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市场 >

宽带市场:孟夏的喧嚣

2004-03-09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全球宽带用户市场: 2003年———步入更深入发展
  2003年,影响用户数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宽带接入价格一改2001-2002年平稳、略有上升的态势,2003年大幅下跌,全球主要DSL运营商的宽带使用价格平均下降了25%。价格的下降直接导致宽带用户数量的大幅增长,到2003年底,全球宽带用户已超过1亿。宽带用户的不断增长以及宽带需求的不断膨胀,使全球的宽带发展呈现出提速之势,目前主要经济体———“七国集团”和中国都已进入宽带市场容量最多的前10名。同时,宽带接入也遵循传统商品的全球地理转移规律:北美、日韩等国家的宽带市场增长已经放缓,而西欧、拉丁美洲和中国开始蓬勃发展。这些都表明,2003年全球宽带市场已经从少数国家局部发展、价格高昂、奢侈品的局部发展阶段开始步入全球大规模发展、价格适中、大众都能支付的更高、更深入的发展阶段。
  赛迪顾问《2003-2004年中国宽带接入设备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根据各国或地区的宽带用户规模、年增长率、宽带用户占互联网用户的比例、人均收入等综合指标,从2002年ITU排出的宽带渗透率(宽带用户/总人口)前15名国家和地区中,选取宽带用户市场比较重要的国家和地区———韩国、日本、欧盟部分国家、美国及中国香港。数据表明,近三年宽带用户市场处在扩张期,增长率不断下降。2003年,如图1所示,欧盟、日本分别以93.3%和81.5%的年增长率处在扩张前期;韩国、美国及中国香港分别以24%、35.5%和25%的年增长率处在扩张中、后期。
  同时,韩国、日本、美国以及中国香港的近3、4年的历史数据显示,不同国家的宽带用户市场发展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第一,初期,各国宽带接入运营商的大力推进,宽带用户市场发展周期的引入期和发展期时间较短,迅速进入扩张期,扩张期则较长;第二,宽带用户市场的扩张期一般为3-4年左右,之后进入年增长率近乎零或为负的衰减期;第三,增长率达到最高点后的1-2年内,大幅下降,百分点通常四位数降到三位数再到两位数,3-4年后将一直保持不断下降40%以下的年增长率。
  中国宽带用户市场: 2003年———黄金期第一年
  在中国,宽带设备采购的九成以上集中在传统电信运营商。但是,不同宽带接入运营市场,竞争程度也有所不同。在XDSL接入市场,存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铁通三个ISP,但中国电信的宽带用户绝大多数集中在中国南部;中国网通集中在北方十省;而铁通的基础网络有限,无法和前两者相抗衡。因此,中国XDSL接入市场基本处在地域、寡头垄断中,基本没有竞争。LAN接入市场的ISP相对较多,因此不同实体间有一定的竞争。在HFC接入市场只有广电一家,不存在不同实体间的竞争,因此尽管广电集团没有获得电信运营的许可证,但由于其对资源、网络的占有,实际上处于对HFC市场的垄断地位,中国HFC接入市场基本没有竞争。WLAN接入运营市场由于在政策上并不实行类似基础电信运营那样严格的牌照管理,因此ISP相对较多,因此有一定的竞争。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广电具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而铁通、长城宽带等品牌知名度较低,因此WLAN接入运营市场存在一定的品牌倾斜效应。
  2003年,宽带运营商大力推广宽带接入业务,首先,资费价格大幅下调、资费方式越来越灵活多样;其次,设备终端和局端价格下降使宽带接入价格下降,甚至出现零初装费;然后,运营商整合了宽带应用产业链的各环节,确定了适当的分成模式,丰富了宽带用户的应用内容。种种利好因素最终导致2003年中国宽带用户“雪崩”增长。2003年底,宽带用户数达到1209万,年增长率为208%,虽较2002年的300.5%略有下降,但新增用户同比增长177.2%。因此,中国处在宽带用户生命周期曲线的黄金时代———扩张前期。
  在产品结构上,由于中国电信、网通的大力推广,尽管技术上并不先进,但ADSL业务还是在中国迅速开展起来,并成为中国主流的宽带接入方式。目前,中国有59%的宽带用户采用ADSL方式,它已经上升为宽带市场的主要接入方式。同时,通过对季度数据的整理,赛迪顾问发现,在ADSL接入增长率不断攀升的同时,LAN+FTTX及其它宽带接入方式的增长率不断下降,ADSL呈现出对其他宽带接入方式强有力的替代作用,同时,ADSL局端、终端设备也占到宽带接入设备市场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
  中国宽带接入设备市场: 2003年———跳跃发展
  宽带用户规模的大幅增长使2003年宽带接入设备的需求大幅增加。2003年,ADSL终端设备销售量达到700万,同比增长337%;销售额为21.7亿元,同比增长214.5%。ADSL局端设备全年销售1520.3万线,销售额达到65.3亿元。WLAN设备市场规模为4.3亿元,同比增长了205%。
  2003年由于运营商对市场的极力干预,ADSL设备需求的急剧上升反而导致设备价格的急剧下降。然后,运营商为获得规模经济利益,开始精简合作厂商,最终形成了利润较低、竞争格局较为稳定的局面。因此,ADSL设备市场在2003年的发展异与一般的产品发展规律,跳过了价格上升、利润增加、新厂商进入等阶段。
  现在,中国的宽带接入设备供给市场的集中度提高,主要厂商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ADSL局端供给市场上,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华为、中兴、UT斯达康四家厂商的CR4远远超过50%,ADSL终端供给市场上,大亚、同维、实达、中兴四家厂商的CR4也远远超过50%,因此在理论上都属于极端垄断。而2003年,国内厂商凭借在渠道、价格、本土化等方面的优势,市场份额上超过国外厂商,成为ADSL设备供应的主力。在WLAN市场上,以Cisco、D-Link、Netgear、华为为首的四大厂商也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因此中国WLAN接入设备市场也是极端垄断。
  通过对厂商的调研,赛迪顾问认为,尽管设备价格大幅下降,但2003年,宽带设备需求总量的大幅上涨抵消了价格下降对利润的负面影响,估计接入设备厂商的总利润仍有较大幅度上升,但同比增长不超过237%。未来两年随着运营市场竞争的加剧、宽带用户规模的增长等,设备厂商总利润仍将保持增长。但通过对韩国的跟踪发现,现在,用户对DSL的需求主要来自于速度更快的技术方式,2003年初,韩国46.3%的月新增宽带用户选择VDSL接入,VDSL设备对ADSL起到很强的替代作用。因此,在未来2年左右,中国宽带设备厂商的产品转型将不可避免,如何根据技术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将成为近两年设备厂商重点关注的课题。
  2004:中国宽带用户市场的“仲夏夜之梦”?
  对未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也表示将继续大力推广ADSL业务。根据中国网通集团副总经理冷荣泉的计划———三年内,中国网通的ADSL宽带用户将占固网用户的20-30%,而现在这一比例仅有3.55%,因此按现在的固网用户发展速度,中国网通的ADSL用户必须以每年10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增加。同时,中国有规模庞大、高达7950万的互联网用户,远高于不到3千万的韩国,但目前,中国宽带用户/互联网用户的比率却远远低于韩国。同时综合其他国家的发展规律等因素,赛迪顾问认为:2004年-2005年,中国宽带用户市场仍会出现大幅增长。
  在重点省市上,广东、浙江两地的宽带用户总数、宽带用户占互联网用户的比例、2003年宽带市场增长等指标都高于其他省市,是中国宽带接入市场的重点。但是,在人均收入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广东的互联网用户是浙江的两倍,而宽带用户/互联网用户(12.08%)却远低于浙江(18.68%),因此,广东的宽带接入市场总量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上海人均收入在全国排名第一,但由于人口基数比较小,因此互联网用户总数少于广东、辽宁两省。但是同浙江相比,上海人均收入高于浙江,但宽带用户/互联网用户(9.27%)却远低于浙江(18.68%),因此上海宽带接入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江苏的人均收入、互联网用户总数同浙江相差不大,但宽带用户/互联网用户(9.22%)却远低于浙江(18.68%)。因此,江苏的宽带接入市场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辽宁的人均收入、互联网用户总数同山东相差不大,但宽带用户/互联网用户(2.54%)却远低于山东(5.9%),因此,江苏的宽带接入市场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004年的中国宽带市场仍将枝繁叶茂。但是,对于其中的参与者,尤其是众多的中小设备厂商,依然是“乱云飞渡,难从容”。只有那些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资本经营等多方面独具特长的企业,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那一抹仲夏日头下的树荫。

ChinaByte(e.chinabyte.com)—通信产业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