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三江源飘过“环保云” 青海亮出“生态+科技”新名片

2016-07-11 09:41:41   作者: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cti:


  在青海这片位于三江源头的土地上,孕育和保持着大面积的原始高寒生态系统,维系着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安全命脉,对于青海省环保厅来说,保持生态平衡是一项重任,所幸青海的工业污染与其他省份相比并不严重,但在整体环境恶化的今天,环保工作始终不能掉以轻心。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青海省环保厅希望通过“大数据”的应用与挖掘,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环境保护管理的创新,责任落在了青海省环境信息中心的肩膀上。
  早在2008年,国家实施污染减排“三大体系”能力建设项目,青海省也建立了省级及州(地、市)级的污染源监控中心,监控重点排污企业,近几年的发展为实现部门业务的横向协同和纵向联动奠定了基础。
  青海省环境信息中心李宏奇主任介绍道,“2011年青海省环保厅建立起覆盖省、州(市)、县(区、行委)的环保业务专用网络,部署了四大支撑平台和三大应用系统,奠定了青海环保行业以信息化促进环境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据介绍,从2012年底开始实施的青海省环境保护厅综合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完成了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数据资源中心、环保云省级平台以及环境预测预警高性能计算平台、青海省环境质量数据中心等基础软硬件系统;并实现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对省内水、大气、噪声、固废等环境要素形成全面统一的数据汇聚和智慧应用。
  环保云方案立足顶层设计
  2013年起,青海省环境信息中心响应国家的环保云建设要求,决定建设集约型环保云平台,开始尝试将分散在各个部门、业务单位的系统资源做整合,并经过大量的调研,敲定了基于“统一管理、分云建设”实现云计算中心的一体化架构的建设思想。
  “我们的设想与环保部、省相关规划、方案具有高度一致性,在项目设计实施上也是有规可依。“李宏奇谈到,云计算系统建设项目的设计目标是构造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运行高效、使用灵活、维护方便、易于扩展、投资省、高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
  按照顶层设计思路,青海环保云平台包含环保专网和外网两个业务功能。其中专网主要供环保系统内业务人员使用,与外网实现逻辑隔离,全省环保系统工作人员可以从环保业务专网的不同地点登录。外网应用则可与互联网相通,对外的所有信息披露都在该平台上展现。
  最终,“统一管理、分云建设”的环保云设计理念在浪潮的实施下正式落地。浪潮为青海环保云搭建起了资源共享、集中管理、动态管控、业务感知的智慧IT基础架构。
  其中专网架构分为三层,底层为基础硬件层,为资源提供方;中间层为虚拟化层,负责资源分配调度;上层为云管平台层,实现云资源的管理。系统采用浪潮TS860机架服务器,采用冗余设计保障关键业务连续运行,并搭载InCloud Sphere虚拟化软件构建服务器虚拟化平台。存储方面采用FC存储,保证主业务的高访问速度,组建FC-SAN环境。整个系统通过部署云管理平台,实现对底层物理资源的统一管理、调度和交付。浪潮云海OS云管理平台InCloud Manager在管理层面,实现了对数据中心的集中管理、统一运维及服务的统一交付,不仅保障数据安全更加确保了响应时间和工作效率。
  此外,鉴于青海省环保厅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总体数据每天增量超过10G,全年超过4T。浪潮为青海省环保厅提供了SSR主机安全增强系统,满足国家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三级技术要求,基于统一的安全策略,对网络安全设备,服务器进行加固,实行“三权分立”的人员制度,保障系统、应用和数据的安全。
  用“互联网+”实现三大转变
  “从08年到15年,七年磨一剑,如今青海环保云已初具成效,实现了我们之前所期许的三大转变!”李宏奇表示。
  转变一:环境信息资源从分散到跨部门共享。之前省内相关环保数据分散在8个州(市)的不同应用中,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而青海环保云平台通过统一的环保综合信息化门户完成系统应用,整合全省环保数据资源,实现各类环境管理对象的全天候、全方位自动监控。
  转变二:IT成本大幅降低。在传统建设模式下,对运维人员的需求呈增长趋势;并且系统上线速度不能满足业务的需求,不断上升的IT成本成为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新建环保云采用集中化部署,省级集中建设数据中心,未来州县不需要再投入建设,总体可节省50%左右的投入。传统方式下的资源配置平均需要2天时间,基于云平台只需10分钟。
  转变三:信息化从环境管理工具,向逐步发挥综合决策作用转变。以往青海省厅和州市的IT人员的大量精力都放在了系统建设与管理上,信息化的重心也是开发各种环境管理工具。现在IT人员可以将更多精力从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上抽离出来,能让多方的数据反馈反过来支撑政府的环保工作决策。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