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IT与互联网 >

O2O微访谈:太保寿险O2O创新 痛并快乐着

2014-12-01 16:40:30   作者:   来源:CIO时代网   评论:0  点击:


  龙庚:主要扩展什么呢,支付刷卡,还是?

  杨振华:客户身份识别、凭单打印、多种支付手段等等。

  龙庚:现在开展的线上活动App和网站、微信等,比起以前传统的线下活动,带来了哪些好处和收益?比如成本、效率、收益、受众等方面。

  杨振华:开展线上活动最大的好处在于数据反馈与活动调整的效率,根据数据反馈结果可以同步优化营销方案设计,例如我们前段时间在易信平台搞了“抱一抱”活动,细节不详细介绍了,我们根据数据反馈情况发现活动后期活跃度下降,于是马上增加“逆袭”活动,再次将活跃度推高。这种反馈效率是传统市场营销活动无法企及的。

  至于成本/收益的问题,可能需要见仁见智,我这块是利润中心,花多少钱都需要我赚回来的,因此我只能说,会投钱,但会很小心投钱。做互联网,烧钱很容易。很多公司安排原来负责品牌或者IT的人去做(当然我也是这种情况),但对于习惯做成本中心或服务中心的人而言,转型到做利润中心,难度是很大的;另一方面,如果仍然用做销售出身的人负责,决策层又担心无法带来突破性思维。所以,做互联网,真正赚钱并不容易,这点我们很幸运,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关于受众群的问题,我觉得大规模营销对应的客户群是明确不变的,25~40岁客户,这是我国人口结构和互联网一代形成有关。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客户群细分,将客户维度、产品维度与交易融合起来,从而实现Mapping与Profiling,当然这就涉及数据分析问题,太深入就跑题了。

  龙庚:没关系,大数据对于O2O来说很重要。

  杨振华:另外,插播个小广告,对于我们营销活动玩法和客户分群服务模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登陆易信并关注“太平洋寿险”官方公众号,试试看,欢迎直接找我吐槽。

  龙庚:能否谈谈你们有些啥大数据?

  杨振华:数据分析这个话题,我已经尽量避免去谈。因为保险行业的数据,是符合经典数据分析模型的,我们甚至于有庞大的行业数据模型来支持我们的分析。我曾经和阿里大数据的同学分享过关于维度数据与事实数据的问题,保险行业是具有丰富的维度数据资源的,而电商企业具有丰富的事实数据资源。如果结合的话,将会同时改变两个行业。但这一步如何往前跨,目前很难,这涉及商业策略博弈问题,我也不跑题了,有机会分析。关于我们有啥数据,我等会儿放张简化过的模型图上来给大家。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