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家观点 >

“家家e”脱困出路:要在产业链中求发展

2002-08-01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任何产业都存在一个规模效应,因为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效益。“家家e”市场也是如此,它包括宣传上的规模效应、终端供给上的规模效应、内容服务上的规模效应。从这半年的推广来看,“家家e”难以形成规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家家e”终端的普及不力。首先,在应用为主的时代,没有内容服务就不可能有终端的普及,应用和终端的普及要同时进行。运营商虽然有对“家家e”的优越性进行宣传,也进行了一些相关业务的开发,但是力度不够。大多数用户对于相关的服务内容无法有切身的体会,仅仅停留在模糊认识的程度。要让近2亿的固话用户换掉已经在使用的话机,靠什么去驱动?在这些电话用户里,会有多少人专门为发送短信而购买“家家e”终端呢?显然,如果对用户的利益驱动力太弱,就无法启动这个巨大市场。因此,内容建设的不力,已制约了“家家e”终端的普及。其次,短信终端话机价格还比较高,一般在300元到500元之间,高出普通电话200元以上。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驱动力,无论是对已装电话的用户还是对未装电话的用户来说,都不愿多支付这么一笔费用。用户的规模上不去,规模效应也就无从说起了。

  不过,“家家e”业务是一项全新的电信业务,其终端产品也是一个全新的产品,这对中国电信和终端制造商都是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据悉,深圳泰丰、TCL通讯、步步高、上海贝尔等都为自己所生产的短信电话打开市场做好了准备。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家家e”终端的普及,中国电信要特事特办,可以与制造商建立合作模式,由厂家提供终端,中国电信与之建立分成模式,即双方从“家家e”业务收入中按一定的比例分成。因为双方具备为启动市场而进行大量宣传推广的合作基础,所以完全可以建立互惠互利的盈利分成模式,结成“利益共同体”。有了这个共同体一致利益的保证,规模的形成应该是早晚的事情。
 
  建立全新赢利模式--运营商应让利
    
  “家家e”搭起的是一条全新的产业链,链条的一端是用户,另一端是网络设备供应商、终端设备制造商和内容提供商等。电信运营商作为联系各方的中间环节,担负协调整个链条正常运转的作用,它的事务是建设、管理、维护好系统平台,并且协调服务和内容的开发。因此,如果还是采用传统产业链的单一盈利方式,不考虑制造商和内容提供商的盈利空间,“家家e”搭起的这条新的产业链就会脱节。没有利益,哪来的合作呢?

  铸造产业链需要合作,那么合作的关键在哪里呢?“移动梦网”计划最核心之处,是确定了中国移动与服务提供商双方的分成比例。在网络还没有清晰的赢利模式时,无线网络服务就可以有钱赚,这让服务提供商感到欣喜,并提高了业务开发创新的积极性,也使手机短信业务越来越红火。与短信一样,业界瞩目的i-mode商业模式的成功也是基于DoCoMo和内容提供商的良好合作关系:NTT DoCoMo负责收取资费,并向内容提供商收取9%作为佣金,市场推广由DoCoMo负责。整个操作为参与各方带来了好处和便利,同时也减轻了内容提供商的负担,使其可以集中力量专注于内容本身的开发。据统计,i-mode的用户数已超过了3000万,共有3000多个相关网站为其提供内容,其中包括700个左右正式的内容提供商。这充分证明,只有打通产业链,产业才能兴旺起来。

  “家家e”产业链的建立也可借鉴这种模式,电信运营商让利,与终端设备制造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共同分成,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建立和发展一个属于“家家e”的盈利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电信运营商应走出传统定位和发展思路,对产业链进行重新定位整合,在产业链中体现“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并让各方都能在产业链中充分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获利的机会,从而促进整条产业链的繁荣。
 
  作为一个拥有无限前景的新业务,“家家e”将成为中国电信一个新品牌,它不仅是中国电信今年发展的重点业务,更是中国电信未来业务转型的一个突破口。借“家家e”业务,中国电信不仅从短信市场分得“一杯羹”,更重要的是以此进入信息服务市场。业内人士分析,信息服务可以是“家家e”业务重要的收入来源。因为庞大的固定电话用户群奠定了“家家e”业务发展的根基,如果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强与终端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合作以及与其他运营商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家家e”产业链的规模运转,相信它的市场前景将是一片光明。

eNet硅谷动力(cio.enet.com.cn)—通信信息报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