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杨元庆为联想规划的向“服务转型”战略的指挥下,2002年上半年联想接连收购智软、入主汉普,但在2002年4月1日之前,联想在电信服务领域并没有太深厚的基础。介入电信服务领域,意味着联想将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最终联想还是决定要进入电信服务领域。联想的高层清晰地认识到:据IDC2001年的数据显示,中国IT服务市场在未来5年内将以53%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而电信服务占了IT服务市场1/4的江山!虽然电信IT服务业务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三高”特征,联想亦并不是做什么就能成什么,但是,假如联想今天不涉足电信服务领域,三年之后就可能再没有“话语权”了。
“虽说现在是IT业的冬天,但我们认为其中仍然有金子可挖,关键是挖金子的工具怎么样”,联想助理总裁、联想中望总裁冯幸2002年12月23日如此说道。进入2002年10月之前,联想在电信领域几乎没什么动作。然而,2002年10月28日,联想携手中望,大举进入电信IT服务市场,2002年12月20日,联想又宣布与全球客户服务和计费解决方案知名供应商CSG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以CSG的计费产品为中心,共同推广端到端计费解决方案、客户服务解决方案以及在电信业的专业经验。联想在电信服务领域的布局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高举高打”策略
冯幸是原联想系统集成公司副总裁,联想与神州数码完成整合、拆分之后,冯幸于2001年4月加盟联想。当时冯幸向柳传志、杨元庆、郭为保证,只身一人到联想。所以,去年4月1日,联想下定决心涉足电信服务时,冯幸手下的人马还不超过40人。
即便如此,联想还是制定了高举高打的基本战略。也就是说,一方面联想在整个电信IT服务的价值链里面要提供最高层次的管理咨询和业务咨询服务,另一方面,从项目角度来看,联想必须做全国性项目,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做地方项目。
在如此高的战略定位下,联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仅仅凭冯幸率领的40来个人是没法实施高举高打策略的。联想有几条路可以选择。第一条路是闭门造车,自我滚动发展。然而,这条路被联想否定了:“中国电信行业的系统集成商和服务商大多数都是IT厂商出身,没什么太多的电信行业经验”,冯幸说,这种发展模式下联想如同用自己的胳膊抓着自己的头发,永远无法提升。第二条路是跟中国电信运营商结成特紧密的伙伴关系。“我们想过成立合资公司”,但后来联想认为这条路也不是太理想,“中国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创新能力和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否则他们之间的竞争就不会如此同质化了”,冯幸说。
左冲右突之下,联想最后选择了走国际合作的路线。
毫无疑问,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电信运营商必然面临国外运营商的正面竞争,国内电信运营商有必要引进国外运营商先进的运营模式、理念和策略,去帮助自己实现业务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说,联想选择与国外电信运营商或IT服务商结盟,亦使自己站在了更高的竞争层面上。
选择CSG
在与CSG结盟之前联想曾经尝试与其他的国外电信运营商结盟,但后来发现“不是特别灵”。最后经过双向选择,联想与CSG结成了战略联盟。
但是,联想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才能与CSG共同开发产品、开拓市场。“如果你对中国具体市场都不是特别了解就与国际厂商结盟,那就变成了到国外去闭门造车了,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成为在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电信IT服务主流供应商”,冯幸说。
如何尽快成为电信IT服务主流供应商呢?联想仍然有几条路可以选择:第一条路还是自我发展,但速度太慢;第二条路是小规模地引进队伍,但知识产权和客户资源很难继承,也有风险;第三条路便是通过资本运作进行整合、收购、兼并,迅速建立联想从事电信IT服务业务的基础。联想选择了第三条路,这也是联想收购中望的关键驱动因素所在。“收购中望不是目的,不是有了中望我们就可以在中国电信服务领域自由驰骋了,而是说我们有了实施下一步战略的基础”,冯幸说。
收购中望之后,联想迅速建立了全面服务中国电信客户当期需求的技术业务基础,更重要的是,联想具备了能够全面地开展深层次国际合作的基本业务基础。正是因为收购了中望,联想才在“Legend World”大会上,提出了“IT服务电信 关联业务创新”的想法。也就是说,联想不再满足于为电信运营商提供硬件代理集成、网络集成业务,而是要成为中国电信运营商进行业务创新的好参谋。冯幸认为,联想提供的服务“会比中国运营商想要的还要有前瞻性和有竞争力,我们不仅有理念,还有实施这些理念的柔性业务支撑系统”。
可以预见,跨入2003年,将是联想消化和巩固收购中望、结盟CSG两个战略成果的阶段,也是联想电信IT服务业务继续沉默的阶段。在联想清晰的战略路线下,联想要实现的战略目标首先是成为中国领先的全电信IT服务商;其次是通过与国际电信IT服务商合作,3年之后成长为中国市场上具备能与国际电信IT服务商平等竞争的实力。
不知道,联想的这一盛宴能否准时到来?
计算机世界网(www.cc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