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被寄予厚望的掌上电脑行业,一个是被公认为前途无限的无线通讯市场。商务通短信王在二者间建起了一个交互式的平台,并期望借此在2002年里再度起飞。
在“不闹动静,市场就衰”等炒作有理的论调下,2001年,国内掌上电脑市场从一开始就“乱”得一踏糊涂:价格战故技重演,技术战有名无实,口水战更呛的让人睁不开眼……。
“眼球”是吸引了不少,但和这种急尽炒作之能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掌上电脑市场的增长明显放慢,与前一年同期相比仅增长了17.9%。显然,已经失去方向和前进动力的市场,迫切呼唤具有革命性的产品出现,注入活力。
去年11月,恒基伟业推出了商务通短信王。
短信王是在原有掌上电脑功能的基础上加上了短信功能。配合手机使用,用户通过红外线接口或专用的手机连线,即可收发短信息。凭借其独特的支持手写输入、个性定制、短信群发和短信连收海量存储的功能,不仅解决了呈爆炸性增长的手机短信的发展瓶颈问题,也把举步不前的掌上电脑市场导入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领域。
PDA面临生死抉择
2001年,许多掌上电脑厂商仍然延续了以往的战略,把重点放在了怎样瓜分市场既有的蛋糕上,不断挑起战火,不择手段拼命挤压同行和竞争对手,炮制出一幕又一幕的新闻事件。
但事实是,2001年的市场环境与前两年有明显的不同:一方面,随着入世脚步的临近,市场竞争加剧,这对于国内厂商而言将是思考如何站稳阵脚,并谋划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刻了。仅国内进入掌上电脑领域的厂商就已经从30多个增加到100多个,其中不乏长城、TCL、海尔这些家电和IT巨头,同时,国际厂商如康柏、惠普、卡西欧、Palm等也势如猛虎下山。在国内PDA市场正演变成一个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下,国内PDA厂商必须以更开放的眼光,在战略上进行调整,才能应对这一新的竞争形式。
而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技术的深入理解和需求的升级,具备简单的记事和名片功能的PDA显然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个性化功能的需要。显然,必须通过优化供给,对现有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切合消费者的需求趋势进行拓展,掌上电脑市场才会生机焕发,进入可持续的高速发展期。
掌上电脑行业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
手机短信先天不足
相对于被寄予厚望而不成气候的WAP手机而言,手机短信颇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2001年年初,一些咨询机构纷纷配合中国移动基于手机短信息SM S的“移动梦网”计划,称中国一年的手机短信息量将达100亿条,价值人民币10亿元。实情是,仅海外上市的中移动在一到六月的手机短信息使用量,即已达到惊人的130亿条,半年即已超出事先预计的全年总量30%。有人惊呼,中国短信市场的潜力不可限量。
但是,在巨大的需求面前,手机在收发短信方面的局限却越来越明显:输入方式复杂,费时费力、存储能力有限等都造成手机在产品形态方面的先天不足。
手机存在发送短信的局限却为信息服务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也让掌上电脑厂商看到了希望。掌上电脑成熟的手写输入技术,海量存储和交互能力,恰恰弥补了手机收发短信的不足。
商务通短信王捷足先登,四大特点招招指向手机软肋。
短信王支持手写输入,短信输入速度快;预制了约300条短信息,可供用户直接使用;具备群发功能,可以一次向299个电话号码同时发送一组短信,而不用费劲的逐条发送。连续接收短信息,海量存储可达1999条!
自短信王开始,掌上电脑找到了短信这一战略性的大舞台。
商务通能否再造辉煌
从对市场时机的把握来看,商务通短信王不仅应运而生,而且挑选的推出时机也恰到好处———过早推出,则短信市场尚未启动,大众缺乏对此类产品的需求认知;过晚推出,则可能出现其他产品,市场空间会被引向其它领域和行业。
和PDA的启动期、普及期和个性化时代相对应,商务通的定位也从成功的商业人士到普及面更广的大众到追求时尚的年轻一族。商务通短信王的推出,显然是商务通年轻的标志。就象随身QQ一样,用商务通短信王随时随地分享一下彼此的欢乐,甚至短信传情等等,不失为当下时尚一族信息工具的最佳选择。而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商务通产品也更趋向大众和百姓,使用者的年龄分布从集中在30岁以上,开始向20岁左右的时尚青年人群靠拢。
当一些厂商对自己这个市场老大频频发难,时而价格战、技术战,时而口水战,时而竞合,时而刀剑相向时,商务通却“我自岿然不动”,把心思和精力全用在PDA的市场拓展和新产品的研发上。当这些人为掀起的泡沫在市场铁的事实面前破灭时,商务通已经悄悄地实现战略调整和力量的积累。商务通能否再造辉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