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传输技术为网络直播发展的瓶颈

2004-07-23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其实,但凡常上网的人都或多或少听过网络直播这一概念。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网络直播凭其多方面的特性成为了最具人气的网络应用之一。
  首先,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渠道,网络直播有极强的现场感和交互性,给网民带来一种全新的交流模式。通过网络,几十万人可以同时交流和互动,对受众的吸引力自然也会更大。
  其次,网络直播承载着网络的特性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面。此次《十面埋伏》八百万用户的覆盖率足以证明此特性。而且,其涉及的领域也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凡是生活中发生的事,无论大小、不分俗雅,都可以转换成图文或视频搬到网上来直播。
  再次,网络直播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据了解,目前的网络直播一般采用数字媒体技术,将现场活动的视频和音频以数字化流媒体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直播。网络即时性的特性使得网络直播能够同步传输视音频信号;直播完成后,还可以将视音频信号保存到服务器上,用户可以随时点播。
  可见,网络直播这种实时性、互动性及丰富多彩的音、视频多媒体的特性着实是其他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难怪其一出现就被喻为是信息传播方式的重大革命。不过,网络直播潜力虽好,但传输等技术方面的制约也使得其发展底气不足。
  首先,网络带宽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瓶颈。电视主要提供给受众动态的影像画面和声音。网络作为多媒体形式结合的新媒体,虽然可以提供给受众影像和声音信息,但质量上,还远远无法与电视相比。以现在的彩色电视制式,每秒至少25祯画面再加上声音信号,其数据量是相当大的。而目前的宽带网络虽然可以达到播放视频的要求。但是也只能播放经过大幅压缩的视频数据,在分辨率和画面效果上都无法与电视相比。如果遇到网络带宽与网速不畅的时候,要想完整地观看一场画面流畅的直播简直不太可能。难怪在此次调查中,有61.34%的调查用户将电视、广播作为观看直播节目的首选。
  而且,受带宽及网速的制约造成网络直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成为用户反映最多的问题,比例占到了69.17%。这不能不说是网络直播的一大尴尬。
  其次,由于网络技术的特殊性,网络用户要得到数据必须从连接网络的服务器上获得,在数据量小或用户不多的情况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当用户成倍增长,数据量极度膨胀时,就会对内容提供方的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提出挑战。往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网络直播还没到高峰时期,就已出现因为用户太多而连接不上央视国际网站的视频服务器、看不到直播的现象,甚至出现服务器死机的严重情况。看来,网络直播的发展还得着力解决硬件设备的障碍。
  不可否认,网络直播的出现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全新的网络视角和体验,而其在初露了犀利的锋芒带给人耳目一新之后也凸显了发展的瓶颈。不管未来是作为主流传媒方式还是传统电视传播有益补充,面对网络带宽、网速等传输技术瓶颈,是置之不理还是积极迎接,将是决定网络直播命运的关键。

中国通信信息(www.cci.cn.net)

相关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