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三大运营商运营数据披露方式变革:从月度到季度

2025-03-03 15:48:30   作者:   来源:   评论:0  点击:


  3 月 3 日,在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中,数据披露方式的变化往往折射出行业格局的调整与战略方向的转变。自 2025 年伊始,一个显著的变化悄然发生 ——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集体对运营数据披露方式进行了重大调整,从延续多年的月度披露转变为季度披露。这一变革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行业背景与战略考量。

  多年来,每月 20 号左右已成为通信行业的一个 “约定俗成” 的时间节点。每到此时,三大运营商都会准时在官网公布上个月的用户数据,这一传统如同 “生物钟” 般精准,已持续了二十余载。然而,在 2025 年 2 月,这一惯例被打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官网悄然更新,仅留下一句 “自 2025 年起,客户数据请见每季公告”,宣告了月度披露时代的落幕。中国电信虽未发布类似声明且未披露数据,但同样以实际行动加入了这一变革行列。这意味着,过去运营商自愿性月度披露用户数据的做法成为历史,未来三大运营商的用户数据将伴随季度报告一同呈现在公众视野中。

  深入探究三大运营商此前公布的数据,会发现其可比性已大打折扣。2022 年 3 月,中国联通率先迈出变革步伐,对月度运营数据披露指标进行调整,选择公布 “大联接用户数” 以及 “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同时取消了 “移动出账用户数” 的披露。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5G 套餐用户数” 成为三大运营商唯一共同提供的数据指标。但到了 2024 年 5 月,中国移动再次改变数据口径,将 “5G 套餐用户数” 变更为 “5G 网络客户数”,这一调整更为严谨,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用户使用 5G 网络的实际情况。但从另一角度看,这也使得三大运营商的数据从此不再处于同一维度,难以通过数据简单比较它们的市场表现。

  从市场宏观层面来看,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 17.9 亿户,普及率高达 127.1 部 / 百人。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国内移动电话市场已进入高度饱和状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用户数量的增长已无法真实反映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以往的月度数据更多地成为运营商之间 “内卷式” 竞争的体现,对于洞察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真实实力的意义逐渐减弱。

  政策导向也在这一变革中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去年召开会议,明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 “内卷式” 恶性竞争,这一政策指向直指电信行业长期存在的深层矛盾。三大运营商停止月度数据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单纯的用户数量比拼,有助于减少行业内的 “内卷式” 恶性竞争,积极响应了政策导向。这一变革促使企业将发展重心从追求用户增量逐步转向提升服务质量与加强创新能力,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此次运营数据披露方式的变革,是三大运营商在面对市场饱和、数据可比性降低以及政策引导等多重因素下的主动求变之举。它不仅标志着通信行业一个时代的结束,更预示着一个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新时代的开启,三大运营商将在新的发展阶段探索更为多元化与高质量的发展路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CTI论坛无关。CTI论坛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阅读:

专题

CTI论坛会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