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在徐家汇30平寸土寸地方,建的基于数字化运维的数据中心

2019-03-15 14:12:18   作者: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导  读
  从中智上海数据中心建成到现在的10年间,每当有参观者都会情不自禁的感慨——“原来数据中心还能这样建设!”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IT)的诞生,打破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物理隔阂,使世界趋向于扁平,将地球缩小成村落。人们的生活因为聊天、购物、导航等新式应用变得更加便捷;企业的运营也因为业务流程的重塑而变得更有效率。
  化不可能为可能
  作为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企业,中智上海对IT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深有体会。为适应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全球服务产业全外包、离岸化的新趋势,中智不断在智力服务产业凝聚核心竞争力。然而,服务外包的管理并非易事,目前中智上海员工数量已近80万,服务全国2万余家客户企业。仅以薪酬管理为例,要在每个月的集中几天内为80万的雇员发放工资、算个税、扣社保,不但要保证所有人的工资信息准确无误,还要接受雇员随时随地的信息查询——IT技术在其中功不可没。
  每一个人的工资信息、员工每一次的查询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数据,而数据中心则是承载这些记录的“记忆大脑”,为公司的业务拓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2008年,中智上海决定在上海市核心商业区——徐汇区的建汇大厦自建一个数据中心,用于承担企业内部局域网应用系统以及各分支网络的接入。
  按照传统理念,数据中心的构建需要一处拥有充足的电力供应、互联网连接、重型冷却设备以及长达数公里的铜缆和光纤电缆的大型运营空间;在建设完成之后,还需要专业的运维人员来保证机房的长期稳定运行。然而,在建汇数据中心的实际建设过程中,空间受限、资金不足、无人运维、未来IT负载不确定等一系列问题却纷至沓来。
  回忆起当年建设数据中心的历程,中智上海IT部门负责人曹赟开玩笑道:“非常巧的是,公司恐怕是将整座大楼里最不适合建设数据中心的地方分给了我们。”
  正如曹总所说,在设计规划初期,由于选址的“不得不”,机房面积只有100平米,而且这100平米还不是规规整整的,去掉监控区、非核心设备区以及参观缓冲区,核心(白区)面积仅剩下30平米。要想在这么小的空间里“塞入”200台服务器及配套设备,传统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根本有心无力。
  曹总对此表示:“种种挑战都预示着这是一个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任务,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首先要庆幸没有被那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所束缚。其次要庆幸我们找到了施耐德电气作为合作伙伴。”
  施耐德电气迎击这些挑战的秘密武器之一是“高密度”的解决方案。高密度三个字听上去很简单——不就是把机柜放的密集一点儿,让每个机柜中的IT负载更高一些吗?其实不然,它的背后可隐藏着非常精专的智慧。
  就像人体若想保持健康必须实现阴阳五行的平衡一样,数据中心要想运行良好,也必须在空间(space)、制冷(power)和供电(cooling)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将高负载的机柜紧密排列在一起,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么把服务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庞大热量迅速转移出去。一旦设备的工作环境过热,就可能出现失灵或宕机的现象。
  以In-Row制冷架构为例,施耐德电气通过将制冷设备部署在机柜之间,使之紧靠热负载,兼顾了高密度机房中的制冷效果和节能效果。正是基于这些先进的技术,“高密度”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才得以实现。
  除了空间受限,中智上海在建设建汇数据中心时面临的更大挑战则是未来IT负载的不可预测性。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驱动各种新式应用呈现井喷式增长,IT技术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如何用当时的技术看待十年后的世界呢?
  对这个问题,曹赟答道:“所以我们的唯一选择就是尽量把数据中心的灵活性做到最大,但同时又要兼顾投资成本。我们将一次性投入成本降低,但数据中心的架构却足以支持未来十年的发展。”
  这就是施耐德电气的第二个秘密武器——“模块化”。施耐德电气英飞模块化解决方案,把机房中能够用到的物理基础设施全部整合在标准的机柜中,不但大大减少了设备占地空间,而且有利于快速部署。同时,标准化热插拔和免工具安装的设计,使得客户不用专业人员自己就能进行扩容和设备的维护,真正帮助客户实现了像“搭积木”一般来建设数据中心,扩容的过程不会对已有业务造成任何影响。
  在施耐德电气解决方案的助力下,中智上海“化不可能为可能”,仅用30平米就完成了最初的建设目标,并可以实现数据中心边成长边投资方式的扩容和升级。从2009年初正式投运到今天,建汇数据中心即将走过第十个年头,不辱使命的完成了最初设立的“五年领先,十年不落伍”的目标。换言之,施耐德电气解决方案真正帮助中智上海“见到未来”。
  “无人机房”的数字化管理之道
  以互联互通的模块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快速部署灵活可扩展的机房建设只是开始,数据中心的竣工并不意味着中智上海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后期的运维和管理才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
  在建成后的10年里中智上海一直在不断的优化升级,并受益于施耐德电气集成了互联互通的产品、边缘控制和应用、分析与服务三层架构的EcoStruxure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了数据中心的数字化运维管理。
  对于大多数中小型数据中心的所有者来说,如果要为数据中心配备专职的运维人员,企业需要承担高昂的人力成本;许多公司选择依靠现有的IT部门人员兼任运维工作,但因为其运维经验不足,很难达到有效的管理效果;更重要的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法做到对机房的实时监控,有可能出现故障发生却得不到及时处理的情况。
  曹赟对于传统运维模式的不便深有感触:“建汇机房好在位于公司办公楼层内,运维人员工作时不需要“长途跋涉’,但若想对其他地区的数据中心进行管理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出于容灾备份的考虑,中智上海在浦东新区新建了一个金桥Equinix托管机房,其面积仅为15平方米。从徐汇区的建汇大厦前往金桥托管机房所在的金豫路,至少也需要40分钟的车程,维护管理的过程十分麻烦,更何况遍布上海及浙江等周边地区的20余个边缘站点,如果边缘站点的设备发生了故障,那么作为接入中心的两个机房再健康也于事无补。”
  如果把施耐德电气面向数据中心的EcoStruxure三层架构比作人体本身,那么底层“互联互通的产品”就是感知器官,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在建汇数据中心里,施耐电气此前采用的英飞模块化解决方案包括的10个APC机柜、1台160K模块化UPS以及4台行级冷冻水空调,以及中国第一台升级的无线Netbotz,这些都为接入EcoSturxure架构奠定了基础。
  “边缘控制”层就像身体的神经末梢,时刻警惕着外界可能出现的意外,并通过应激反应保护人体——对于中智上海2个数据中心和20余个边缘站点,通过施耐德电气IT Expert的手机端和PC端可以完成实时本地监测,突发事件管理,并提升数据中心运营的透明度,优化和控制性能,并降低成本。
  最上层的“应用、分析与服务”则是大脑的神经中枢,大脑通过分析收集到的各种数据信息产生精确洞察——施耐德电气基于云端的EcoStruxure IT Advisor数字化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关键数据的可视性、预测性分析以及对服务的获取。借由远在武汉的强大专家团队可以7*24监测数据中心运行状态,并通过深入洞察推送智能分析和远程诊断,及时与客户提供最专业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最大程度保障客户的安全可靠运行。
  具体来说,施耐德电气IT Advisor数字化平台能够采集数据中心的各项运行数据,比如建汇机房中配电柜智能电表和UPS的状态、行级空调状态、环境温湿度、漏水情况、PDU状态等等,以便及时发现机房安全故障隐患。除了监测数据,运维人员还能实现远程操控。比如金桥托管机房所采用了施耐德电气的机柜级门禁,有谁靠近过机柜甚至开关过机柜全都一目了然,管理人员还能远程开关机柜和摄像头,真正做到了“在不在现场都一个样”。
  在谈到与施耐德电气在建设和管理这两个数据中心过程中所带来的最大的感受,曹总用一个“省”字概括道:“成本节省!第一,建设省钱。在徐家汇寸土寸金的地段,节省了70平米的租金,到目前是节省了十年,未来还有会N个十年;第二,运维省钱,在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上选用了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平台,可实现远程操作和无人值守。第三,省电,通过不断优化,我们数据中心的PUE一直小于1.5,是名副其实的能效绿色数据中心。”
  小结
  从中智上海数据中心建成到现在的10年间,每当有参观者都会情不自禁的感慨——“原来数据中心还能这样建设!”
  其实数据中心本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的形态,束缚人们的只有观念。施耐德电气基于EcoStruxure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了一把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的重锤,更为众多中小型数据中心开启了数据中心的一道效率之门。在企业加速数字化发展的道路上,施耐德电气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助力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CTI论坛无关。CTI论坛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专题

CTI论坛会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