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 > IT与互联网 >
 首页 > 资讯 > IT与互联网 >

Omdia观察:专网和多样化是沃达丰发展边缘网络的关键 预计未来多样化将会进一步加深

2023-03-02 15:18:04   作者:   来源:C114通信网   评论:0  点击:1757


  3月2日消息报道,来自市场研究公司Omdia的报告显示,沃达丰于2022年12月公布了其在移动专网(MPN)和边缘计算网络领域的现状,提供了关于通信服务提供商(CSP)如何进入边缘市场的两个重要思考。

  首先,沃达丰目前的重点主要放在移动专网上,其多接入边缘计算(MEC)部署似乎对这种连接更多起着补充作用。考虑到专网和边缘计算之间的紧密(也许是必要的)联系,这并不令人惊讶,尤其是当大型企业成为目标时。对于沃达丰来说,连接似乎是边缘解决方案被追加销售的基础,而不是相反的——至少目前如此。

  其次,沃达丰对边缘计算的实际计算元素所采用的方式已经从与AWS在Outposts和Local Zones上的非常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逐渐演变为一种更加多样化的合作伙伴关系,它同时也在与微软合作,特别是在Azure(和其他IT参与者)上进行专用的现场MEC部署。

  Omdia预计未来多样化将会进一步加深,而沃达丰很快就会披露更多关于其云/边缘堆栈的情况。Omdia高级首席分析师Kerem Arsal认为,未来多云环境将越来越普遍,跨多个云平台的的编排将成为一个关键的差异化因素,而沃达丰将因此更好地为未来做好准备。

  移动专网减少了边缘需求的不确定性

  根据Omdia最近对电信云的一项调查,CSP在边缘计算网络方面的最大投资挑战之一是“不明确的业务案例”——无法平衡和预测成本与潜在收入。Omdia认为,这个等式的需求方目前在确定性方面比供应方更有问题。因此,大多数CSP面临着两难选择:

  ·逐渐“从近边缘到远边缘”推出具有强大扩展潜力的应用:这种策略涉及最初在更中心的网络位置(即从近边缘)推出边缘平台,例如更靠近核心的传输聚合节点。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和容量利用率的提高,边缘服务器逐渐靠近最终用户和接入节点(即扩展到远边缘)。这将类似于内容分发网络(CDN)的激增。

  ·针对单个企业客户的“专用”边缘计算网络部署:在这种模式中,CSP通过直接瞄准对低延迟有关键需求的个体大型企业和公共服务进入市场。他们在对专网的“已知”需求和个体客户的特定计算需求的支持下,在客户本地(或非常接近客户本地)部署边缘计算网络。计算资源和连接特性仍然专门针对个体企业。

  这两种方法之间的权衡主要在于需求的确定性与每工作负载的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会显著增加,这通常是B2B2C应用的典型特征,例如云/手机游戏、类CDN用例、智慧城市等,因此从近边缘到远边缘的部署推出将是合理的。

  不幸的是,至少就目前而言,此类应用对边缘计算的需求还没有真正实现。因此,尽管这种方法具有强大的规模经济潜力和一些大型批发服务合同,但大多数CSP(他们通常已经厌恶风险和资本支出受限)对“提前建设”持犹豫态度。

  相反,Omdia与网络供应商和CSP的沟通表明,针对企业客户的专用部署更为普遍。可以说,单个的“专用”部署的每工作负载成本更高(因为它们不容易扩展,需要更多的定制化),但投资回报更广为人知。它还支持CSP更积极地推动其移动专网产品,这对他们的5G网络变现至关重要。

  沃达丰的简报也佐证了这一观点。大多数成功案例都强调了沃达丰的移动专网赢得了个体企业客户和MEC的支持作用,而不是大规模的B2B2C需求——它会刺激从中心网络位置开始并变得越来越分散的边缘计算网络部署。通过这种方法,沃达丰获得其MEC客户的不少赞誉,并积累了急需的经验。

  边缘平台的多样化将带来灵活性

  在企业领域,未来呈现多云环境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基本上就已经是这样了。许多大型企业拥有数百个基于云的应用和分析,它们运行在微软、AWS和Google Cloud等多个平台上。服务提供商适应和协调众多平台的能力将推动边缘计算的重要性。沃达丰已经采取措施,致力于成为一个强大的超大规模合作伙伴,以更多地了解客户需求并获得早期胜利,从而成为(多云环境)未来的一部分。此外,它还与微软合作,将其边缘计算产品拓展到其他云平台。

  沃达丰正在逐渐进一步多元化其业务方式,并在意大利等一些市场使用其自有和其他云解决方案进行边缘计算网络测试。沃达丰的B2B部门已经配备了大量的云能力,这表明边缘计算可以增强的跨多个平台的新应用和现有应用应该可以被应对。

  边缘计算是否存在一种隐含的“最终状态”

  对边缘计算未来的推测通常涉及对“最终状态”的隐含想象。虽然生态系统参与者(和分析师)可能对他们愿景的具体细节存在分歧,但他们可能会在影响他们思考的两个主要变量上达成一致:

  ·最终用户将是谁(以及他们将会做什么)

  ·未来5-10年左右,服务器分布状态如何

  这些也是边缘计算的成功标准。最终用户越多,服务器就越分散,就越容易宣称边缘计算实现了它的承诺。

  Omdia最近对美国和英国CSP进行的一项调查揭示了可以预期的未来形态。这两个发达市场中大约90%的CSP受访者预计,五年后独立边缘节点的数量将保持在100个以下(每个CSP)。考虑到这些市场拥有超过20万个移动站点和数千个聚合站点,CSP对边缘计算传播水平的预期是相当有限的。也许,这并不奇怪,因为接入和传输网络每年都在改进,有助于减少延迟。

  可以改变这种情况的一个关键的潜在发展是涉及消费者的用例激增。到目前为止,大多数边缘计算网络部署似乎仅限于企业内部使用,很少或没有消费者驱动的需求——它们几乎是严格的B2B而不是B2B2C/B2C。(这不是针对沃达丰特有的观察结果,而是一个广泛现象。)工厂车间、矿区和医疗设施是仍然保留在企业业务边界内用例例子,它们几乎完全由工业物联网应用驱动。局限于B2B是边缘计算一个可能的(而且是一个足够有利可图的)未来。

  然而,该技术的真正起飞可能最终需要涉及消费者并为消费者提供支持的用例。(这与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对该技术的依赖或是否为该技术付费无关。)这些用例包括云游戏、自动驾驶、AR/VR体验、视频分发和一些智慧城市/建筑应用。通过这样的用例,服务器将逐渐从几个集中的数据中心转移到更接近最终用户的地方。目前行业还没走到这一步。生态系统中有太多的利益相关者和太多的利害关系不愿意追求这样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CTI论坛无关。CTI论坛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阅读:

专题

CTI论坛会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