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中国移动融合通信路在何方?

2015-07-30 16:06:49   作者:   来源:通信世界网   评论:0  点击:


  7月中旬,去上海参加了一年一度的亚洲移动通信展(现已改名为世界移动大会·上海),这个大会已经可以说是亚洲区域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通信业盛会,来自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以及华为、中兴、上海贝尔等设备商成为会议期间的主角。

  展会期间,各家企业高管在4G演进、5G、大数据等话题上高谈阔论,各家的展台上这几个领域也是被关注的焦点。我却注意到有一点和以往不太一样的地方,前面一年多时间里,中国移动高管在各种场合都重点谈到融合通信,但是这一次,融合通信显然不是热门话题。

  从上海回来后,和中国移动的同学小聚,聊起了迟迟不见踪影的中国移动融合通信业务(RCS),没想到他对这个业务前景也很不看好,不持乐观态度。我几个月前写了一篇《移动自有手机意图挑战微信 但需过六道坎》,他表示比较认同,特别希望中国移动决策层有更多清晰指引。

  过去一年多时间内,中国移动高层一直在各种重要场合大谈三新(“新通信、新消息、新联系”)战略,表示希望抓住用户对通信的基本需求,构建运营商互联网转型的优势,其中“新消息、新联系”的落地方式就是融合通信。该业务主要是基于手机通讯录,实现类似微信的多媒体沟通体验,增强中国移动用户的粘性,也给中国移动来更多的数据业务收益。

  事实上,上面提到的评论文章,我当时即兴而写并未马上发布,而是先发给多位中国移动集团中层领导以及一些地方移动的朋友,希望他们给予点评。极为难得的是,并没有一位朋友明确反对我,而是提出我的思考非常深刻,更多的则是直接表示赞同我的观点。

  也许有朋友顾及我的面子,未直接反驳。但从业界观察看,业内普遍不看好运营商来做融合通信业务。碰巧前段时间参加一个行业论坛,来自中国移动的专家在演讲的时候表示,尽管业界不看好运营商进军融合通信业务领域,但是运营商当前面临着微信等OTT业务的挑战,希望通过反向挑战的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保持业务优势。

  个人还是不太认同这点,纵观全球,有多家大型运营商推出过类似的业务,包括国内的中国电信,但都以失败告终。运营商的融合通信业务仅靠有限的产业阵营和生态系统支持,难以成气候,至于近期某企业在新闻稿中提到的2015年底中国移动融合通信用户过亿,那估计只有一种可能:用户买了支持融合通信业务的4G手机,却不使用中国移动的融合通信业务,而是继续做微信类OTT应用的忠实用户。

  从多方沟通了解情况看,中国移动融合通信项目进展可能不太顺利,未来前景堪忧,中国移动决策层应该早下决断。

  国外运营商尝试全军覆没

  其实,在中国移动之前,国外很多运营商都曾经尝试过该类业务,但均未成功。

  更早之前的一次论坛上,碰到一位来自某欧洲设备商负责业务领域的咨询顾问,就全球市场上运营商如何应对OTT带来的挑战这个话题深入交流了一下,他举了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早在2012年,欧洲几大电信巨头联手推出了自有即时手机消息类业务――“Joyn”,以此正式向以Blackberry Messaging及WhatsApp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应用宣战,后来又有韩国运营商加入此阵营。但目前“Joyn”已经基本消声匿迹,尽管这些通信巨头们无论从财力、还是用户规模上都足以影响全球通信业。

  究其原因,这位顾问做了简单的概括:欧洲这几大运营商联合推出的产品,一是产品体验不佳,软件更迭不足,二是运营商营销推广水平与互联网企业有极大差距,再就是多运营商之间的互通存在很多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大大小小的运营商在融合通信类业务应用上基本都是浅尝则止,笑到最后的还是WhatsApp、Line、微信等互联网企业推出的应用,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些OTT应用分别风行于不同地域,比如WhatsApp在欧美、Line在日韩及东南亚、微信在中国。

  从国外电信运营商众多失败案例可看出,电信运营商严重缺乏互联网基因,缺乏产品快速更迭的能力,推出产品的用户体验还不到位,而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受限于传统组织架构及业务运营模式。

  融合通信发展时机已失

  我们回到国内看中国移动的融合通信业务准备情况,2014年2月的巴塞罗那通信展上,中国移动发布“三新”战略与融合通信白皮书,本计划2014年年底预商用;在2014年12月于广州召开的2014年度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发布具备“新通信、新消息、新联系”功能的“三新”手机;今年三月份的年报发布会上,中国移动高层又表态2015年年底前实现全面商用。

  从过去一年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2014年初发布“三新”战略后,中国移动融合通信商用进程不断延迟。最致命的是,目前融合通信业务已经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期。如果在当年中国移动刚提出融合通信战略时,全力加速业务商用,或许还可以与微信一搏。

  但如今,微信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用户粘性很高,使用频度可以说是所有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最高的。腾讯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数超过5.49亿,25% 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微信公众账号已经超过了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的数量超过85000个,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户达到4亿人左右。

  与微信已经一骑绝尘相比,此刻中国移动再推出融合通信业务,胜算可谓渺茫,更要命的是,至今还很难明确究竟何时能大规模商用,前景堪忧。

  为什么中国移动的融合通信商用进程一再被推迟?融合通信的大规模商用有如下几个前提条件,一是需要网络层面的准备,二是需要终端企业的响应,三是需要生态系统的构建。

  相信中国移动一直在全力推动这些工作,但是商用时间点的不断推迟给业界带来的感觉不太好——生态圈中各方看不到落到实处的商用路标,看不到未来清晰的商业模式和收益,所以不大愿意跟随中国移动的脚步进行投入。

  比如说在终端层面,由于运营商在终端补贴上大幅下降,运营商在终端产业的主导作用大大降低,无法像往年一样影响终端企业的产品开发与上市策略。

  为此,中国移动不得不自己站出来,推出两款自主品牌手机A1、N1,以推动融合通信的快速落地,引导产业链。但正如我之前文章所分析的,这种自主品牌终端推广的方式和效果,也是令人难以看好。

  产业阵营普遍持观望态度

  一拖再拖留下巨大后遗症,就是各方继续观望,这又反过来延缓了融合通信的商用进程。客观来说,现阶段发展融合通信,中国移动有些一厢情愿,相较而言,代表“新通话”的VoLTE则有更现实的价值与机会。

  全球各区域的主流运营商,都在推出VoLTE的道路上,尽管都碰到大量的难题,商用计划有所推迟,但VoLTE是语音业务的重大升级,只要用户还有语音交流的需求,并期望获得更好的高清音视频沟通体验,该业务就一定能发展起来,但是融合通信就不好说了。

  6月份,某企业宣称帮助中国移动建设了全球最大的RCS项目,预计2015年底达到1亿用户。但是从网友留言来看,RCS项目进展明显滞后于预期,仅靠中国移动和少数企业难以推动产业发展。

  一位就职于中国移动集团的朋友表示,2015年底1亿用户这个发展目标,有点把中国移动放在火上烤的意思——中国移动投入这么大精力,期待值这么高,如果达不到这样的目标,如何向公众以及产业阵营交待?

  除了终端维度的业务适配之外,融合通信业务短期内很难实现与其它运营商的互通,这有点类似此前中国移动的飞信,最初并不支持跨网互通,影响用户的体验和选择,这也是阻碍融合通信快速商用和发展用户的关键原因。

  相比而言,微信优势显着,微信不在乎网络、终端,以APP模式适配各种智能终端,而不是让终端、让网络适配自己,所以微信甚至可以做到一年几十次的更迭,这点运营商实现起来就很困难。

  运营商缺乏互联网基因

  面临这么多挑战,一位中国移动专家在演讲中表示,尽管中国移动融合通信发展上有所推迟,而且被业界所不看好,但融合通信让用户不用安装微信APP直接就可以用,(注:中国移动融合通信业务支撑原生模式及APP模式,原生模式可以不用安装APP即可实现业务),因此融合通信未来还是很有前景。

  底层员工的努力值得肯定与赞赏,但客观来说,中国移动确实不具备互联网创新基因。此前中国移动所主推的OPhone手机自主操作系统、微博、飞信业务,如今都以失败告终。中国移动多个基地业务,除了极少数之外,其他也是难如人意。

  究其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运营商都面临一个致命问题:要在互联网上开拓,但相应的技术、人才、资源都没有配齐,更主要的是观念、机制,以及与既得利益之间的冲突,这些都没有解决,也无法解决。

  不只是中国移动,另两家运营商也是同样的问题。早前在一次展会上,和联通云公司的一位朋友交流,其表示中国联通本意是将云相关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规模效应,但网络和销售资源还是需要本地支持,但是各省市公司对此无动于衷,配合力度相当不给力。而中国电信云公司,很早就提出全国集约化战略,并被上升到很高的战略层面,但在推进中依然面临挑战。

  此前有第三方评论说,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并不是三家,而是每一家都可看成三十多家公司,这是很久以来就有的“地方割据”问题,这个问题在可预见的将来依然无解。

  退一步考虑,就算互联网企业具备高度的互联网基因,但在推出类似微信的产品上也没逃脱互联网行业魔咒——排名某个领域第二则“非死不可”。此前小米公司推出的米聊,在微信火起来之前,还是明星应用,如今已是销售匿迹;阿里巴巴如此强大,马云那么狂傲,力图挑战微信江湖老大地位的“来往”也是半死不活;而凭借微信独步天下的腾讯,在搜索和电商上也是碰得灰头土脸。

  而中国电信意图引入网易的互联网基因,共同发展易信去挑战微信,通过送流量等方式强力推广,结果是虽然拥有一定的用户数,在国内算得上除了微信、QQ之外比较主流的融合通信应用,但用户活跃度依然很低。

  再退一步讲,即使中国移动联合了大量的合作伙伴,推出了实际体验与微信媲美的融合通信业务,甚至在流量资费、免安装上占据优势,但是问题是用户会离开已经包含自己大量朋友、倾注大量心血的微信,选择功能类似的产品吗?

  综上所述,我是极不看好中国移动在融合通信上挑战微信,尽管我特别期待电信运营商能够做出更多的成绩,应对互联网公司OTT业务的挑战,让这个已经增长乏力、竞争激烈的行业焕发青春。

  也许不久的将来,会有新的运营商业务被业界所关注,融合通信就如当初的飞信、当初的自主操作系统、当初的运营商微博,慢慢淹没在新业务、新话题背后,而那些努力和投入也打了水漂。

分享到: 收藏

专题