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P“复活”
“几年前曾被宣判‘死刑’的VoIP技术如今呈现出卷土重来的迹象。2004年,我们将看到VoIP技术的复活。”In-Stat/MDR公司高级分析师Daryl Schoolar说。
像是要对2004年的电信市场变局预先写下注脚,2003年底,美国各大本地及长途电话运营商、有线电视运营商,以及专门的网络服务提供商竞相吹响了加入VoIP市场竞争的号角。他们或率先在部分试点地区推出VoIP服务,或高调宣布2004年VoIP业务的发展蓝图。一时间,曾经让运营商们拿不定主意该如何落地的VoIP业务,已然成了美国电信市场最炙手可热的业务“新宠”。
最早在纽约推出VoIP服务的是一家叫做Stealth Communications的网络服务提供商。通过这项变革性的服务,用户们获得了不必按分钟付费、随意拨打本地及长途电话的电信业务新体验。
然而,由于受到网络覆盖、用户规模、市场号召力、经济实力等因素的制约,专门的网络服务商们在推进VoIP业务方面进展缓慢。以较早推出VoIP服务的Vonage公司为例,该公司用户数至今尚不足10万户。
几大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加入为美国VoIP市场启动添加了强劲的推动力。
2003年12月,美国老牌电信公司、第一大长途电话运营商AT&T宣布,面向部分市场企业用户推出VoIP服务,并开始针对个人消费者用户进行小范围试验。该公司表示,2004年将在全美范围内的部分大城市推出面向个人消费者用户及更多企业用户的VoIP服务。这将是美国运营商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推出VoIP服务。
紧接着,本地电话运营商Qwest也在部分地区推出了VoIP服务,并计划扩大业务覆盖范围。
觊觎电信业务市场已久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们也不甘落后,对于他们来说,这也许是杀入电信服务市场、与传统电信运营商分“一杯羹”的最佳契机。时代华纳与长途电话运营商MCI以及本地电话运营商Sprint结盟,计划推出面向家庭的VoIP服务;Comcast也宣布了进军VoIP市场的计划。
沃顿商学院商业及公共政策教授Gerald R. Faulhaber表示:“连行事一贯谨慎保守的Comcast公司都要涉足VoIP业务,这说明,市场上VoIP的种种复活迹象都是真实的,即便大规模启动还须时间,但是VoIP迟早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低价格,高收益”
VoIP业务吸引众多市场竞争者加入战局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对于用户来说它意味着“低价格”,对于服务提供商来说则意味着“高收益”。
目前美国市场上不同服务提供商的VoIP业务资费政策各不相同,总的来说,用户每月只须支付20~40美元,即可不受限制地进行本地及长途通话、收发语音信件。
与传统电话相比,VoIP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目前美国传统电话包月套餐的价格一般为50~60美元/月,加上10美元左右的税金以及一些其他收费,就是60~70美元/月;而以Vonage公司为例,该公司的VoIP本地及长途电话包月价格仅为35美元/月,加上联邦附加税以及其他额外收费,总共才为37.54美元,价格仅相当于传统电话的一半。
VoIP业务资费之所以能够比传统电话便宜,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技术本身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也由于目前VoIP业务面临的政府税收以及其他公共收费比传统电话少。
即便执行这样低的资费标准,VoIP能够为服务提供商带来的收益还是非常可观。Schoolar认为,到2007年VoIP业务将为服务提供商带来4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
VoIP市场的兴起还将为低迷的电信设备制造市场带来新的商机。关注通信网络市场的Boardwatch公司发布报告称,尽管2002年整个VoIP市场价值仅为10亿美元,然而到2006年这个市场则将增长到43亿。
除了价格低以外,VoIP还拥有其他业务方面的优势。例如,Qwest目前提供的VoIP服务可以满足用户上网查询未接、已拨电话记录的需要,还可以在网上预设时间拨打某个电话。此外,在线查看、收听语音信件也是VoIP所能提供的新服务。
VoIP的价格优势以及新的服务特性,决定了它存在的市场价值。对于传统电话业务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美国著名调查分析公司Jupiter在最新的分析报告中预言:互联网电话正在从IT专业人士青睐的高科技,摇身变为普通消费者用户触手可及的新服务。从2003年到2007年,全美使用VoIP服务的家庭用户将由10万户猛增至400万户。
业内人士纷纷指出,发生在2004年初的VoIP业务热,标志着美国人的通信方式正迎来一场划时代的变革。
“替代”神话何时上演?
VoIP业务崛起“江湖”,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尽管人们普遍看好VoIP的未来发展,并认为其最终将成为话音通话方式的主流,然而,“VoIP替代传统电话”的神话究竟何时才会上演?
Schoolar指出,这样的情况不会很快出现。即便在3年后,VoIP拥有了400万美国用户,这样的用户规模与美国传统电话的1.13亿家庭用户相比仍然是一个很小的数字。VoIP的大规模普及,尤其是在家庭用户市场,将会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即使是最急于发展VoIP业务与传统电信运营商展开竞争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们也承认,对于这项技术的成熟度他们还有一些怀疑,现有的VoIP设备大多数不曾经过大规模商用的考验。
此外,VoIP业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是依赖于互联网、计算机的一项应用,而不能通过特殊的终端设备直接使用。这意味着VoIP业务的潜在用户群存在一定的局限,与各地计算机/互联网普及率的高低密切相关。
带宽也将是制约VoIP业务发展的一个因素。事实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VoIP之所以曾一度被“宣判死刑”,正是因为当时大多数计算机还是通过传统电话线、以56K的MODEM接入互联网,难以实现令人满意的通话质量。随着DSL等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有所改善。然而,目前仅有20%的美国家庭实现了宽带接入,因此,带宽的制约仍将影响VoIP在家庭用户市场普及。
VoIP技术自身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瓶颈问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美国电信市场上提供的VoIP服务经常会出现一些串线、语音延迟现象,在通话质量方面还不能与传统电话相比,但通常来说比手机的通话质量会好一些。
还有一些细节问题也是VoIP需要解决的。比如:如何在断电时实现VoIP通话?传统电话在断电时通话可不受影响,但VoIP业务由于对互联网的依赖做不到这一点。目前一些服务提供商正尝试通过电池来解决这一问题。
此外是紧急呼叫的问题。目前在美国,911紧急呼叫是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由传统电话运营商来提供的。如果用户希望以VoIP替代传统电话,那么其911紧急呼叫如何实现?
时代华纳表示将通过其合作伙伴MCI及Sprint向VoIP用户提供911紧急呼叫服务;AT&T也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Qwest则表示,将在2004年向VoIP用户提供911紧急呼叫服务(具体方式未透露),但目前建议VoIP用户仍保留他们的传统电话线路。
尽管问题重重,然而由于VoIP所代表的一种产业发展方向,人们还是对这个峥嵘初露的市场寄予了隆重的关注。标准普尔在最新的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虽然VoIP业务目前还处于基础发展阶段,但它很有可能在今后成为彻底打破电信业原有市场格局的决定性力量。
小辞典:
VoIP(Voice over IP):通过语音压缩的设备对话音进行压缩编码处理,然后把这些语音数据根据相关协议进行打包,经过IP网络把数据包传输到目的地,再把语音数据包串起来,经过解码解压处理后,恢复成原来的语音信号,从而达到由IP网络传送话音的目的。
计算机世界网(www.cc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