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专家:
-赛迪顾问通信与网络咨询事业部
刘淑敏
主持人:
-本报记者计育青
主持人:请您谈谈下一代网络在国内的进展情况?
刘淑敏:自2001年起,中国电信运营商就开始了NGN的测试和实验网工程。中国主要电信运营商都开展了NGN实验网建设,有的甚至开始了规模的商用服务。由于不同运营商的网络状况不同、客户情况不同、业务范围不同,因此各运营商对NGN的定位也存在差异。中国各大运营商的NGN试验结果表明,NGN的商用价值已是不争的现实,下一代网络将是中国电信业未来的重要战略转型途径。经过2年多的发展,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和NGN厂商奠定了NGN的宝贵经验和发展模式,下一代网络技术将会得到更大规模推广。
主持人:可以说,下一代网络一直是一个焦点,但是现实来看,它在国内的发展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迅速,您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瓶颈在哪里?
刘淑敏:广义的NGN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实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某种技术或产品;即使是狭义上的NGN,不同的厂商和运营商也有不同的理解,发展NGN的技术方案模式和商业模式也是不一样的。实际上,NGN在中国的发展也就短短的3年时间,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现在的电信市场已从过去的“技术驱动”转变到“市场驱动”,用户的市场需求成为电信业务发展和产品推出的重要动力,在目前的中国电信市场消费中,基本通讯需求已得到满足,电信运营商更多的是要挖掘用户的潜在市场需求,相对而言,潜在需求的挖掘难度更大,时间更长。
主持人:在下一代网络的演进策略上,您有什么建议?
刘淑敏:NGN的提出和发展思路是多种业务发展的统一网络平台,强调统一性和可扩展性。NGN的发展要顺应这种发展模式和趋势,针对不断涌现的新业务,来不断完善NGN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追求NGN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应以务实的态度、现实的解决方案和前瞻的技术路线来全面理解和发展NGN。
在NGN的发展过程中,运营商的选择和发展战略主导整个NGN市场的发展方向,为了降低风险,多数运营商都还是采取“先点后面”的应用方式:小规模试验、建立试验网、建立NGN网络,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将NGN整合到原有的网络基础上。
主持人:请谈谈有关下一代网络的终端进展情况?如何推动NGN终端的发展?
刘淑敏:NGN网络的部署和应用在中国还没有大规模展开,NGN终端对普通的消费者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超前的概念。国内厂商如华为在网络终端的应用上走在前列,华为发起并成立了“NGN终端产业联盟”,国基、台联、D-Link、Codent、C&S、丽台等数十家厂商纷纷加入,积极推动NGN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健康发展。
NGN终端的发展要随着NGN网络的部署和业务发展情况来看,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综合智能终端,集多种功能和应用于一身,成为用户各种信息交流和管理的综合载体;另一个方向是单一功能的特色终端,应用于某些特定行业或特定场景,成为用户个性化的一种选择。
主持人:在2004年以及近几年,下一代网络在中国的发展走向将会怎样?您认为应该从哪几方面来全面推动下一代网络的健康发展?
刘淑敏:NGN的发展和演进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这种长期性表现在标准的确定和完善、运营商的网络升级策略、设备厂商的技术成熟度以及业务提供和商业发展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厂商、运营商多方位的合作和探讨,切实为用户提供所需服务。
目前,NGN在国外也没有很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成功案例,NGN目前在中国还主要处于商用试验阶段。伴随着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逐渐成熟,运营商在未来的2-3年将进一步扩大NGN网络的测试范围,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开展商用服务,积极探索NGN的发展模式和服务模式。
记者手札
理性演进NGN
不可否认,NGN(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曾一度迷失方向。但是今天,它再次以更加理性的姿态向我们走来。
在过去的几年间,NGN的发展可谓步履维艰。有数字为证:1999年—2000年,美国大概有890个打着下一代网络旗帜的经营者得到了资金,而后来生存下来的还不到10%;2001年,由运营商和制造商构造的下一代网络产业,市场价值丢失了约1万亿美元。
NGN之所以遭受打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运营商对下一代服务认识不足,急功近利,盲目行事。在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就开始大规模建设网络,产业泡沫的出现就成了必然。不过受到挫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始终没有人否认向下一代网络演进是大势所趋,只是人们对待NGN的态度变得更加理性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NGN将经历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用专家的话来说,大规模的建设和应用至少要等到2010年以后。
时间进入2004年,NGN的发展呈现出了更为务实的特点。今年年初,ITU正式推出了11个NGN建议草案,涉及NGN研究方向、业务需求、体系框架、网络功能、互联互通等。目前,有关NGN的标准和技术正在制订当中,关于NGN服务的模式和内容的探讨也在进行当中。在此基础上,NGN可能会在2005年-2006年迎来真正的启动阶段。
正如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雷震洲所说的,时代在呼唤下一代网络,NGN好比一个新生儿,它一定会成长起来,但我们并不清楚最终它会长成什么样,因为在它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我们相信,NGN必将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成长,最终将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地平线上。
新浪科技(tech.sina.com.cn)—中国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