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企业也曾以拥有这样的窗口而骄傲,有多少先进典型出自这里,有多少先进人物出自这里,有多少服务经验出自这里,想想都觉得是何等的辉煌。那时的“114”经常充当“红娘”,能够把曾经失去联络的人又拴在一起,也可以帮用户寻找到一些陌生的想去的地方,方便自不待言。
可是今非昔比,当前的电信市场已经形成六大运营商的竞争格局,“114”被南方中国电信和北方中国网通继承下来,随着其他新运营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114”已不再风光。在一些地方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拿起电话,拨打114,不是不通就是告诉你重新换另外一个号码,要不就是有些客户资源无法查到。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114还能再承担起全社会的查号重担吗?
“114”查号不准或无法查到,除了企业和个人变更号码后不登记的因素外,主要是企业认为114号码乃企业自有资源,号码名址更是企业保密资源,无法对其他企业的用户服务。在新形势下,要想建立全社会的查号台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让114这一品牌继续发挥其原有的作用,需要监管部门出面牵头并进一步整合。肩负保护用户利益任务的监管机构应该尽快拿出办法,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几年来已经有一些运营商,特别是用户多次反映这一问题,如果等到各地竞争加剧,问题会更加突出,解决起来会更难。
曾有人出招,建议监管部门出面运作“114”,各大运营商向当地监管部门提供各自的客户资源由其统一管理。但是,一是因为作为监管机构,不可能搞经营,另外也会有以权谋私之嫌,如果不经营纯粹服务呢,也没有那么多经费,再说也有新的垄断之嫌。还有人认为,基于上一种方案的欠缺,各大运营商应该在监管部门的组织下公布各自的查号台,比如设立“9114”、“3114”等,这样既避免了客户资源的泄露,又解决了人们查号的烦恼与当前“114”的尴尬,可谓是“一箭三雕”。
笔者以为这虽然是解决起来较简单的办法,但是下策,因为,这无形中就浪费了114这个号码,114不仅是一个短号码,还是一个品牌,一个人们记忆中的老朋友,生活中的“助手”。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是监管部门应该统一牵头,交由当地某主导运营商统一管理,由企业几方互相坐下来协商,拿出结算办法。如果企业难以达成意见,也可几方投资,共建114平台,再分别接入各企业。
不管怎样,114查号服务是该加强研究,拿出解决办法的时候了,因为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让用户承担改革的成本。
中国信息产业网(www.cni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