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中国电信业转型的第三个风向标

2014-12-09 10:00:33   作者:申江婴   来源:新华网思客   评论:0  点击:


  从“B2B”、“B2C”到“B2I”,从“ICT”到“IIT”,从文字上看,只是一字之差,但从企业的战略视角、运营理念尤其是转型路径上看,却上升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高度。

  坐在从天津通向北京的城际高铁上,享受着每小时300多公里的速度,回想起1998年自己在日本坐新干线时那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不禁哑然失笑。今天,不仅高铁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中国的GDP也大步超越日本,成了世界第二。

  同样的变化还发生在信息产业领域。曾几何时,“装电话难”是老百姓反应强烈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今,固定电话在人们的记忆中似乎已经成了“古董”的代名词。曾几何时,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领唱中国互联网的歌声犹在耳畔,今天,在移动互联网的风暴下,传统门户自身也面临着出路和转型。

  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正如着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言:“变化有如雪崩,铺天盖地而来,而我们很多人却仍浑然不觉。”大多数人在日复一日地享受着传统商业模式的大餐,却很少有人去想:这会不会是最后的晚餐?

  前段时间,笔者在京杭高铁上抛出的一篇小文章——《电信运营商需要来一场自我革命》,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块石头,掀起了业界众多有识之士的讨论热潮。

  这些天来,我一直在观察、在聆听、在思考,应该说,这些讨论不乏真知灼见,但读后似觉意犹未尽,仍想继续写点东西。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汹涌澎湃的大潮冲击之下,中国电信业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战略转型的路径问题。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转型要怎么转?“去电信化”的争论,从表面上看,只是对文字表述的不同看法,究其背后,其实是仍有部分人对转型路径的困惑。“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为电信业转型找到一条最优化的路径,是转型实践中的最大难点,也是统一全行业思想的最佳结合点。

  2004年的中国电信承担起了这一神圣使命,第一个提出从传统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拉开了整个电信业转型的帷幕。毫无疑问,这是中国电信业转型的第一个风向标。

  2011年初,“新三者”的提出无疑是中国电信业转型的第二个风向标。它的最大特点是为进一步深化转型制定了清晰的战术路线图:做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

  变化的节奏越来越快,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汹涌而来,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剧,电信网的“传统围墙”事实上已经被推倒。现在电信业面临的问题是“要么自己变革,要么让别人来革你的命”。这不是危言耸听,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企业的兴衰替代是平常事。柯达死了,诺基亚也退出了江湖,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在这种融合和激烈竞争的大趋势下,电信业怎么办?在前不久召开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提出了B2I、IIT和构建安全网络的三大构想。这三大构想透露出了什么重大信号?和2004年的综合信息服务商、2011年的“新三者”相比,它又有什么本质变化?很多媒体和专家都关注到了这一点,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但说实话,迄今没有看到切中最核心要害的文章。

  从“B2B”、“B2C”到“B2I”,从“ICT”到“IIT”,从文字上看,只是一字之差,但从企业的战略视角、运营理念尤其是转型路径上看,却上升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高度。

  首先,电信业第一次站到了产业和国家的高度去看电信网和互联网的关系,为企业以及行业确立了电信网与互联网合作共赢的竞合观。电信网与互联网的关系总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前后,在互联网泡沫的冲击下,不少企业濒临倒闭的边缘,电信业伸出了援手,搭建了以“移动梦网”为代表的产业生态圈,挽救了一大批包括腾讯、新浪、搜狐在内的互联网企业。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企业腾飞壮大、尤其是BAT确立江湖地位后,互联网与电信网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两大阵营代表企业中的不少人甚至高管,都把对方视作了竞争对手。微信收费之争、微信电话本之争、OTT之争,在不经意中无不透露了这点复杂的心态。

  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大趋势下,从产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高度,无疑是希望电信业和互联网能够良性竞争、双轮驱动。王晓初显然对此十分清楚,他提出的“B2I”模式在全球电信业尚属首次,“B2I”的本质就是将互联网看作自己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其核心亮点有两个:一是将通信、存储、位置、支付、社交等业务在内的统一账号打包成综合平台,提供给互联网尤其是中小互联网公司调用。二是将智能管道做成能够根据不同业务、不同需求、不同属性而分别提供不同能力的“彩色”管道。这无疑会大大降低互联网公司建立平台的巨额费用,帮助其更快进入市场,增强竞争实力。

  其次,电信业第一次站到了融合通信的高度去重新构建市场,重新划分客户。电信企业无论是原来的“B2B”、“B2C”还是“ICT”,说到底都是站在电信网的视角去构建市场、服务用户。以“ICT”为例,就是电信运营商利用电信网技术,调用各种软硬件资源做一个封闭性的系统为某一个行业、企业提供信息化应用服务。但是在技术、网络加快融合,尤其是互联网应用已呈病毒式扩展的大趋势下,这种完全依托传统电信网思维的客户市场还能巩固多久?校讯通市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某直辖市已经宣布电信运营商的校讯通业务不得向学生收费,转而大范围采用前向免费的互联网应用。
 

分享到: 收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