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IT与互联网 >

O2O微访谈:太保寿险O2O创新 痛并快乐着

2014-12-01 16:40:30   作者:   来源:CIO时代网   评论:0  点击:


  龙庚:可以卖给我原来的老东家,南方航空,说不定我们长安汽车的4S店也可以用得上。

  杨振华:目前多家机场使用,提高销售额30倍,被称为“神器”!

  龙庚:你们搞那么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网站,日用户访问量加起来有什么量级?这些应用部署在公有云上,还是私有数据中心?

  杨振华:大家会关心我的网站流量问题,其实我没有使用公司的官方网站。我详细说来:大家一般认为做互联网业务就是建网站、买流量、做SEO、促转化率、提高客单价、提升多次购买概率。也对,也不对。取决于您的行业是做什么的,至少在保险行业,目前肯定是错的。

  龙庚:我有时也是这么认为的。

  杨振华: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只不过发现不对,赶紧掉头,大难不死罢了!

  龙庚:那你们的重点做法是?汽车行业都是在想着从流量中发现挖掘潜在客户,收集销售线索。

  杨振华:我们的做法就是称为合作伙伴网站背后的服务支持商,做类似PC行业的Wintel模式,让DELL和Lenovo去生产PC。就是别人生产PC,Intel和微软卖CPU和OS。

  杨振华:我们提供的保险SaaS模式服务,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称为互联网新型中介,具备销售保险的能力。

  龙庚:主数据系统,是否包括了所有的用户数据?用户的数据是集中在一个库,还是各个系统都有?

  杨振华:我把前面云计算的问题答完:我们使用混合云模式!公有云服务,我们目前使用阿里云,但也有计划尝试AWS、AZURE以及其他国内服务商的产品。

  杨振华:是的,单一客户视图ODS。采用ODS模式整合客户数据,数据源来自各系统,但更新交易时需要异步。

  龙庚:那我接着追问了,混合云,那哪些私有云,哪些阿里云呢,为何考虑AWS,国际化需要吗?

  杨振华:采用ODS模式整合客户数据,数据源来自各系统,但更新交易时需要异步。我在转型做业务前,在太保主要做了两件事,其中一件就是目前在用的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与搬迁工作。我们目前的数据中心是国内较早实现完全虚拟化与云计算支持的数据中心。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是VMware在国内最早使用其产品的客户,而且因此获得买断License的权利。

  龙庚:那得多少钱买断啊,终身买断吗?VMware好贵一个License呢。

  杨振华:就是无论我们增加多少CPU,都不用交钱了。样板房嘛!

  龙庚:我们都在考虑是不是替换掉VMWware呢。

  杨振华:现在选择多了,可以考虑。

  龙庚:O2O的尝试中,你们在组织转型方面是否有什么大的动作?核心的部门除了电子商务部门,如何与其他线下部门配合?曾经存在过什么巨大障碍?

  杨振华:组织转型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这个过程仅就我个人感受,是非常艰辛的。我个人觉得在大型组织里进行内部创业的难度远远超过外部创业。当然,我个人非常为太保、也为我自己感到骄傲,因为我们都走过来了,而且取得了一些行业瞩目的成绩。

  龙庚:创新的阻力也很大。

  杨振华:我们做电子商务整合的基本思路是,先小而全,一杆子插到底,然后在分解,重新优化与传统组织部门的关系,并二次连接。这个过程我们花了5年时间,从目前结果看,还是非常有效的。尊重传统部门,尊重大型组织的战略惯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能够存活下来并且在市场中生存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还有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在大型组织中做创新,需要有牺牲精神。做之前,就要想好,不一定是谭嗣同的结局,但要有这种心态。

  龙庚:为了创新,要做好牺牲准备。

  杨振华:5年前,在我开始做的时候,时任大领导秘书曾称我要学商鞅,我也曾经非常担心一语成谶。但这个问题现在我想通了。

  龙庚:如何小而全?

  杨振华:关于小而全的问题,其实就是在不影响大型组织制度流程的前提下,找到有限的成长空间,加速市场化,通过市场发展获得生存空间。存活下来以后,借由组织对于模式的认可,再寻求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龙庚:关于这个问题,还有经验分享么?如果没有,我要请教汽车行业的创新O2O,看是否可以给一些建议?

  杨振华:本质上,我们选择了依靠市场、而不是传统组织既有资源去生存。这种选择的结果就是,除了创新,我们无路可走。

  龙庚:所以,就为我们创造了机会,因为不创新就无路可走。

  杨振华:那就是基于OBD的车险费率市场化与服务转型升级的话题了。这将是未来几年市场上最热的话题,大概只有健康穿戴能与之媲美了。商机无限。同时基于OBD可以有很多衍生应用,对于SNS、地图、音乐等互联网应用,都有结合点。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