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华三想要国有身份:遭紫光与华信抢购

2015-05-15 09:39:45   作者:陈宝亮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评论:0  点击:


  当然,在此期间,紫光集团给展讯、锐迪科提供了价值约30亿元的股权激励、置办新办公楼,支持两家公司招募技术人才,使得展讯从2000人扩展到4000人。还出资10亿认购手机厂商TCL的增发,成为TCL股东,紫光集团手机芯片生态布局逐渐成型。

  种种布局使得紫光集团成为中国集成电路的“国家队”。2015年初,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管理公司、国开行与紫光集团签约,为后者提供300亿元投资,以支撑紫光执行后续的芯片战略。赵伟国声名鹊起,成为中国芯片领域以及资本投资界的风云人物。紫光集团也凭借芯片成为中国信息战略产业里的核心企业。

  2015年初,紫光集团开始与HP沟通,希望收购H3C。对赵伟国而言,H3C可以让紫光在信息产业领域更进一步,也会成为其今后进军网络、服务器芯片打下基础。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赵伟国曾表示:“我们确实在跟HP沟通这件事(收购H3C),但具体信息只能问HP。”赵伟国并未透露更多信息。

  据记者了解,2015年4月,HP举办“世界之旅”时,CEO惠特曼4月20日造访清华大学,耗时半日与紫光谈判。

  但就在赵伟国准备临门一脚之时,华信加入战场。

  华信成立于1993年,系原邮电部直属单位,多年来担任中国信息产业对外合作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投资运作平台,旗下孕育着上海贝尔和武汉长飞等着名合资企业,两家公司在国内电信行业举足轻重。2011年7月1日,国资委将华信划转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有。

  2014年10月,华信曾以2.2亿欧元收购电信巨头阿尔卡特朗讯旗下企业通信公司85%的股权,并进入全球信息化市场,这次收购被华信董事长袁欣视为战略转型的关键,华信要从电信市场向企业领域扩展,H3C同样吸引着华信。

  与赵伟国在谈判、资本、企业管理上的优势不同,华信最大的筹码在于政府的支持。

  上海市缺少一批信息领域的龙头公司,H3C可以承担这一角色。收购之后,H3C、华信都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华信的入局打破了赵伟国“速战速决”的习惯,让这场收购战日渐胶着。

  双方的制约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规定:“中方投资额10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其中,中方投资额20亿美元及以上,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务院核准。 ”审核通过后,发改委会对投资主体出具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投资主体需要凭借核准文件办理外汇、海关、出入境管理、税收、贷款发放等相关手续。核准文件有效期一年,但有效期届满前可申请延长。

  多位高层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收购H3C这个投资项目上,华信已经拿到核准文件。”按照惯例,同一个投资项目中,核准文件只有一个,华信已占据天时。

  不过,需要指出,这并非赵伟国第一次遭遇核准文件。在收购锐迪科时,赵伟国与手持核准文件的浦东科投狭路相逢,双方僵持约半年之久。最后,赵伟国只能出奇制胜:向海外财团筹措资金,并在境外完成了收购。

  只不过,锐迪科的收购金额只有9.1亿美元,而H3C的收购金额很可能高达50亿美元。赵伟国能否复制上一次的奇招?。

  当然,华信同样有自己的门槛要过。2014年初,记者曾就“战略转型”话题采访华信董事长袁欣。当时,袁欣表示:“最大的障碍在于体制。没有容错机制,做十件事,只错了一件也不行,是要被问责的。国企负责人,往往被这一要求缚手缚脚。”

  而在这场收购中,与HP就技术、市场、股权、合作方式等方面谈判时,华信必须考虑到国企的监管体制。而且,H3C的“全员持股”要求同样也很难符合国资管理要求。

  相比较而言,在展讯、锐迪科的收购、管理中,紫光集团表现出不输民企的灵活性、执行力,赵伟国本人甚至也比绝大多数民企老板更有魄力。

  不过,决策权最终还掌握在HP手中。毕竟,HP在H3C身上倾注了大量资源,在HP所有企业业务中,只有H3C负责的网络设备产品保持持续增长。也正是因此,HP想保留49%的股权,H3C仍被视为其全球企业业务的引擎。在这场谈判中,HP的顾虑甚至还要多过紫光、华信。

  5月下旬,HP的公告或许会打破僵局。当然,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公告被再次推迟。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