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几大通信巨头畅谈制造业眼中的NGN(下一代网络)

2004-10-26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华为于近期在北京向全球发布“TEL@COM”新固网整体解决方案。有通信业界人士对此评述,曾经在传统交换机领域独当一面的华为此次打出新固网概念,是试图在未来的NGN(下一代网络)、宽带、IP通信网成为主流的通信时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固网革新传统模式
  以话音为运营根基的商业模式现在已经成为很多资深电信专家“攻击”的目标,大量数据显示未来的数据业务将主宰电信业务,而固网运营商在新的网络形式下,扮演何种角色?如何在“后话音时代”的网络运营模式中找到新的价值定位?通信制造业如何帮助运营商获得新生?这些都是未来通信发展的重要话题。
  华为公司副总裁郭海卫表示,华为一直都认为只有在“后话音时代”中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协助运营商网络转型成功,才能谋求企业自身更好的成长,而此次华为的TEL@COM新固网解决方案就是在这一背景上诞生的。他强调,TEL@COM新固网解决方案融合了若干解决方案——网络智能化解决方案、IP电信网解决方案、宽带接入解决方案、数字家庭解决方案等,融合了华为现有NGN、宽带、IP通信网等极具优势的业务解决方案,重点在提供低成本的语音方案及更丰富的多媒体增值业务,协助运营商整合现有宽带价值链,支持IP话音与各种互联网应用紧密结合,协助固网运营商产生更多新的赢利模式。
  而这一切并不是将各种通信技术进行简单堆砌,而是了解运营业的需求之后,结合各个运营商不同的背景和基础,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从发达国家最先启动
  目前,在固定通信市场中,全球固网运营商均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纷纷寻求网络整体的转型,期望通过网络的变革,寻求在“后话音时代”的竞争优势,以期在新的价值链体系中找到自身价值的有利定位。但是一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专家指出,由于国家之间通信力量发展得不平衡,传统技术与未来新技术的更迭时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中国目前的PSTN网络依旧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华为的新固网解决方案也被猜测将于国际市场最先启动。比如,今年初,英国电信率先在全球提出其21 CN(21世纪)网络架构,明确用5~10年时间,完成其PSTN网络的整体转型。据了解,目前在欧洲、美洲、日韩等地区的运营商都有着类似的需求,恰好符合华为的新固网理念。
  郭海卫认为,固定网络未来的发展方向概括来说可以描述为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TEL@COM解决方案包含了用户管理中心和网络业务控制中心,宽带承载网络支撑系统,业务及运营支撑系统,丰富的宽带智能终端等领域解决方案。其中用户管理中心和业务控制中心吸收了移动网络及互联网用户管理的优点,提出用户集中管理,支持业务快速、统一布放。宽带承载网络采用IP架构的新型电信网,在QoS及安全保障上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业务及运营支撑系统与现行BOSS(运营支撑系统)结合,支持用户分类服务,个性化管理。丰富的宽带智能终端,支持各种WiFi、Bluetooth无线接入手段,支撑运营商建设数字家庭网络,是各种业务应用面向客户的窗口,支撑业务定制等各种个性化业务应用。
  近年来,华为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正逐步铺向全球,成功进入发达国家电信网,同时在国际标准、用户需求等方面的研究均走在业界前列。
  北电:NGN仍在酝酿中
  刚刚接替因为财务丑闻而被迫离职的前北电网络总裁兼CEO弗兰克·邓恩(Frank Dunn)的欧伟博(William Owens),在上任半年后,在众多关注的目光中,开始了他上任后的首次访华。“我这次来主要是拜访信息产业部的官员,同时走访北电的一些客户,以使我自己能够尽可能地了解市场,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欧伟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方面是笼罩在北电网络上的财务丑闻阴影尚未散去,一方面是在上任后必须尽快使北电重拾信誉,再次驶入快行道,欧伟博此次中国之行可谓肩负重任。
  新战略围绕融合网络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因此业界都把目光聚集在欧伟博上任后会对北电网络采取什么改革措施上。
  “的确,我们现在对业务模式有了新的思考,并进行了重建,以便使北电能够参与到全球更加激烈的竞争中。”欧伟博说,“我们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将无线网络、固定网络和光网络分开来考虑,未来属于融合网络,也就是说,今后全球都会将网络发展成为IP分组融合网络。因此,我们的战略也必须围绕这些方面来制订。”
  在新思路的指导下,欧伟博将北电网络的战略重点放在两方面:围绕运营商和企业市场的战略以及围绕地理区域战略。欧伟博说,北电网络将集中精力进行机构精简,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现在和未来的需求。事实上,北电网络目前已经把光通信、无线和有线业务融为一个部门,称之为运营商网络部,以便更好地适应客户自身的组织结构,同时更加充分地利用特定行业的增长机遇。北电网络原无线网络部的全球总裁丁博凯(Pascal Debon)将出任这一新部门的总裁。同时,北电网络还以类似的方式重新调整了研发结构。此外,北电网络正在致力于提供安全的融合网络解决方案,并把安全性视为一项技术性战略要素。
  在企业市场上,北电网络加强了对企业融合解决方案的重视,这包括继续强化和保持在会话初始协议(SIP)以及IP语音和数据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
  在地理区域战略上,欧伟博认为全球都在发生变化,但是变化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是当前世界上发展非常快的区域,因此北电网络的重点将更致力于开拓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市场。
  下一代网络仍在酝酿中
  北电网络在下一代网络上一直处于领导者的地位,但欧伟博却表示,下一代网络尚未真正开始。“虽然我们在下一代网络技术上已经做得非常深入,但是在市场上,下一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非常振奋的东西目前尚未实现。”欧伟博说。欧伟博认为,从业务模式上看,下一代网络现在还看不到特别坚实的业务模式,与传统电信市场已有的坚实业务模式不能相比。尽管现在在市场上也能够看到很多有关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模式,但都不够出色,很难说是能够赢利的业务模式。
  “北电网络不是一个电信运营公司,但是我们却可以帮助运营商对未来做一些设想,以便使他们能够在未来提供更好的业务,并且实现更好的业务模式。”欧伟博说。
  任期目标:业界领先
  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研究机构和媒体等组织都对企业每季度的利润增长非常关注。欧伟博则表示,对他本人来讲,更大的压力来自如何将北电网络发展成为一个更强大、更有力的高科技公司,同时也更具远见卓识。因此,欧伟博并不准备把北电网络的业务发展倾注在如何使短期的每个季度的利润增长,相反,更应强调的是长远利益和长远表现。
  谈到个人的任期目标,欧伟博的回答实实在在:“我的目标就是要使北电网络在几年的时间内成为人们最愿意工作的公司,而且我们要采取措施保证北电网络在财务方面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我希望在几年的时间内,将北电网络发展成为一个领先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公司。”
  中兴:全程参与运营商NGN建设
  随着NGN在中国市场及全球市场的商用,中国设备制造厂商的表现日益受到关注。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之一,中兴通讯在NGN领域向世人展示了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卓越的市场表现。在全球NGN第一方阵中,历经2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通信企业已经牢牢抢占了最领先的位置。
  2004年北京国际通信展前夕,本报记者就中兴的NGN之道专访了中兴通讯网络事业部副总经理兼软交换产品总经理黄达斌先生。
  记者:中兴通讯作为国内知名的设备制造商,在NGN领域市场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问与传统网络技术相比,中兴通讯认为NGN优势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黄达斌(以下简称黄):NGN网络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业务的优势以及网络融合带来网络建设运营维护成本降低的优势。从单一的业务网变成多种业务网为一体的融合网络,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网络建设、运维成本;采用和互联网络的结合,可以灵活提供更多基于Web、多媒体的业务来服务于客户;同时软交换提供的强大的业务平台把客户对于业务的需求变得更为简单,第三方可以基于统一的业务平台进行业务开发,客户可以基于Web页面进行业务定制,这一切都带给客户全新的更富有个性化的业务环境,使得下一代网络具有了不可比拟的业务服务优势。基于以上因素,NGN与传统网络相比具有从成本到业务等多个方面的优势,NGN技术将会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记者:中兴软交换在国内的市场进展如何?下一步将会采取哪些市场策略和行动?
  黄:中兴软交换全程参与了国内所有运营商的NGN网络的建设。中兴已经承建了中国电信多个省市的软交换网络建设,包括深圳电信、肇庆电信软交换本地网建设,浙江电信全省软交换网络建设以及河南电信软交换网络建设。目前河南电信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电信集团最大的软交换商用网,接入用户容量已经达到18000线,成为中国电信在北方软交换网络建设的样板工程。浙江电信和深圳电信已经在工程建设中,并成为中国电信在南方进行软交换网络建设的试点工程。中国网通集团目前已经建成覆盖全国21个地市的NGN网络,由中兴承担的该网络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NGN商用网,接入用户已经达到10万线。另外中兴在福建铁通、江西移动、重庆联通等分别进行了NGN网络建设,并且都已经接入了商用用户,证实了中兴软交换产品规模使用的可行性。
  在今后的几年,中兴通讯将会继续秉承客户至上的原则,和各个国内运营商通力合作,不断开拓软交换的市场,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提供贴切的商用NGN方案,满足运营商网络的多种实际需求。
  记者:请问下一代网络在国内的主要应用热点集中在哪些方面?中兴通讯提供的NGN方案如何满足运营商网络的应用热点需求?
  黄:国内运营商的应用热点集中在新的运营商的本地接入,传统运营商的网络改造和优化上,对于NGN网络和传统网络的融合具有更高的要求,另外还有很多的企业集团用户对于利用软交换技术进行企业通信平台建设具有更急切的要求。针对以上的NGN市场应用热点,中兴NGN提出的针对于不同运营商的C4、C5网改方案,网络优化方案以及本地综合接入解决方案都已经获得了运营商的好评,并且在运营商的网络中得到了实际商用。
  记者:软交换所推出的统一的业务平台在广泛性、多样性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网络提供的业务,针对这些新型的业务,可以采取哪些合适的运营策略?
  黄:软交换推出了多种和Web结合更为紧密的新型业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在向客户推出业务时,不仅应该考虑业务的应用,也应该考虑到业务的运营。中兴软交换推出的业务局有更强的业务运营能力,如目前推出的Web call业务、Web Conference业务,可以采用预付费卡的方式进行网上充值,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并且可以在网上在线查询话费。另外中兴通讯推出的业务具有更强的网络适应性,为运营商和第三方网络商进行合作运营提供了技术保障。也可以采取业务出租和业务运营代理等多种业务拓展方式,扩大业务使用覆盖面,提高网络盈利水平。
  记者:软交换技术作为全球目前的应用热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运营商进行了软交换商用网的部署,请问中兴通讯对于软交换的国际市场是如何考虑和准备的?
  黄:下一代网络已经在中国以及全世界开始走向商用,中兴通讯作为国际知名品牌,在大力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把向国外市场的发展作为公司重要的发展策略。向国际市场挺进,是中兴公司市场全球化的重要战略方针。为此,中兴通讯软交换提出了全球商用保障策略,构建了以中兴通讯全球多个研究所为平台的网络研究体系,提供更充分的全球NGN商用方案策略。中兴通讯还构建了全球NGN售后保障体系,为全球的NGN网络提供完善的工程保障体系,另外制定了统一的市场、销售平台来完成NGN的市场拓展需求。
  目前中兴通讯已经在国外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罗马尼亚成功中标全国软交换网络建设,获得了当地运营商的好评,另外在菲律宾、安哥拉等国际市场已经全面中标,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商业运营,显示着中兴海外市场不断蓬勃发展。
  记者:随着3G技术的不断升温,针对于未来固网和移动网络的融合,中兴通讯的NGN技术是如何考虑两者的互相融合的?
  黄:中兴通讯作为业界著名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在NGN领域有着充分的研究和认识,并深刻领悟到移动NGN和固定NGN的融合是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并且在融合NGN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兴已在ZXSS10产品基础上形成NGN软件平台,并且在该平台上进行固定、移动NGN的共同开发,为未来的移动、固定NGN融合产品的奠定了基础。
  爱立信:实现NGN网络盈利
  ENGINE是爱立信面向NGN下一代网络的解决方案,它在提高PSTN网络的现代化程度并延长其盈利周期的同时,帮助固网运营商引入丰富的多媒体服务来开拓新的收入来源和吸引高端客户。自1999年ENGINE投入市场以来,凭借其强大的业务处理能力,电信级稳定性以及爱立信在电信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和丰富经验,已广泛部署在全球24个电信运营商商用网络中,此外另有34个运营商已签约部署ENGINE。据Ditterner Associates电信咨询公司统计,截至2003年第四季度,爱立信全球交付VoP(语音数据包)端口达1087万,市场占有率以21.3%雄踞榜首,尤其是C4/C5 NGN应用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55.7%,处于绝对优势地位。ENGINE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具备技术发展延续性和先进性,其应用范围涵盖传统PSTN网络改造升级,传统运营商进入新市场,新运营商新建网络,移动固网融合等话音及多媒体业务应用。爱立信同时提供长期NGN大网规划运营维护的经验咨询及服务支持。
  ENGINE Multimedia(EMM)是爱立信ENGINE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之一,它采用3GPP IMS体系架构,顺应可运营可管理的增强型多媒体业务和移动固网融合的发展趋势。网络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可以通过这个性价比极高的解决方案,利用现有的宽带接入网络,面向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快速提供新型多媒体增值业务,吸引企业大客户,从而产生新的业务收入,提升市场竞争力。包括西班牙电信等十多家主流运营商正在就采用ENGINE Multimedia解决方案来开发新的业务增长点,提高竞争实力,并与3G移动网络融合与爱立信展开合作与探讨。
  大唐电信:网络资源统一管理
  大唐电信的交换产品,从1995年自主研制开发出的SP30交换机投放市场使用并取得认可至今,已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其产品类型,也在最初的SP30超级数字程控交换机基础上,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升级版本和新产品。在本次技术展上,大唐电信着重展示了SP30iEx综合交换平台,一方面,在交换设备上增加新的业务功能,并从硬件结构上对设备进行优化,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一方面配合SCDMA综合无线接入系统,在SP30iEx综合交换品台上增加移动性管理等功能,使得大唐电信的交换设备在SCDMA综合无线接入系统这个新的应用领域内再次发挥作用。
  大唐电信的SP30iEx综合交换平台是基于最新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开发的大容量综合交换平台。SP30iEx综合交换平台为用户提供话音业务、Centrex业务、N-IS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智能网业务、接入网以及多媒体业务等综合性通信业务,并集交换与传输、随路信令与共路信令、有线接入与无线接入、语音业务与智能业务、窄带与宽带业务、集中维护与网络管理为一体,是为运营商向下一代网络过渡精心打造的固网交换解决方案。它采用软交换的核心思想,使用一级交换、多级组网的交换模式,达到了网络资源统一管理的理想水平。
  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进程中,用户的利润值(ARPU)却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单一的话音业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也无法为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SP30iEx综合交换平台在基本电信业务的基础上,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一呼双响、公司电话本、一号通、语音短信、增强性卡业务、“宽带村村通”等业务,并保持与市场的互动能力,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客户度身定做各种个性化特色业务。
  在本次技术展上,SP30iEx综合交换平台主要应用于SCDMA综合无线接入网络,作为SCDMA系统的交换核心SP30iEx-LMCC。SP30iEx-LMCC是在SP30iEx综合交换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大容量、少局所、广覆盖”的网络建设原则,根据无线网络需求研制开发的交换系统,其组网结构方式、系统处理能力、信令接口方式、网络互联能力,在构建SCDMA网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SP30iEx-LMCC的基本功能是为SCDMA系统提供对外部网络的连接接口(信令、中继)、完成SCDMA移动用户间交换以及用户移动性能管理。还可完成SCDMA系统中用户号码的分配、局数据的管理和计费等功能,保证SCDMA用户的通话、切换、漫游、发送短消息等服务,为SCDMA系统提供完整的交换、管理、计费、统计的统一平台。
  作为公司主导产品系列之一的交换产品,大唐电信一直将其作为发展的重点,不论是对于现网使用最多的SP30超级数字程控交换机,还是SP30iEx综合交换平台,大唐电信都从技术、业务、工程、售后等方面给予最大的人力、物力投入。
  UT斯达康:力求成为NGN主流供应商
  在本次展会上,UT斯达康带来了NGN核心网络和终端领域全系列解决方案。
  NGN核心网络领域
  在本次展会上UT斯达康公司将展出的NGN核心网络是UT斯达康公司投入巨大的力量在高起点上成功研制开发的mSwitch多业务软交换系统、OSX开放业务交换系统、mService开放业务平台和mBOSS运营支撑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对下一代网络的需要。其中m代表了移动(Mobile)、多媒体(Multi-media)和多业务(Multi-service)。mSwitch/OSX具有标准和先进的软交换体系架构,是集成提供语音、数据、移动、多媒体和流媒体的多业务移动软交换系统,在跨网络提供开放业务和集成的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接入和灵活的组网能力;mService统一的业务平台和mBOSS运营支撑系统配合mSwitch/OSX,共同为NGN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完整和平滑演进的解决方案。
  在市场应用方面,UT斯达康NGN核心网络在国内PAS(无线接入系统)网络应用中已有超过3000万的系统容量,遍布全国并大量部署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重要城市。另外,作为成熟的软交换解决方案,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的VoIP/软交换市场上,都具有多个成熟的应用。
  NGN终端领域
  凭借多年电信网络建设经验,UT斯达康在力求成为国际主流的电信设备供应商的同时,保持终端设备与技术的研发。强大的系统支持,无疑使网络终端设备在产品管理、技术演进、性能提升方面独占先机。UT斯达康的终端产品研发工程师分散在美国、印度、中国,他们不断创新,打造领先业界的终端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接入手段,产品涵盖宽带接入终端、视频业务接入终端、无源光网络接入终端、综合无线接入终端、NGN接入终端,实现了电信网络到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的延伸。
  朗讯:构建下一代融合网络的核心
  随着新业务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下一代融合网络已成为通信市场的发展趋势。这一方面表现为终端用户对操作简单、业务个性化、便携移动及有线与无线无缝融合通信方式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有线与无线网络及业务的无缝融合也为运营商保持并提高其市场份额提供了巨大机会。
  IMS(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下一代融合网络的核心,简单地说就是实现IP多媒体业务的建立、维护及管理等功能的核心网络体系结构。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基于IP的多媒体业务控制核心网络;有线与无线网络的无缝融合,不依赖于任何接入技术和接入方式;SIP(会话发起协议)的灵活性和标准化的开放接口,为支持广泛业务提供可能;由多个标准组织定义并发展完善,如,3GPP/3GPP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ITU-T(国际电信联盟中通信行业主要的标准化组织)、IETF(因特网工程任务组)、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ATIS(电信产业解决方案协会)等。
  Accelerate IMS
  下一代融合网络的核心
  朗讯Accelerate IMS解决方案是以IMS为核心,综合了朗讯网络系统、通信软件及专业服务于一体的下一代网络与业务融合解决方案,它涵盖了网络应用、会晤与控制、传送与接入等三层。
  下图显示了朗讯Accelerate IMS融合网络的体系架构。
  Accelerate IMS融合网络解决方案,在各个领域均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如3G移动网络、呼叫控制管理及媒体网关、多媒体业务开发环境、IP/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核心、光交换及城域光网络、网络管理软件及专业服务等。其显著特点主要是:首先,单一融合网络上开放的业务体系架构可以随时增加各种新型应用、跨各种应用的公共平台及用户数据库;其次,有线与无线融合,支持多媒体及IMS的解决方案,而该方案开放的、基于标准的结构支持3GPP、3GPP2定义的IP多媒体子系统,支持ITU-T、IETF、ETSI、ATIS、OMA(开放移动联盟)及Parlay Group等相应标准;第三,该方案实现了从话音到多媒体的无缝演进;第四,该方案具有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和合作价值链;第五,朗讯全球服务、网络运行软件(NOS)、贝尔实验室的创新及市场开发计划为Accelerate IMS融合网络提供有力保障。
  朗讯Accelerate IMS融合网络满足终端用户对操作简单、业务个性化、便携移动及有线与无线无缝融合的通信方式的迫切要求。任何地方可接入通信,终端多样化。
  对运营商而言,朗讯Accelerate IMS融合网络解决方案赋予下一代融合网络更多价值,即所谓Value Over IP(基于IP的价值)。如:业务融合、个性化多媒体新业务可增加运营商的收入,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可以快速地进入市场,并保证电信级的性能和可靠性保障,可以实现重要业务的管理及QoS控制,可以保护现有网络投资,使现有网络向下一代融合网络实现平滑演进。
  Accelerate IMS
  融合网络演进策略
  融合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即:业务捆绑、网元融合及网络融合。网络融合不是即刻完成的,传统网络和未来融合网络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继续共存,并体现其各自重要、独特的价值。为此,朗讯Accelerate IMS融合网络解决方案有一整套可演进的、灵活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保护运营商的网络投资。
  运营商通常采用三种融合策略,这也是朗讯Accelerate IMS融合网络演进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业务捆绑(Virtual Bundling of Services)——充分利用已有网络资源,满足用户对统一通信业务的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和更优惠的价格。第二阶段是网元融合(Network“IP”)——通过对网络功能的融合,实现网络层次的简化,达到控制并节省网络建设和维护的费用;第三阶段是网络融合(Value Over IP)——完全的网络与业务融合,实现用户无缝的业务体验,并提高运营商核心竞争力。

中国电子报

相关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