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IT与互联网 >

国研院发表物联网晶片自供电技术

--可延长物联网装置使用时间

2015-03-18 10:47:35   作者:   来源:CTI论坛   评论:0  点击:


  CTI论坛(ctiforum)3月18日消息(记者 李文杰):国家实验研究院(简称国研院)奈米元件实验室发表物联网晶片自供电技术,整合环境光能量采集模组及物联网晶片,可缩小物联网装置大小,并延长装置使用时间。



国研院展示物联网晶片自供电整合技术的8寸晶圆

  这项技术主要运用三维IC技术,开发出物联网晶片与环境光能量采集模组堆叠整合,以缩小电路板面积,同时让物联网装置可自行采集环境光源供电,对大量布署且使用电池供电的物联网应用而言,能够克服务电池更换、充电等问题。

  国研院指出,物联网晶片为高度整合,由运算晶片、记忆体、无线通讯、感测器、能量采集储存所整合而成,独立进行资料处理、储存、讯号发送,完成装置与装置间的连结。物联网晶片可设计为各种感测器如温度、烟雾、震动、心跳、血压等,搜集各种资讯,基于不同感测器需要,物联网晶片需要小巧、省电,使用环境能源补充电力,以降低电池更换充电频率。

  传统的物联网装置自供电技术是将环境光采集模组、物联网晶片两个元件分别设计于电路板,使得物联网装置较大,电路传输距离拉长,运用3D积体电路技术可以缩小电路板面积,同时缩短电路传输距离减少耗电,增加物联网晶片的实用性。

  ↓传统物联网自供电设计将能源采集模组、物联网晶片分开设计于电路板上,无法缩小电路板面积,且因为中间经过电路传输,比较耗电。

  ↓运用3D积体电路技术,将环境光能量采集模组与物联网晶片整合在一起,可缩小电路板面积,缩小电路传输距离,降低耗电,延长物联网装置的电池使用时间。

  国研院国家奈米元件实验室前瞻元件组长沈昌宏表示,这项技术正与产学等研究单位合作,目前还面临挑战,晶片的自供电技术光电转换效率仅为个位数,未来若能够进一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将扩大物联网装置的应用。

  虽然光电转换效率有待提升,使物联网自供电技术暂时无法应用在较高耗电的物联网装置设计中,但沈昌宏表示,物联网装置有许多不同的设计,自供电技术能用于耗电需求低的物联网装置。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