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QQ的主流用户群是18~25岁的年轻人,定位非常清晰。由此导致腾讯其他业务的定位都向此群体靠拢,用户黏性进一步增强,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市场结构。
而百度的用户相对较为分散,没有固定的聚焦和指向。相比之下,搜索引擎的用户黏度也远不如IM软件那么强。
孟先生是腾讯QQ忠实用户。虽然注册较晚,但跟QQ相关的一些业务如QQ宠物、QQ空间等,只要有新版本的产品问世,他总是第一批尝鲜的Fans之一。
他告诉记者,目前QQ与手机、电话一样,是他日常联系同学、朋友必不可少的工具。“以前有过迷恋QQ的经历,也曾经通宵地挂在QQ上查找并添加好友,天南地北地聊天。现在,QQ已经成为一种通信工具了,而且相比手机和电话,QQ功能更丰富,与手机绑定后还能直接发短信息。我几乎不敢想象离开QQ会给我的生活造成多大麻烦。”
与孟先生类似,QQ昵称为小乔的网友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她是一家公告公司的职员,上班后打开电话就登录QQ已经成为生活习惯。小乔的一个网友领养的QQ宠物前几天刚刚生了小宠物,并通过QQ送给了小乔。这无疑又给了本来就迷恋QQ的小乔一个充分的机会。小乔向记者透露:“曾经关注过目前网络上各种各样新式的聊天工具(即时通信软件),但通常都是注册并登录一次后就再也不上了,因为没有熟悉的联系人。”
闫先生也告诉记者:“目前有业界人士认为腾讯QQ在IM市场已经形成垄断局面。但事实上,腾讯QQ垄断的并不是市场,而是用户使用习惯和庞大的用户联系网。”
孟先生认为,除了拥有强有力的用户基数优势之外,腾讯QQ在某些细节上的处理的确非常到位。例如腾讯推出的等级激励制度、QQ积分计划以及QQ秀等,都能增强用户的使用黏度和频率。
相比之下,百度Hi在挖掘潜在客户方面也有过人之处。据体验过百度Hi内测版本的百度内部员工向记者透露,除了与百度贴吧、知道、百科等社区类产品进行集成之外,百度Hi的正式版将在文件传输、视频通话和群组功能方面有突破。而上述功能是腾讯QQ和Windows Live Messager用户都难以割舍的体验,但不巧的是两者在这些功能上均有不足之处。
模仿还需超越。百度Hi在功能上已经具备与腾讯对峙的资本,而是否能更加贴近用户使用习惯,也只有市场才能检验。
赛迪顾问陈文表示:“我们认为即时通信市场会保持以下四个特点。第一,产品将以互联网为基础,融合多通信手段和多媒体服务。第二,移动IM将整合多元化服务,带动移动数据业务的激增。第三,企业IM将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结合发展,并呈现行业化特点。第四,移动IM企业化应用将日益突出,为我们带来更多增值的空间。”

中国即时通信用户数量(亿人)

百度VS腾讯IM领域竞争对比
你该知道的马化腾和他的企鹅帝国
你也许没听说过马化腾,但一定听说过QQ;你也许没听说过QQ,但一定见过那只胖兮兮、傻乎乎的小企鹅。显然,马化腾远没有QQ或是小企鹅图标的名气大,虽然这些都是他和腾讯公司的得意之作。
1996年夏天,以色列的三个年轻人因为上网冲浪交流的需要而设计了ICQ。之后,这个被形象地称为“网络寻呼机”的软件就以风卷残云之势卷走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心。而OICQ在1999年2月推出时,且不说之前的ICQ已经是世界级品牌,并占领了相当大的中国市场,就算在国内也已经先有了PICQ、CICQ等聊天工具,况且ICQ的是第二技术并不领先,与先前的几家相比并没有特别优势。但它确实在仅两年的时间里发展了2000多万用户,无可争议地打败了所有对手,成为了事实上中霸主。
短短4年,马化腾的QQ世界里有令人咋舌的1亿用户,对于全世界的任何一个网络服务商来说都有些不可思议,可腾讯做到了。无疑,QQ已经成为一个王国。不过在马化腾眼里,用户过亿和日均39万的增长量已经不再具有多少吸引力,他更注重的是用品牌塑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