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南方周末:即时通讯成门户网站的第二次机会

2004-07-23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门户网站投身热潮
  25岁的报社编辑李先生在上海工作,他已经不习惯在办公室里扭头去与同事交换简短的谈话。因为他和他的同事乐于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在网络上解决这一问题,尽管那位同事仅仅坐在两米之外。“话题很多,”李先生说,“平时我们是不可能当面谈这些话题的。”
  李先生的话说明即时通讯软件在中国受到的欢迎程度有多么热烈。市场研究机构iResearch的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即时通讯同时在线人数最高时达到
  550万人,2004年有望突破740万人。在某种程度上,即时通讯软件甚至改变了年轻人的人际交往方式。互联网公司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今年以来,即时通讯软件在中国市场上掀起热潮。
  先是国际著名即时通讯服务提供商ICQ公司的总经理欧雷•吉列姆在6月称,ICQ将在短期内大举进入中国即时通讯软件市场,为此ICQ已经多次考察中国互联网市场。然后,获得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的风险投资的IMU(即时通讯联盟)踌躇满志地预测,他们将在今年底盈利。IDG曾经是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的投资商,这家公司的QQ已经成为中国知名度与占有率最高的即时通讯软件。
  但出乎意料的是,热潮的参与者里还出现了门户网站的名字。7月1日,网易在北京推出了新版的即时通讯软件网易泡泡2004。7月6日,新浪斥资近两亿元收购Davidhill
  Capital lnc.及其UC即时通讯技术平台。新浪和网易是中国最大的两家门户网站。另一家门户网站搜狐在今年年初也推出过一款即时通讯软件“搜Q”。
  一切都在表明,继手机短信、免费邮箱和搜索引擎之后,门户网站已经把竞争的重点放在了即时通讯软件上。网易首席架构师丁磊说网易要做下一代即时通讯软件的领导者,但看上去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
  “被动补课”
  对丁磊来说,即时通讯软件算不上新鲜玩意。1997年6月,网易刚成立,丁磊就发现国内有一家公司在做即时通讯软件。“那时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东西会带来什么转变,因为太新颖。”当时丁磊觉得电子邮箱是最重要的,因此把网易的重心放到了免费电子邮箱的开发和推广上。
  尽管见识得早,门户网站却没有在这个领域作出值得称道的成绩。以新浪、网易和搜狐各自的即时通讯软件而论,新浪了了吧、搜Q的影响力和占有率几乎可以忽略不
  计,网易泡泡虽然在中国市场上排在第三位,但主要是依靠网易社区的强大人气,本身却是乏善可陈。如今回过头来重新投入即时通讯软件热潮,IT评论家方兴东说门户网站是在“被动补课”。
  他认为,中国的门户网站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把追逐短期利润当作了首要目标。但是,门户网站却在盈利的过程中淡忘了技术研发,他们丢失了作为新技术公司应有的想象力,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手机短信业务上。
  “如果不是因为手机短信赚钱太容易,即时通讯早就该是门户网站的重要功能了。”方兴东说。
  问题是“赚钱太容易”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受经济形势和国家管理政策的影响,网络广告和手机短信等盈利项目起伏不定。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不久前信息产业部宣布进行短信提供商的自查自纠行动,各家门户网站的股价就一路下跌。即便已经实现盈利,不稳定性依然是潜藏在门户网站身后的定时炸弹。
  相反,免费邮箱和即时通讯软件倒是提高用户稳定性的好工具。扩容免费邮箱的行动已经轰轰热地上演了,接下来该轮到即时通讯服务了。TOM副总裁冯珏说:“即时通讯软件能大大增加用户的黏性根据研究机构Nielsen NetRatings调查,有3/4的美国互联网用户用即时通讯工具和媒体播放器这的非浏览器互联网应用程序连接联网,并且平均每月有3.5小时在互联网应用程序上——要知道,过浏览器访问雅虎的互联网用户均每个月只在雅虎网站呆2.5小时。
  “任何商业模式的成功都至于足够大的用户群体。”丁磊说。
  马化腾比他早走了几步。作为一个开发寻呼机软件的程序员,马化腾看到了寻呼功能与互联网融合的商机。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马化腾创立的腾讯从创立到实现盈利只用了两年时间。6月,腾讯控股(700.HK)在香港上市。
  门户网站还开始不安地发现像腾讯这样的专业公司已经完成了门户网站的转变。借助QQ的用户群,腾讯的门户网站qq.Com在网民中获得了很高的认同度,对各家门户网站形成直接对抗之势。
  它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根据IT研究机构互联网实验室的数据,腾讯的市场总值达到69.3107亿港元,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里排第四位,把搜狐远远抛离。
  门户网站终于明白,不能再错过即时通讯软件的这次浪潮了。据IT调查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05年,即时通讯将超越电子邮件而成为互联网用户最主要的电子联络工具,有超过50%互联网应用程序将把即时通讯软件嵌入其中。
  寻找定位
  门户网站能一举击败腾讯QQ和微软的MSNMessenger吗?看起来形势虽然不太乐观,机会还是有的。冯钰为,先进入市场的公司拥有品牌和用户等方面的优势,不过,要在任何市形成垄断都是困难的,在切入即时通软件市场时,门户网站也拥有更大的用户累计、更多的网络应用项目捆绑和更强的市场运作能力
  或许微软的MSNMessenger与腾讯QQ的案例能为门户网站提供现实的借鉴。
  微软的MSNMesseneer是在与WindowsXP捆绑之后被大多数中国用户所知晓的。在此之前,腾讯QQ已经占据了国内即时通讯市场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表面上看已经是滴水不漏。 但到现在,MSNMessenger已经成为企业职员们相互通讯的首选工具,就算它还不能完全取代QQ,但已经有很多原来使用QQ的人给自己申请了一个MSNMessenger账号了。这种转变如何发生的?
  李先生的电脑屏幕上就同时闪烁着MSNMessenger手口QQ的标志。他认为QQ的头像很卡通,适合未成年人。因此他在QQ上和同学聊天,和工作伙伴的交流则留在了MSNMessenger上。
  显然,MSNMessenger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它被很多入认为与QQ是有区别的,MSNMessenger适合商务用,QQ适合休闲娱乐用。
  但MSNMcssenger的画目全是冷冰冰的。因为可以使用长长一句话来给自己的MSNMessenger账号命名,所以“换MSNMessenger名字”居然成为一和逐渐流行起来的时尚,年轻人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心情。即将毕业的研究生赵先生的MSNMessenger名字是 “工作为吃饭,这是什么事”,但他说马上又要换掉了。“换成什么还没想好,”他说,“看心情吧。”
  大多数人认为MSNMessenger能够突围的原因还包括商务味道的外观与功能、国际化背景、与操作系统捆绑等因素。此外,腾讯一度停止QQ新账号的免费申请也影响了用户的积极性。在企业职员市场竞争中的落败使腾讯在后来专门推出了与MSNMessenger同一类型的“腾讯通”,但目前认同度最高的还是MSNMessenger。
  当然,QQ在其他场合的地位仍然难以撼动。丁小姐的男朋友在美国留学,他们选择的是QQ,理由是QQ的头像表情丰富,可以更有效地表达感情。
  不管如何,这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时通讯市场的细分已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我们也一直在找自己的定位。”丁磊说。据悉,网易泡泡2004在技术上有了很多革新,例如可以穿透任何防火墙进行通讯、可以传输容量达1000M的大文件、最高速度可以达每秒10M、支持断点续传等。此外,它还可以达到MPEG4的视频质量和GSM的语音质量。丁磊的打算是让办公用户和中小企业商业用户喜欢上用网易泡泡进行交流和通讯。
  隐藏在技术革新背后的是商业模式的革新。丁磊认为,即时通讯的未来商业模式是围绕着通讯产品进行的,再过两年即时通讯将进入语音和视频通讯阶段。而且由于Ptop(个人到个人)网络的出现,传统的电信公司生存空间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最近国外已出现完全通过Ptop网络而不通过中间服务器来实现语音和视频的通讯的类似产品。丁磊认为,与之相关的收费增值服务要到两三年以后才能明显地看出来。
  常见的几种即时通讯软件
  QQ
  截止2004年3月31日,QQ有2.913亿个注用户。最近,最高同时在线帐户数610万个,平均每日用户在线时间为6470万个时,平均每日信发送量为8.488亿条。在中国用户最常用的即时通件中,74.3%的用户选择了QQ。2003年收入7.35亿元,盈利3.222亿元。
  MSN Messenger
  1999年微软公司推出。在中国用户最常用的即时通件中,11.2%的用户选择了MSNMessenger。
  ICQ
  1996年11月,由以色列Mirabillis公司推出。1997年6月,Mirabillis公司被美国在线公司全资收购,改名为ICQ公司。目前ICQ在全球拥有2000万个活跃用户,下载量达到了2.2亿次。
  网易泡泡
  网易公司网站显示,目前网易泡泡的注册用户达到1579万人。网易的1.7亿个注册用户可直接登陆网易泡泡。
  UC
  2002年正式推出,用户通过UC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上实现发送文本信息、图象和音。拥约8000万注册户,同时在线用户数最高达到20万人左右。2004年7月被新浪收购。   

南方周末

相关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