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中国视频会议市场激增 主导下一波热点应用

2004-01-12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2027



  美国IDG预测的年度IT业界热点技术中,视频会议技术位居前列。
  全球盛名的通讯专业领域WainHouse研究机构在“2003年中国国际多媒体视讯论坛”
  电子邮件主要是文字的沟通和交流,不具互动性,MSN、QQ即时通信具备互动性,然而,在图片演示、声音、图例传输,以及在多点会议上先天不足,而视频会议却使这些需求“一步到位”,据此,有业内人士乐观地指出,视频会议有望成为电子邮件、MSN等互联网时代沟通交流应用后的“新贵”,成为下一波沟通交流的应用“热点”。
  “三驾马车”推动视频会议市场
  其实视频会议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它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0多个年头,我们经常从新闻中可以听到“某某政府召开电视会议”,其实用的就是视频会议系统。不过,与今天不同的是,最早的视频会议系统只是政府与垄断性行业,如电力、电信、金融的奢侈品。这些系统基于H.320构建,造价昂贵,同时是在专网中运行,而光专网的建设投资一项就高得吓人,将众多数企业和个人排除在应用者的门槛之外。
  在专网中运行的视频会议系统需求催生了POLYCOM、泰德等国外企业进军中国,这些企业与产品也具有时代环境的特征:在专网中运行,预算很高,约500万-5000万之间。企业发展迅猛,竞争力强。而其进入市场早,品脾认可度也高,虽然产品价格昂贵,在宽带网络中无法运行,但在专线网络中效果很好。
  几年来,相对于其它互联网应用,视频会议在国内的发展不仅不迅猛,还可以以“老牛拉破车”来形容。有识之士早就指出,视频会议系统要迎来高速增长期,必须在政府及垄断性行业中得到解放,走向企业商务与个人市场!
  911与SARS,这一意外事件,在发展缓慢的视频会议市场注入了“强心针”,企业集团、个人开始大规模的采购与使用视频会议系统。然而,意外事件只是一种助推力,市场的发展自有其内在规律。
  WainHouse研究机构在有关视频会议发展预测中的分析,颇具说服力,视频产业近年来迅猛发展主要源于三大驱动力:技术推动,我国ADSL市场价格不断降低,新增用户数不断增加,逐渐占据企业上网的主要方式。宽带、DSP、流媒体技术高速发展;商业驱动:企业成本控制意识加强,减少出差旅行费用,加快决策时间,提高效率。市场驱动,最终用户、运营商、产品提供商、服务提供商、政府这几个市场价值链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相当成熟。
  瑞福特:“软硬兼施”促视频会议商用化
  WainHouse的分析,在这些年国内视频会议的发展得到印证,从最终用户看,各个企业已经将过多的差旅支出列入成本削减计划,同时,将如何提高沟通效率,远程管理沟通提上了日程。
  另一方面,众多企业通过技术的改进,将视频会议拉下了“政坛”,针对这些企业消费群体大多没有专网,总部与分支机构通过宽带网联系、预算相对较低的特点开发产品。如深圳瑞福特,介入市场之初,即看中企业集团与上市公司这个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开发出全球首台Internet硬件级别的会议室终端及解决方案,不用另建专网,在Internet中即可运行,能够适应复杂的、动态变化的宽带网络环境。尤其是该企业开发的革命性的Smart In One视频会议系统,中等预算,几十万元左右,企业可以轻松承受。这个系统除了传统的会议功能外,还具备PPT文件演示、同步浏览、同步上网、会议投票、电子白板等企业商务活动常用的数据会议功能,因此在大中企业倍受亲睐,占据国内企业市场最大的份额。“瑞福特”几成“商用IP视频会议系统”的代名词。
  个人应用:尚等时日
  个人市场启动,当是视频会议成为互联网“热点应用”的关键。
  腾讯QQ应该算是点对点视频应用的最大推动者。不过,这一功能只在两点这间进行,多方沟通存在问题。主要是点对店的沟通、聊天用。
  其他软件公司开发出纯软件视频产品欲在个人市场中有所作为。但因为这些产品是安装于操作系统平台上,资源占用较大,随着用户增多,服务器性能不足将在处理音视频上遇到问题。因而产品的成熟性、稳定性上,用户较难有高的满意。另外,价格上也离个人应用有较大距离。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也看好这一市场,想在个人与企业视频会议租用上打开市场,目前已经启动。
  不过,业内人士预测,这些技术问题都将市场中得到解决,只要市场需求在,随着用户增多,价格、技术都将被人们攻破。视频会议,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下一波“热点应用”是大势所趋。

新浪科技(tech.sina.com.cn)

相关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