其实如果说我们大家都在关注有一个趋势,就是软件定义,OpenStack其实也算是一种软件定义的一个解决方案,无论从它的计算,存储和网络都能体现出OpenStack在这方面的用意。但是,我们也必须强调软件定义,你越强调软件定义你就越离不开相应的硬件优化支持,否则你软件定义的效果,效率都不能很好保证。

  所以说我觉得像VMware自己推出的VEO的家族,惠普也做了自己的Cloud System还有SimpliVity这样的新兴的Nutanix这样一个新兴的公司其实也都在做自己的超融合系统。所以说这类的硬件和软件紧密的相互优化的场景我觉得是必然的。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可能是未来的一种趋势了,一种大的趋势,可能也许像Red Hat这样一些公司也会去找,可能会跟一些厂商去紧密合作,可能不会联合发布做这种新的综合系统,但肯定会与一些硬件厂商会紧密合作来去跟他们做相关的定制的优化,我觉得这是必不可少的。

  杨昀煦:所以融合系统以后发展前途大好。

  赵效民:对,我觉得这个肯定的,软件加硬件,谁也缺不了谁,谁也不能说自己就是一家独大,你有好的一种软件的构想,你需要有硬件的支持。你有很好的硬件,你上边没有可跑的软件,那也是废铁一堆。

  【15:35】

  杨昀煦:所以我们也是刚刚看了好多国外厂商在OpenStack方面这些动作,不管收购还是合作,今天重头戏就是在我们国内,国内华为有一个大型的发布会,它的主题叫精简IT,敏捷商道,一看就是两点,一个是商道,一个是IT方面,所以您觉得它这个大会主题要怎么解读,或者您觉得这个大会代表了国内IT发展什么样的趋势?

  赵效民:我觉得这个名字首先来看我还是觉得比较认可的,就是说起得还是不错。我觉得代表两方面的需求,但是这两方面需求其实从根源来讲是有很大的关联度,我们也都知道IT对于企业现在的经营,业务的发展已经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因为大家生意其实都在信息上,都在于数据,对数据的处理,对信息的这种管理就是IT系统做的事情,很多时候,尤其现在我们也看到了现在都是互联网经济了,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个底层的平台,它就像我们平时走的马路,喝的水,吃的饭一样,它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所以说我们企业还有很多我们的一些相关的习惯,我们的一些事务,其实或多或少都已经对互联网产生了很密切的关系了,尤其对企业而言,它的业务基本上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不管是哪个企业。

  所以说你跟互联网一接轨肯定是有这样的一些数据,信息,大量的涌入,大量的处理需求,这个时候IT就非常重要了。但是,IT很重要,对于很多企业IT又不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我说一个生产食品的厂商,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保证那种口味,保证食品的安全,我能更多食品上的创新,别让人逮住我用地沟油,这是我核心的一个诉求。

  你说IT对它来说其实是需要,但是我没必要说我特别要精通,好比说我们平时大家现在汽车都已经很普及了,我如果开车必须要是一个特别牛的修车师傅吗,我非是特别懂车的一个人吗,不见得,我买这个车我是来使的,我是为了让它给我提供更好的一种享受,我可以开车去自驾游,我可以开车去我想去的地方,随心俗语,自由自在,这样的一种体验。但是,我们不见得说买车的人用车的人就是一个特别懂车的人,出了问题我可能会去叫救援公司或者怎么样,去找修理厂,不见得非得我亲力亲为。

  但是,对于IT来讲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比如说我买了很多IT的解决方案,最后我希望要的是它最终的结果,我并没有说希望我就此变成一个IT高手。你可以算,平时我们用的PC的用户里面,真正那种PC的高端的很牛的,对PC非常了如指掌的玩家你说才有多少。在企业的用户里边这类的类比过来的用户也有,那就是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它本身就靠互联网吃饭,互联网本身就是代表技术,所以说这类的企业IT是它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它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它可以招很多成百上千的技术人员,开发人员,来保证它IT的领先性。因为那个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讲,可能目前来看对他们来说这个IT还是比较复杂的,更希望说,比如说相信你照相机给你一个单反你可能觉得烦,你就给我一个成像质量很把错的傻瓜相机,我对谁只要一按咔嚓就行了。

  IT其实对于企业往往也会起到这样的作用,我只要让这个企业按快门就能给我一个我想要的结果就OK了,所以说简化IT的确是很多企业,大部分非互联网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最主要的追求,他们肯定希望我这个系统这么复杂干嘛,好比说你让一个PC,就是说给大妈一台PC,你还让她自己装操作系统去,那不是要了命了吗,大妈还得去买书看安装过程。

  但是一般给大妈用的时候,一开机就能用,这是一个最终效果。敏捷,商道,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互联网的这种规定和它这种信息的动态流速,这种动态性要求企业对于市场动态的把握要有一个特别灵敏的手段,你才能去应对这种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的经济。

  你也知道中国网民见异思迁的能力很强,今天玩儿微博可能过两三个月就不玩了,玩微信去了,过两三个月可能又不玩了,可能又开始有什么新的动作。你先出一个新的魔卡相机,或者出一个什么动态表情,这个应用可能很火,过一段时间可能又不行了。

  所以说你怎么去把握这种流动性非常大的需求,你怎么去把握好这种新的未来的商业,对于目前来看我们这个社会的企业,如果说因为这个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根基了,已经成为一个基础平台了,大家等于都在互联网上边来去做生意,你怎么去应对这样新的一个挑战。那就需要你有一个更敏捷的身手,更灵活的这种业务,这种策略,更创新的这种商业模式。

  里里外外最终还是要靠IT来实现,我觉得这是一个闭环的逻辑在里边,一方面需要你IT有很强的这种动态的,有很强的支持能力,因为大家都在互联网上去经营,整天要跟信息,跟数据打交道,需要IT有很强的动态灵活性去支持我有一个很好的业务决策。

  反过来说又需要IT,大部分的公司需要IT尽量简化,尽量傻瓜化,但是傻瓜化并不是说我拿一个傻瓜相机一按照出来照片是虚的,又是变形的,肯定不希望这样的,我当然希望最理想的状态是给我一个傻瓜相机我拍出来跟单反相机一样的效果,当然这个说实话很难达到,但是我觉得对于很多的用户来讲,你只要说IT的这种能力满足它80-90%可能就OK了,但是说让它特别简便的应用是它最核心的一种需求。

  反过来说这样的一种IT是不是能支持这种更高敏捷度的商业需求,这可以说是两个需求,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有很大的关联性。华为在上海举行的华为云计算大会所提出这种口号,我觉得还是能说得通的,还是make sense的,就是对于企业来讲如果你按这么一个4闭环逻辑跟它阐述,我觉得大多数人还是能buy in的。

  所以说这个slogen我觉得起得还是不错的,但是是不是能更精简出一段或者说几个字的华为的企业级的战略愿景,那可能还是需要进一步精雕细琢,但是我觉得这两点抓得是对的,对于企业来讲的确是两个比较核心的需求。

  杨昀煦:所以之前中兴也是召开了这么一个大会,您觉得它和中兴同样作为国内通信类的厂商有什么不同吗?他们两个。

  赵效民:华为它可能更偏向于它的一些产品技术的宣讲,中兴可能也更偏向于它的解决方案级的宣讲,因为中兴上个礼拜做的会议可以认为是一个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这么一个研讨会。华为这次是HCC华为云计算大会,其实我们看到它很多的亮点在于说它在很多的一些产品线,包括它的服务器,包括它的一体机,包括它的这些自己的云平台,这个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清楚的技术点和产品的亮点,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华为没有自己的解决方案这种阐述,也不是说中兴就没有自己产品方面的阐述,而是说看比例,偏向,在华为的大会上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其实是产品方面的一些变革,还有它的创新。

  在中兴会上我们看到它在整体解决方案方面自己的愿景和它整体的视野。当然在中兴的会上我们也看到了,其实它也谈到了中兴的一些产品,比如说它整机柜的服务器,它相应的一些具体的其他的桌面客户端的产品,刀片服务器,这些都有。所以说能看出两个公司它的主体战略,方向,宣传的套路还是有明显的不同。

  但我必须要强调的我还是很推崇华为的大会,我觉得它这是一个中国厂商真正国际化,或者说成熟的,真正具备一种领导者风范的外在的表现,咱们别的都不提,就是说可能你会觉得,有人会觉得华为没什么实际的技术或者产品,也不是说有多牛,的确我们要实打实说华为在企业级IT的产品线里面,如果放在全球的领域来看它并不是算有多出彩的,但是如果放在中国来讲,我敢说我觉得华为是中国最好的IT厂商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它的研发实力我觉得真的可以算是中国最强的领域一个领军人物了。

  所以说这次大会真的有点像我们经常在美国参加的这些大会,无论是从大会的规模还有它这种大会现场的范儿,体现出那种感觉,超大的屏幕,整个会议的流程,环节,其实都很有国际的风范了。

  这一方面代表了厂商自己的心态,自信,大气,另一方面其实我觉得也会给它的用户一种潜移默化的一种信心的一个影响,大家一看太牛了,这会一看办得这么气派,公司肯定,当然这也必须要吐点槽,我们ZDNet也派了好几名记者去前方,据反馈其实在媒体接待,会议报道组织方面其实还是有很多不足的,我们能回想起来,尤其像我们在美国参加这种VMware大会,两万多人,将近三万多人的大会,组织起来真是井井有条,大巴车穿梭于旧金山各大酒店,如果你离会场很远的话,都是有酒店,这种shuttle bus穿城巴士给你做接送的,据说我们的记者,我相信其他我们的同行也都是,一方面酒店离会场比较远,另一方面也没有很好这方面的安排,都是要自己走路,打车,坐地铁这样过去。所以说我觉得在这种取得成绩的同时,充分肯定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还有相对不足。

  但是,我真的是觉得华为这个大会在中国是IT厂商里NO1,是最有档次的,我们也希望在未来的明年,后年的大会能组织得越来越好,能更好地全方位体现出你这个厂商的实力。

  杨昀煦:所以华为以后开大会还要提升空间。

  赵效民:对。

  杨昀煦:它这个大会中也说了跟国外一些厂商的合作,就是它自己的生态系统内也是跟其他国外的厂商有合作,您觉得它下一步在国际上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它已经宣扬了自己的这种理念说国内的这些IT产业现在的水平是一个什么样的,它以后要打算怎么发展,您觉得?

  赵效民:我觉得在国际上其实走这种合作道路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比如你跟SAP,跟Oracle这些国际性的企业级应用的大佬紧密走在一起那是必须的,我觉得这条路是没有任何可怀疑的地方。

  但是,我觉得华为HCC大会一个用意在于它也会给全球一个样板,或者给全球一个公告,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去美国参加VMware似的,VMware其实是自己的一个展示,它把全球的记者召集过去在那开,我们可以这么想,华为不是也一样吗,华为自己在中国办一个大会,我可以招全球的记者过来参与我宣传的背景,华为这次也有自己的展示区,这些展示区里面不仅仅都是华为自己的东西,就像VMware一样,它有很多合作伙伴,软硬件的合作伙伴都在它那去展示它的一些解决方案,当然这些解决方案或多或少都会跟华为的产品和方案有关系。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好的现象,在未来是不是在欧洲,比如说因为华为先在美国,在美国它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在欧洲是不是也会扩大自己这方面的宣传,比如说同等量级的这种大会,我们在欧洲也办一场,现在华为经常会借助欧洲的一些IT展会,像CeBIT这样的一些大展来去做自己的宣传,是不是也会像中国这样做一个同等规模的在欧洲的这种HCC Europe这种大会,也会给当地的媒体,当地的用户一个更明确的一种阐述,我觉得这还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

  我还是看好华为在这个市场上未来的发展,而且我觉得它跟中兴一样,其实最早都是在国外开花了,他们都在欧洲有很强的这种渠道,这种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能力,这相对于说中国的联想,浪潮肯定更牛,更有这方面的实力,所以他们在欧洲市场去发展还是有很多自己的先天优势。

  某种角度来说其实可能比中国更能放开手脚,这都是有可能的。再往远了说,像非洲的兄弟们更是华为的天下了,我们都能听说像中东,非洲很多国家都有华为的办事处,有很多华为的工程师在那边,不管到底是国家项目还是说它自己的一个公司的项目,所以说触角还是非常广阔的。

  除此之外包括南美也是一样,所以说我觉得从目前来看,我觉得华为这条路走得还是比较扎实的,比较有前瞻性的,而且它自身的实力,像这次我们举个例子,FusionSphere这样的一个云平台,它从3.0到5.0这样一个进步,幅度还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看到从虚拟化到网络这些存储这方面,华为真的算是中国IT的研发能力的一个代表了,也是算中国这方面一个榜样,我们也希望华为在未来继续坚持这条路,走中国范儿加国际范儿,能有一个更好的平衡和更好的融合。

  杨昀煦:它这回和中兴前后脚开大会,是不是也存在一种竞争?

  赵效民:我觉得这倒不是,我觉得中兴这个会我并不是说谁的级别更高,但是说它的关注点不一样,华为这点是关注于云整体解决方案,IT的解决方案,从服务器,存储,网络,包括它这种管理平台,这样一个。中兴这个会就是focus在云数据中心,我怎么帮助你做一个更好的云数据中心,它不涉及到你内部的IT的堆栈,你这个IT堆栈到底用什么样我不管,其实帮助你更好能管理,能更好地做到这种节能,绿色,能做更好的快速部署,这可能是中兴所主要传达的一个点。

  华为这个相对来说更是一个企业级IT解决方案的阐释,当然它focus的重点是在云这方面。

  杨昀煦:所以,这回华为在整个云服务,给我们提供一个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让中国人更有信心用自己的东西,国外厂商会不会也相应有一些压力?

  赵效民:绝对的。我觉得毋庸置疑,肯定对于像惠普,IBM,戴尔,思科来讲,华为绝对是一个不可轻视的对手了。包括国内的厂商,包括像把IBM X86服务器收了的联想,还有浪潮,我觉得至少在这个气魄上,这种气势上我觉得现在已经输了华为一筹了,的确这方面华为给我们做出了一个榜样,希望以后在其他的,在某些细节层面能做得更好,更完美,那就更不错了。

  杨昀煦:所以华为还是有提升空间的。今天应网友之邀非得说说华为,如果大家还没看高兴,我们还有相应的专题来给大家去看。因为我们前方记者也为我们贡献了特别多,也一直在前线给我们做报道。

  赵效民:所以应该可以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帐号,下回我们在屏幕上打出一个二维码。

  杨昀煦:其实如果大家每次听我们有时候品评一些新闻,没有听到您想听的那些新闻也可以关注我们微信,因为我们每个周五有IT女主播,剩下的新闻还是会给你们播报一下,这样听起来比较方便。非常感谢各位网友,我们下期见。

  赵效民:下期见,周末愉快。

  杨昀煦:周末愉快。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