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待开垦的多方通信

2004-12-07 00:00:0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对此条消息,业界反映平淡,波澜不惊。
  牌照的良苦用心
  去年10月,263网络通信、鸿联九五、润迅、中企网络等十家企业获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首批多方通信商用实验牌照。于是,从前属于六大运营商才能经营的业务一下子涌进了十位“分食者”。
  当被问及信息产业部为何颁发多方通信的实验牌照时,263网络通信公司副总裁张大庆反问记者:“你有没有注意到去年电信业务分类的改变?”,张大庆随即解释道:“实验牌照的颁发与电信业务的重新分类有直接联系。去年4月,中国开始正式执行新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新《目录》中明显的改变就是将多方通信等一些原本属于基础电信业务的业务划分到增值电信业务之列。既然是增值业务,政府自然会颁发一定数量的牌照,允许其他企业加入进来,共同激活这个市场。”
  实际上,多方通信牌照的颁布还有其更深远的背景,那就是中国加入WTO后必须履行对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政府将在地域和外资比例上,逐步放宽外国服务提供者设立中外合资企业从事移动通讯、增值电信服务的限制。而信息产业部修改《目录》、组织多方通信商用实验、颁发多方通信实验牌照都是一步步逐渐开放电信市场、主动引入市场竞争的表现。从这一点上看,多方通信实验牌照的发放就不单纯是对电信业务进行调整那么简单的事情了,而是体现了政府的深谋远虑和良苦用心。
  谨慎的大多数
  如今,多方通信的实验牌照发放一年了,然而市场上并非呈现群雄逐鹿、硝烟四起的局面,恰恰相反,十家拥有牌照的企业中仅有263和国安创想正式发布开通多方通信服务,难道是多方通信这块“蛋糕”不够诱人?
  多方通信其实并非新生事务,例如电话会议就是固话运营商面向企业用户的多方通信服务。而在记者的调查中,相当一部分持实验牌照的企业对多方通信的前途不知不觉地流露出一种迷茫和谨慎。例如,在某业内人士看来,电话会议基本处于“大家都知道,但用得少”的尴尬中,因此新进入的企业都面临着拓展市场的难题。 另一方面,企业如果要提供多方通信服务,前期软硬件设施投入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在看不清盈利前景的情况下,谁也不会贸然投资,部分企业谨慎的步伐倒也让人理解。
  当然,还有一些企业,例如鸿联九五,表面上虽未启动多方通信业务,实际处于积极部署中。据鸿联九五的一位员工透露,其企业的多方通信业务平台已经基本搭建完毕,现在“只是寻求一个合适的时机全方面铺展开来”。
  263:愿做领头羊
  在平静的环境下,263和国安创想的动静便尤其显得惹人注目。
  国安创想推出了面向企业的多方通信服务——“新议通”。263先于今年8月发布面向个人的多方通话服务后,紧接着于今年11月正式推出面向企业用户的多方通信服务,同时也明确表示了263甘做市场先行者的决心。
  之所以愿做领头羊,263的企业领导人有着自己的观点。首先国内原有多方通话市场不够繁荣并不意味着多方通信的市场狭小,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电话会议已开展得如火如荼。所以,张大庆认为,目前的关键问题不在于蛋糕大小,而在于蛋糕怎么吃的问题。263认准了用户对于多方通话的需求现实存在,将策略定在“无限贴近用户、满足现实存在需求”上,无论是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都不需要新增任何终端设备,就能享受263提供的多方通信服务,并且263也力保资费在用户的承受范围之内,例如对个人用户实行每月10元的包月收费。
  其次,263认为,信息产业部提供给企业实验牌照的同时,企业也有义务向政府提交第一线市场的现实反馈,为政府将来进行决策提供一些数据基础,因此263率先将多方通话引入个人市场,这也是企业社会价值的一种体现。
  对于未来的前景,263很乐观,相信明年夏天多方通信业务会逐渐兴盛。

赛迪网 中国信息化(industry.ccidnet.com)

相关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