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覆焉 兴焉——即时通信软件企业化

2004-04-14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覆——即时通信软件企业化的“禁”遇
  美国和欧洲的不少大公司,都像对付计算机病毒一样防备着互联网上的即时通信。这些公司将大部分IM(Instant Message,即时通信)软件都列为封杀对象,如美国在线的ICQ、微软的MSN、雅虎的Messenger等,公司员工被禁止在上班时间使用这些IM软件。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明确禁止员工上班时间使用公共IM的公司数量,要占总数的50%强。而在国外的IT企业中,封杀公共IM的现象更普遍。往往我们“因为陌生而相聚,因为熟知才别离”,越了解,越是谨慎和理性。
  而国内的大中型企业,对这些即时的通讯软件也多是敬而远之。IBM的Lotus Sametime算是最早被国内企业所接受和使用的企业级IM产品了,它2000年开始在国内推广,至今也只有方正、LG、中国建设集团这样的百多个企业采购。至于那些公共IM产品,在这些大公司里,更是没法立足。只能作为员工工作之余,放松神经“不务正业”之用。对于规模较小的公司企业,使用QQ、MSN等公共IM的频率要比大中型企业高的多了。企业管理者大多对于工作期间的上网聊天不过多的干涉,“只要不影响正常工作,我们一般是不坚决反对的”。员工比较少的小企业,便于随时的监控,所以一般不会有什么太超规的滥用即时通信软件现象的发生。而且即时通信在某些情况下,确实方便了员工与内外界的信息沟通。这一点在非典期间就体现的相当明显。即便是这样,公共IM在中小企业也只能是地下操作,变不了类似E-mail这样的正宗,登不上大雅之堂。
  综观国内外的大小企业,为何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对于IM都是如此的“不近人情”。对此,联想刘先生的观点可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直接的原因是公司担心IM中的聊天、交友等娱乐功能被员工过分滥用,影响正常工作;还有就是公司对即时通信的成本收益,缺乏明朗的认识。尽管目前大部分公共IM软件以免费方式提供给个人,但其企业版多数是收费的,而且一般按用户端数量来收费,在一个终端较多的企业中,实施IM的企业版将会导致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开支,能否产生收益,能产生多大的收益,在管理者们看来是存在很大变数的,而且即时通信可控性太差,大多依赖于员工的自觉性,不便管理。另外,企业级即时通信对带宽等硬件也有一定的要求,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影响企业内部网正常的数据通信。”
  病毒和黑客的攻击也是影响即时通信软件进军企业的重要因素。即时通讯软件具有先天的“不足”,使它容易成为病毒或黑客攻击的目标。比如传送资料没有经过加密、避开企业防火墙、内建有联络人清单等等,这些都可以让黑客或病毒轻易利用来散播病毒或入侵电脑。病毒借助于即时通信软件绕过传统防火墙,给企业内部网带来的损失是不可预料的。继电子邮件之后,即时通讯软件已经成为病毒、黑客入侵的新“管道”。
  兴——以自身特色作生存之本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对于即时通信,企业管理者们仅仅的封堵是阻挡不住它那野火燎原之势的,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人的天性是向往自由、沟通的。符合天性的东西都是有生命力的。”联想刘先生的这一席话似乎点出了即时通信企业化必将迎来的光辉前景。
  “水能覆舟,亦能载舟”。随着技术的发展,即时通信软件的功能不断强化,交互性强,可即时沟通,可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的优点在企业化进程中逐渐显现。以方正科技为例,通过使用IBM的Lotus Sametime,那些看似不可避免的通信费用减了不少,有时候不得不跑一趟的出差,也可以通过即时消息、移动短信、视频会议、网络传真等即时通信手段得到更有效的解决。即时通信在方正集团的日常沟通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商务和物控等部门的应用,更是让其工作方便不少。不管是处在总部局域网里,还是在下属企业局域网里,或是出差在外通过拨号方式、专线方式接入互联网,都可以随时与集团其他同事进行实时交流,可以传送客户需求信息、订单、市场行情等,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产品资料、报价等等。“即时通信,确实很方便,”方正科技的吴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对于即时通信软件企业化的优势,无论是在顺应人的天性发展方面,还是对企业的效率效益提高方面,都开始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者们的认可和重视。那么对于它的那些“先天不足”,企业公司又是怎么看的呢?就像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管理者们起初担心网络会让自己的员工变得“不务正业”一样,对于即时通信的即时互动沟通,管理层对“滥用”的忧心也是不无道理的。但现在他们也慢慢看开了,“技术的应用,都是有利有弊的。如果把这些核心的东西,比如即时沟通、聊天等,屏蔽掉,那就失去了即时通信赖于存在和发展的特色。所以现在的关键在于公司企业的管理层是否觉得即时通信给自己带来的利已远远超过它的风险和弊端。”
  至于病毒和黑客的攻击,企业公司现在也看的淡了。“这是必然的。病毒和黑客攻击,也不单单限于即时通信,现在流行病毒。不能因为害怕病毒,我们就什么事都不干了。”从方正科技吴先生的笑语中,我们可以听出如今企业对于新技术的那种冷静的理性。
  需求市场对即时通信的逐渐接纳,已渐渐让其企业化进程,越来越顺畅。即时通信软件的开发厂家们,也抓住这难得的市场契机,顺应市场需求,在安全性和实用高效性上下功夫,纷纷推出自己的企业级IM新品,为即时通信软件的企业化“呐喊助威”。 微软推出的Office Live Communications Server 2003就包括向企业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即时通信服务功能;而国内的金山公司推出的WPS OFFICE也在服务器端的功能中增设了用于企业内部的即时通讯工具金山即时通;腾讯在原BQQ基础上推出企业级即时通信产品腾讯通(RTX) ,更为注重企业所需要的安全、可管理性和高效性。同时强调了高实用性和易用性。还有IBM的 Lotus Instant Messaging & Web Conferencing 3.0等等,这一切都为即时通信企业用户市场的真正繁荣铺好了路。
  但正如联想的一位人士所言,即时通信软件的企业市场“繁荣是肯定的事,只是目前恐怕有些问题。这主要是由我们国内企业目前的信息化状况决定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硬件建设还很不到位。我们搞即时通信,强调互动,也不能只局限于大企业大公司之间。”凡此种种,预示着即时通信软件企业化的前途是光明一片,只是道路有些曲折。

东北新闻网

相关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